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塘是清水江邊的一個古老而又秀美的侗寨,屬貴州省天柱縣坌處鎮管轄。位于天柱縣東南面,距天柱縣城40公里,清水江穿境而過,上可達錦屏、劍河、凱里,下可c通洞庭湖、長江,南面與湖南會同、靖州兩縣接壤,水陸交通十分便
三門塘是清水江邊的一個古老而又秀美的侗寨,屬貴州省天柱縣坌處鎮管轄。位于天柱縣東南面,距天柱縣城40公里,清水江穿境而過,上可達錦屏、劍河、凱里,下可c通洞庭湖、長江,南面與湖南會同、靖州兩縣接壤,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三門塘依山傍水,總三江九溪之門戶,扼內江外埠之咽喉,歷史上是外三江的主要木材商埠。全村以古建筑、石文化、樹文化、水文化、侗族風情著稱于世,是北侗文化的代表村寨。
三門塘是清水江上最重要的一個物資集散地,大量的木材、藥材、桐油等特產從這里運往湖南常德,并將那里的陶瓷、棉紗、鐵器等生活用品運回來。可以這么說,沒有清水江便沒有三門塘。三門塘有5座古碼頭,分別為三門溪碼頭、劉家碼頭、王家碼頭、吳家碼頭、謝家碼頭。明清時期及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碼頭上擠滿了木船,江面上漂滿了木排。
三門塘90%的村民是侗族,10%的村民是苗族(嫁到三門塘的),講侗語,也講漢語,部分村民還講苗語。全村有16個村民組362戶1559人,有王、吳、劉、謝、蔣、李、彭、袁、印等19個姓氏,數百年來和睦相處,親如一家。
三門塘村有三門塘、三門溪、喇賴、烏巖溪4個自然寨。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木材、種植、養殖、外出打工等,人均收入1200元,森林覆蓋率達75%。
歷史沿革
據史書記載,三門塘侗族屬古“駱越”一支,為“五溪蠻”,稱“五溪蠻夷”之地,被認為是化外頑民之所,清水江被稱為“苗河”。明朝嘉靖年間,改土歸流,三門塘屬湖廣道靖州營歸化一圖。萬歷25年(1597年)把歸化二圖到八圖的地盤設置天柱縣時,三門塘屬歸化二圖。
據史書記載,三門塘侗族屬古“駱越”一支,為“五溪蠻”,稱“五溪蠻夷”之地,被認為是化外頑民之所,清水江被稱為“苗河”。明朝嘉靖年間,改土歸流,三門塘屬湖廣道靖州營歸化一圖。萬歷25年(1597年)把歸化二圖到八圖的地盤設置天柱縣時,三門塘屬歸化二圖。
三門塘是天柱、錦屏、靖州、會同四縣接壤的大片地區上的四十八寨之一(即土司形式的寨,每寨都管轄著周邊若干村寨)。宋元以后,清水江流域的杉木成為商品,長江中下游各省木商進入尚未設郡縣的苗疆采購,三門塘以其地方勢力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接納外地客商,代客采購,運到三門塘水塢進行商品整修,按此地的檢尺規則交付客商(在計量上,上浮17%左右)。這種買辦式的營運方式,列入長江流域十幾省共遵的《江規》,鐵定了三門塘的商業利益,千年不變,解放后才取消。
三門塘,作為外江碼頭,各色買辦人員、商品包裝人員,都要接觸外地客商,使三門塘人學會了漢語和漢文。同時也在待人接物、飲食、服飾、風俗習慣等方面吸收了漢文化思想。
