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成果之—-宜黃戲
2013-07-29 10:32:54 作者:編 來源:建寧在線 瀏覽次數:0
地外閩西北的建寧縣,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據載勞動人民的文化娛樂活動始于宋末,元初開始繁榮,到明清年代建寧便有自已的戲種—宜黃戲。</span>
建寧宜黃戲,俗稱“大戲”或“士戲”,系由江西宜黃縣傳入,宜黃戲的名稱由此得來。“宜黃腔”又名二黃腔,是古老的宜黃戲主唱腔的代名詞。據有關戲劇史料載:明朝戲劇最初唱的是“弋陽腔”,明嘉慶四十年</span>(1561年</span>),宜黃籍抗倭名將譚倫回家奔喪時,從浙江臺州帶來了“海鹽腔”戲班,“海鹽腔”戲班當時稱</span> 南戲,為“四大聲腔”之首,并很快受到宜黃藝人的喜愛。嘉慶末年,時</span>23歲的戲曲大師湯顯祖到宜黃,在在譚倫的幫助下,“便以浙人歸教其鄉弟子,能為海鹽</span> 腔”。湯顯祖極力扶持宜黃戲,宜黃弟子“舊腔一變為新調”,即成”宜黃腔”,宜黃縣由此成為贛東一帶戲曲活動的中心,被稱“戲鄉”。建寧地處閩省邊陲,與</span> 江西省毗鄰,許多文化習俗被贛化,在宜黃戲越唱越紅時期,宜黃戲也傳入建寧,并受到建寧人的喜愛。同時,宜黃戲人在建寧招收弟子授藝,建寧許多愛好戲劇的</span> 人士也到江西去拜師學藝。在清代,建寧宜黃戲很興旺,擁有同宗同師的戲社五個,戲臺七十多座,分布全縣各鄉鎮。</span>
宜黃戲是一個古老的大劇種,自成系統、獨具特色。其特點主要體現在聲腔方面,宜黃戲聲腔屬亂彈系統板腔體,其包括有:宜黃腔(二凡、平板</span>)、反調</span>(二凡),西皮、浙調、吹腔、撥子、南北詞和昆曲、小調等近</span>10種,其主要腔調特色如下:
宜黃腔</span>(又名宜黃調</span>)。含幾個不同的曲調,板式很多,功能各異,曲調優美,表現力強,色彩豐富,常一腔一戲,聽而不膩。</span>
二凡:又稱二犯,老二黃,是宜黃腔的主要曲調,板式有</span>(正板)、</span>(慢板、原板</span>)、</span>(倒板)、</span>(十八板</span>)、</span>(緊板)、</span>(緊中緩</span>)、</span>(撿板)、</span>(碰板)。句式為上下句結構,唱詞為十字句、七字句兩種。</span>
平板:又稱二凡平板、二凡四平。分慢四平和快四平兩種,一板一眼,借用正板過門起唱,上下句形式,快四平結束于宮調式不變,慢四平卻有三種不同的結尾:A、結束于宮調式;B、增加一句補充終止轉落于微調式;C、前三句唱平板, 第四句轉唱二凡正板下句落韻。</span>
凡字:又名“陰司調”、“還魂調”、“凡調”、“二反”、“二凡反線”、“嗩吶反二凡”等。板式有倒板、正板、簡板、散板、哭板,結構形態與二凡同,胡琴定弦“1~</span>5”,曲調低沉、徐緩,多用于哭靈及人物極度悲痛之時,伴奏常配以嗩吶、大鑼、大鼓。</span>
西皮:男女分腔,均用小二調,男腔上句落“2”,下句落“1”,女腔上句落“1”,下句落“5”。</span>
撥子:又稱老撥子、高撥子,與京劇曲調相仿。小筒胡琴伴奏</span>(也用板胡伴奏),男女同腔,曲調高亢、悲愴、板式有倒板、正板、散板。</span>
吹腔:一板一眼,以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為小生專用。</span>
浙調:原為曲牌,后向板式體發展,以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板式有正板、倒板、疊板、搖板等,為小旦專用曲調。</span>
南北詞:又稱文南詞,為南詞和北詞的合稱。南詞分四韻和八韻兩種,女唱四韻,男唱八韻,北詞有搖板、垛板等。</span>
宜黃腔的演唱特點是:旦行用小嗓,小生真假嗓結合,其它行當用大嗓。演唱時講究吐字清晰,音隨字走。傳統唱腔中,襯字運用很多,幾乎每句均有。一個腔中常有倚音、波音和下滑音等潤腔手法。語言用的是中州韻,只有丑角多用宜黃方言。</span>
建寧宜黃戲演出劇本主要有:《碧玉簪》、《珍珠塔》、《龍門陣》、《龍鳳角》、《乾坤袋》、《二度梅》、《下南唐》、《楊家將》《滿堂福》、《五家坡》、《飛龍角》等。</span>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