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山靈魂──記國家級非遺巍山彝族打歌
2013-08-26 11:01:37 作者:編 來源:大理日報 瀏覽次數:0
巍山彝族打歌是彝族民間歌舞藝術的活化石,但隨著現代多元文化的沖擊,已瀕臨消失,面對這一危機,巍山縣對打歌進行了全力拯救,讓這一民族民間珍貴的文化遺產代代相傳。</span>
巍山彝族男女老幼都會打歌,年節、廟會、婚喪嫁娶、老人成福百日(去世后百日</span>)、三年脫孝、建房豎柱乃至開會前后都要打歌。從《松下踏歌圖》中所描繪的打歌場景來看,打歌這種歌舞的表現形式直到今天都較為完整地傳承了下來。今天巍山彝族打歌的場面仍然與這幅畫中的情景相當地接近。打歌又名“踏歌”,在彝語中稱為“阿克”,多在晚上進行,開始時先在舞場中央燒上一堆大火,以火為圓中,自然圍成一圈或數圈,盡情展現優美的舞姿和響亮的歌喉。隨著打歌進入高潮,打歌的人群歡喜若狂,如醉如癡,承辦打歌的村寨和東道主不斷向人群敬酒獻茶,歌場越熱鬧,主人越高興,一場好的打歌,總是通宵達旦,舞不停,歌不止,“打歌打到太陽出,一塊豆腐兩塊肉”等名句,正是打歌歡樂場景的真實寫照。</span>
巍山打歌的傳統套路及稱謂各有特色,有“三步一踮”、“六步一花”、“半翻半轉”、“三翻三轉”等節奏鮮明的稱謂,還有著有趣鮮活的舞步名稱,可看出是從仿動物動作而來:如“斑鳩飲水”、“金鳳亮翅”、“孔雀開屏”、“蒼蠅搓腳”、“小雞啄米”、“蓑衣滴水”等稱謂,生動活潑,雅致有趣。整個打歌過程中,舞者邊舞邊唱彝族打歌調,其中穿插有領歌者、呼應者,男女對唱等形式。各地區又依唱腔、舞步、節奏等的不同,而有大同小異的表現,有的熱情洋溢,有的激情高亢,有的輕快活潑,有的古典大方,有的節奏舒緩,有的節奏狂烈歡快。</span>
巍山彝族打歌以地區性和各自特定環境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五種典型:巍寶山打歌、東山打歌、西山打歌、五印打歌、馬鞍山打歌。巍山彝族打歌的藝術的表現手段,薈萃了彝族音樂、舞蹈、口傳文學</span>(詩歌)、民俗、宗教信仰、歷史文化的精粹,集中成為涵蓋彝族多種非物質文化的一個龐大載體。</span>
打歌時蘆笙和笛子是不可少的樂器,有的地方還有三弦和月琴作為陪襯樂器,打歌時還有手中的春秋刀、棍棒等。在民間習俗上使用的樂器還有小九點、小悶笛、小三弦、口弦、樹葉、長號、筒號、海螺、鎖吶、鼓、鑼、芒、釵等。</span>
彝族打歌調是打歌活動中彝族人民用自己豐富獨特的語言創造的詩歌,是彝族民間的口頭文學,格律言句押韻對仗,明比暗寓,形象有力,歌聲優雅動聽,歌調郁然而生,歌詞情真意切,情景交融,生動感人,表現出彝族的民族氣質、理想、美德,同時也表現了個人的聰明才智,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在傳統的打歌調中常以宣講歷史、強調美德、傳承風俗,表達愛情及喜怒哀樂等內容,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思想感情、文化藝術、倫理道德、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方方面面的情況,是研究彝族文化藝術的極有價值的口頭文獻資料。</span>
巍山彝族打歌凝聚了彝族藝術優秀傳統精華,集中了彝族人民的創造才華,積淀著彝族和其他民族古老的文化歷史內涵,是民族歌舞藝術的活化石,也是彝族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span>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把這種民間自娛性的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一。</span>
但由于現代外來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正在被一步一步地同化,導致傳統的語言及風俗生活習慣在漸漸消亡。現在巍山彝族地區能打歌的年輕民間藝人在減少。在彝族打歌隊伍中,許多民間藝人由于生活原因沒有閑余時間組織打歌活動,也沒有時間“口傳心授”,打歌的傳承受到間斷,加之打歌隊伍出現年齡老化,年輕一代的彝族群眾有些已不會打歌,以及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的意識淡薄,彝族打歌這一文化正面臨著種種危機,針對這一狀況,巍山縣組織專人對彝族打歌進行了拯救,挖掘文化傳承人,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將在彝族地區的歌頭造冊登記,讓他們以身相傳,彝族打歌又再次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山山寨寨又響起了踏歌聲。巍山縣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彝族打歌之鄉”,彝族打歌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茶春梅被命名為“國家級民族歌舞傳承人”。</span>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