由于三門塘地處古道要津,且河道平緩,明代被開辟為水上運輸碼頭,專事木材營銷,商賈云集,經濟十分繁華,于清乾隆年間達到頂峰。碑上描繪三門塘:“諸峰來朝,勢若星拱,清河環下,碧浪排空,晝則舟楫上下,夜則漁火輝煌,天地之靈秀,無處不鐘矣!”。
靠水上運輸富裕起來的三門塘人,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間大興“義學”、“義渡”之風,教化鄉民,興修庵院宗祠,民居亭榭,修路架橋,開創渡口。明朝末年,便捐資創建義學,普及漢語漢文,歷代增益,土改時,義學田可產稻谷2.5萬斤。碑云:“輿梁已成,行人常頌利濟;迷津可渡,過客不患崎嶇。”并開場期趕集,設有木行、肉攤布店、米鋪百貨、飯館旅店,人來人往,十分繁華。至今窨子屋和百年民房里,仍留有木商“斧印”,清晰可辨。
三門塘有三個寨門。嘉慶十五年(1810),三個寨門重新修葺。東門立于大興團組,高2.6米,寬2.3米,門楹有回文聯:塘門三開東為首,團興大地福臻榮。倒念為:首為東開三門塘,榮臻福地大興團。北門建有北門祠,南門為石框大門,側邊配修鼓樓,西門立于楊公廟旁,立有土地祠。可惜北門、南門毀于咸同戰亂。
關于三門塘名稱的來源,民間有三種說法:一是這里的一條河沖有幾十個魚塘,而這個寨子舊有三個寨門,故稱三門塘。二是歷史上王、謝、尹三姓最早到這里開發定居,三姓就是三氏門宗,于是就以“三門塘”名寨。三是相傳王姓祖先最早遷來此地,他是清水江下游湖南黔陽三門潭的人,按照湖南人的口音,“潭”與“塘” 同音;他本來是以船為家,沿江打漁,逆水而上來到這里,后來娶妻生子,就在岸上起房安家,三門塘慢慢地也就成為寨名。
萬歷二十五年(1597),天柱首任知縣朱梓于甕洞關口設厘金局,雍正九年(1731)錦屏縣在王寨(今縣城)設彈壓局和總木市。內三江(卦治、王寨、茅坪)接納砍伐搬運木材出賣的山客,這些行戶或牙行,俗稱當江。即內三江輪流值年當江,每逢子午卯酉年輪到茅坪當江,辰戍丑未年王寨當江,寅申巳亥年卦治當江,未輪到值年者,不得開行接客。外三江(清浪、坌處、三門塘)不輪流當江,憑其商業信譽接納水客(長江中下游木商)。三幫五勷(三幫:安徽的徽州幫、江西的臨江幫、陜西的西安幫。五勷:坌處、遠口為一勷,牛場、白市為一勷,金紫、大龍為一勷,冷水、碧湧為一勷,托口、黔陽、辰沅為一勷)在內三江已購置木排和停泊在排碼頭者,為內江客;此外的下江各客幫均為外江客。外江客只能進駐外三江碼頭,由外三江主家引進。內三江行戶不得私與外江客私自開盤議價,違者,內江罰行戶,外江罰客。
按《江規》的篾頭和圍量點等規定,內三江的100兩碼子運到外三江(三門塘),會增值為117兩,洪江138兩,漢口154兩。內外三江接壤,計量數值猛增,外江水客都想越過外三江以謀低價,而內三江行戶也想徑接水客以謀高價。背違《江規》,兩江遂起“爭江之訟”,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到光緒十五年(1889),長達186年的訟事,才以上述三款主要內容達成和解協議(有碑文記載)。
三門塘在解放前的六七百年間,開行當江者,不勝枚舉。以前,多以其小名作行號,偶有另取行號名者,如王祥泰、王啟泰、信義發、德昌祥......。每個人的當江期不同,當時的市場盛哀也不同,無法估計其經營量,每當接納一把斧記(外商行號)時,幾萬甚至幾百萬兩銀元,便一手交給主家保存,直待買辦完成時,九七結算(按交付給主家的97%算帳,扣留3%作行用費),主家要承擔火盜、火折、洪水等風險,所以,當江主家,要有雄厚資金作后盾。
