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香包”傳承人井秋紅在聯展現場制作香包。 秦晴 攝
一場熱鬧的展覽之后,非遺的保護與傳承現狀仍不容樂觀。缺人才、缺經費、缺創新……這些存在已久的問題依舊困擾著非遺項目的傳承人。
很多人都在想辦法、出主意:非遺走進課堂、提高補貼經費、提供免稅等優惠政策……所有的努力,無非是想讓非遺不再“非常遺憾”。但是,要真正實現活態保護與傳承,還需要長期的工作。
3月27日,云南昆明官渡古鎮,歷時6天的首屆“昆明官渡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落下帷幕。云南建水紫陶燒制技藝、河北武強木版年畫、貴州苗族銀器制作技藝、陜西華縣皮影等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集中亮相,引得數萬游客駐足觀看。
追 捧
讓游客直觀領略非遺魅力
“很受歡迎,很好賣。”聯展6天,河北武強年畫博物館研究室主任陳賀芝經常忙得一邊吃飯一邊向參觀者作介紹,“武強木版年畫始于元代,以紅、黃、藍為主色調,尤其黃色顯得艷麗、明快。題材也很豐富,有門畫、窗畫、坑畫、年歷畫等幾十個品種。”
昆明市民單女士買下一幅傳統的門神年畫,“過去都沒聽說過武強年畫,這次來看了,非常喜歡。”
“從河北帶過來的年畫都快賣完了,還有一些商家在跟我們談批量進貨的事。但是,賣多賣少不是最重要的。”陳賀芝更開心的是“讓更多的人知道武強年畫,能喜歡上武強年畫”。
專程從大理趕來參觀聯展的李阿姨也很開心。在官渡餌塊傳習館,她見到了已有400余年歷史、如今卻近乎絕跡的餌塊手工制作技藝——長達三四米的大碓上,8名壯漢一起踩碓,舂制剛剛蒸好的大米,逐漸成形的餌塊散發出陣陣清香。李阿姨花20塊錢買下兩大塊手工舂制的餌塊:“雖然價格上貴一倍,還是愿意買,手工做的餌塊柔軟、香甜。”
官渡餌塊傳習館負責人金永才說,傳習館里的10多位師傅同時上陣,從早忙到晚,每天要舂150公斤大米,制成的餌塊依然供不應求。
河南開封朱仙鎮年畫藝術館副館長李力也覺得不虛此行。在此次聯展上,共有10個民間美術(年畫)項目。“我們可以互相學習,交流保護和傳承的經驗,這是非常好的事情。”
“聯展為全國各地的非遺項目搭建起一個展示、交流、保護、發展的平臺。”官渡區文化館副館長王剛很欣慰。
“此次聯展讓參觀者直觀領略到眾多非遺項目的璀璨絢麗以及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弘揚。”活動主辦方之一、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尹家玉說。
喊 難
不同的非遺遭遇相似的困境
聯展開得熱鬧,但非遺傳承人、非遺保護工作者和專家都齊聲喊難。“傳承人斷層、保護經費和人才奇缺、非遺項目創新發展的能力弱等等,都是全國非遺保護和傳承面臨的共同困境。”云南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蔡永輝說。
敬萍代表有著600多年歷史的陜西鳳翔彩繪泥塑來參加聯展。“在鳳翔,搞泥塑的有300多人,但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在做,年輕人不愛干。我們公司有80多名工人搞泥塑,最年輕的也有30多歲了。”
“更要緊的是,會創作的人太少了。老祖先只塑老虎,形象有些呆板,不好賣。可是想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太難了。”敬萍說。
李力也認為,在將非遺推向市場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冷靜的認識。”
李力說,印制一幅朱仙鎮木版年畫,需要套6遍色,制作周期在一周左右,有避邪去災之說的橘紅色是必有的顏色。“但是現在提文化產業,許多作坊把趕快掙錢放在第一位,明天客戶等著要了,怎么辦?只能偷工減料,少套一些色,有的甚至連橘紅色也不用了。這樣下去,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傳統就要丟掉了。”李力憂心忡忡地說,“從業者沒有嚴謹的態度,不行。”
而不少非遺項目仍以傳統手工作坊形式被保存、生產和推廣,成本高,生產周期長,生存舉步維艱。
山西絳州木版年畫代表性傳承人郭全生介紹說,在山西新絳,不少開業于清初的老作坊、老字號已經把老版子都賣掉或者送進了博物館,關門停業了。原本做木匠的郭全生自從改畫年畫以后,發現“養活自己都很難。現在家里主要靠妻子做紡織女工的收入養家糊口”。
“還有許多傳統曲藝、少數民族語言和口頭文學等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可能還沒來得及列入非遺名錄,就消失了。”蔡永輝說。
探 路
動態保護、活態傳承、政策傾斜、整體規劃
不想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終只存在于博物館中,就必須進行動態保護,活態傳承。這是蔡永輝的對策。
“要解決傳承人斷層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要讓年輕人了解、喜歡我們的傳統文化。”蔡永輝說,從2009年起,云南就開始了“非遺進課堂、進農村廣場、進城市社區”活動,學校聘請非遺傳承人、民間藝術大師為客座教授,將手工剪紙等民間工藝列入課程;把彝族的三跺腳、藏族的鍋莊等民族舞蹈改編成健身操,國家級非遺項目“彌渡花燈”經過改編,甚至成了當地學生的課間操。
尹家玉認為,對于傳承人的選擇,應打破“傳男不傳女,不傳外姓,不傳外地人”等傳統思想的禁錮。
現在,不少地方每年都會給予傳承人一定數額的補助經費。但李力認為,扶持力度還遠遠不夠,應趕緊為老藝人建立譜系,還應通過博物館購買、收藏,展示當代民間大師的工藝精品等方式,提高傳承人的社會地位。
陳賀芝認為,非遺要傳承,與時俱進很重要。“比如遇到奧運會等比較現代的主題,我們就會新創許多與之相關的年畫作品,年輕人也很喜歡。此外,還可以制成T恤、撲克牌等個性化產品。”陳賀芝說,“在走市場的過程中,政府的規范和引導至關重要,內容和形式可以創新,但原有的風格不能變。對于單打獨斗的小作坊,政府可以考慮給予低息貸款、減免稅費等政策傾斜。”
蔡永輝強調,在對單個非遺項目進行保護的同時,不能忽略了文化生態的修復。云南已經命名了56個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所屬的衍生區域和傳承環境進行整體保護。
官渡區也在做著同樣的思考。“2010年8月,官渡區建立了云南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館‘烏銅走銀傳習館’,對這門技藝感興趣的市民都可以來學習和體驗。”王剛說,“還計劃在官渡古鎮專門拿出6400平方米的區域作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期、集中展示的窗口,使得對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展示,不僅僅局限在一次短暫的展覽中。”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