鄉村最后的圖騰——起源于明清的武義木偶戲
2012-12-24 13:19:57 作者:編 來源:浙江在線 瀏覽次數:0
木偶的一舉一動都靠拉絲來表現,老朱操作的木偶,不但手腳活動自如,連嘴巴和眼睛都是可以活動的。</font>
老朱正在表演《雙麒麟》,武戲是木偶戲中比較難的部分,一個人要同時操縱兩個木偶對戰,嘴里還得一刻不停地唱。兩個多小時下來,手都酸了。</p>
武義木偶戲,起源于明清,民間叫“傀儡頭戲”;文戲多,武戲少,人物造型生動逼真。2007年,武義木偶戲被列為金華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p>
戲臺不大,臺前幕后加起來,最多也不超過10平方米。臺下,四鄉八鄰趕來的看客,瞪大眼睛盯著那些舞動著的“木頭傀儡”,有些入迷了。</p>
看戲的比演戲的還投入,這是屬于鄉間的快樂。</p>
班頭姓朱,今年59歲。1982年創建這個木偶劇團,至今已過去30年,戲班成員還是那幾個。不過,年紀都有些大了,最老的76歲,頭發已經花白。</p>
在武義,僅存的幾個木偶戲班子不知疲倦地游走在大山深處。老朱的班子,是最受歡迎的一個。</p>
不過,想看老朱的木偶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p>
每年3~9月,戲班成員都要下地干農活,只有余下的農閑時節才會登臺表演。戲迷們說,即使在演出季,劇團也不好找,“今天這個村,明天那個村,沒有固定的場次和地點,就像一支游擊隊。”
在武義,木偶戲也被稱為“平安戲”。邀請木偶班子來唱戲,也有一定的儀式。比如,在開鑼前,一定要放鞭炮,以祈禱日子能夠過得平平安安。</p>
鄉村里缺少娛樂,在早些年,連電視也沒有。于是,看木偶戲便成了老少爺們兒們的一件大事。只要聽說哪里有戲看,附近村莊的人都會趕來。最鼎盛的時候,一場戲能吸引上千人。</p>
不過,現如今,木偶戲只能吸引到一些老年觀眾了。他們不只是在看戲,也是在找一種對過往的記憶。</p>
老朱這輩子都一心撲在木偶戲上,錢倒沒賺到多少。“一臺戲,也就500來塊錢。如果路遠,就稍稍加一點錢。”對于他來說,這點錢,連糊口都不夠。</p>
就當是一種熱愛吧,老朱說。</p>
為了戲班子能夠生存下去,他還動了不少腦筋。</p>
整個班子的行頭,也不過36個木偶加上100多件戲服,“這些木偶,都是我一刀一刀雕刻的,戲服也是老婆一針一線縫的,要花不少時間。”
為了讓大家看得清楚些,老朱對木偶做了改良,將老底子的木偶增大了三分之一。</p>
不過,傳統的東西都保存了下來。</p>
“木偶的形象,曲目還有唱腔,都和原來一模一樣。”與現代的婺劇有所區別的是,老朱排演的都是古戲,“我手上有40上曲目,最長的一部叫《夫人傳》,就像電視里的連續劇一樣,全部演完,要7天7夜。”
一年到頭,來請的人多,老朱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的。雖然“生意”不錯,他還是擔心,自己還能堅持多久。</p>
朱阿姨是劇團的骨干,她有些憂傷地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嫌學木偶戲太苦,收入低。而且,要學會這么多戲,其實并不容易。”
老朱想,要迎合現代人的口味,就得改變,“比如,引進漂亮些的燈光;比如,把舞臺搭得再炫一點;再比如,可以弄臺機器,給表演打上字幕,這樣就不擔心看不懂了。”
其實,他現在最渴望的是,能給戲班添置一輛汽車。戲臺就搭在車上,這樣就不用走一個地方,搭一次戲臺了。</p>
“不過,那要等有錢了再說。而且,我還得去考本駕照。”老朱笑呵呵地說。<br />
(編輯:陽希)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