民俗事項
三門塘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河邊魚蝦淺游,鴛鴦戲水;空中翠鳥低飛,聲聲動聽。舟楫乘風破浪,如履平地;兩岸纖道依稀,如奏古曲。吊腳樓、花階路、石板橋,再現侗家古韻;古建筑、石文化、樹文化,引來專家駐足。
三門塘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河邊魚蝦淺游,鴛鴦戲水;空中翠鳥低飛,聲聲動聽。舟楫乘風破浪,如履平地;兩岸纖道依稀,如奏古曲。吊腳樓、花階路、石板橋,再現侗家古韻;古建筑、石文化、樹文化,引來專家駐足。
三門塘有各種古碑300余通,古樹68株,古建筑(俗稱窨子屋)28棟,水井20眼,魚塘17口,石拱橋6座,石板橋10座,石板路12條,卵石路30多條,大多建于清乾隆、嘉慶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文物之多之集中,全國罕見。其中劉氏宗祠、三門塘古建筑群已由省文物局申請為國保單位。
從三門塘現存的古碑、庵廟、宗祠、橋亭、民房、街道和民間歌謠、傳說故事、語言服飾、風俗習慣、鄉土建筑中,可以看到民族文化、荊楚文化、嶺南文化、耕讀文化、建筑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明顯痕跡,構成了三門塘特有的多元文化現象。中國博物館學專家蘇東海教授到三門塘考察后作出了這樣評價:“三門塘是貴州的小上海。”就是對三門塘多元文化融合現象的充分肯定。
三門塘的土特產有勾鞋、茶油、腌魚、水鹽菜、糊米茶、水豆腐、干筍子、干蕨菜、米酒等。民族節日有三月三、立夏節、端午節、嘗新節、七月七侗歌節、中秋節、重陽節、十月十五齋粑節等。其中七月初七侗歌節最為隆重,四十八寨青年男女身著節日盛裝,在此對歌比賽,熱鬧非凡。
三門塘的民族服飾也別具特色。婦女服飾大體沿襲古裝,只是在做工上,向精細美發展。按成本價值,分便裝、簡裝、盛裝三種。在刺繡上引進湘繡七彩,只在花邊保留侗帕的十字針腳。銀飾輕巧精緻,鑲嵌珠翠。頭飾最講究,花飾顫動,點綴插些金釵、玉釵。手鐲有三種造型,唯耳環仍是油茶葉片造型,服色也有變化。
衣褲帶的顏色最忌色調相同,應該上輕下重;帶子在中,最忌與衣同色。婦女服裝,最忌露肉,即使酷暑,仍是緊拴領扣,長袖長褲,捆扎腰帶,既有曲線美的追求,又含而不露,別具一番風味。
三門塘的飲食由于長期接待長江中下游甜味地區客商,形成能適應甜辣兩味的一種飲食風味,人們稱為“河邊席”。其腌制品五花八門,生熟可吃。分葷、素、混三大類。老腌菜,葷素水腌,能佐食、能醒酒、能治病。
三門塘民族歌謠最常見的有山歌、酒歌、歌場白話,花園白話。其特點是:(1)曲調多,集納周邊各地的各種腔調。(2)漢語歌詞增多。(3)情調曲折腕轉,柔和悠揚,減少了粗獷直率,在修辭上多用襯托、比喻、關聯等手法。
三門塘人有多種禁忌:土皇日(即春夏秋冬四個節氣的前18天為土皇日)忌動土;早晨出門求財(做生意、捕魚打獵等)忌遇婦女,尤忌遇孕婦,如遇必返;產婦月子期間不能外出,上廁所必戴斗笠,以免沖撞天光;大伙上山伐木、搬運木材,第一碗飯忌舀湯吃,遇犯忌停工一天,工錢由違者出;豬牛等忌進入大門。
重點閱讀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