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民族文化教育保護與非教育保護結合途徑
2015-01-06 13:27:49 作者:黔民 來源:中國民族報 瀏覽次數:0
近日,貴州省民宗委、省教育廳、省文化廳聯合下發《貴州省推進職業院校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創新工作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全力推動貴州省職業院校的內涵建設和特色發展,拓寬原生態文化保護發展途徑,助推職業院校的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創新。
《實施辦法》的出臺,旨在培養民族民間文化職業教育傳承隊伍,建立起職業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培養、優秀民族民間文化教育保護與非教育保護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創建貴州多民族文化教育保護與產業應用相結合的有效途徑。為使職業院校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創新工作有序推進,《實施辦法》明確了從6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從2015年起,每年由省教育廳牽頭,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民宗委至少召開一次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工作聯席會議,重點研究職業院校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工作推進過程的經費安排、隊伍建設和監督考核等工作。
二是加強專項經費支持。每年由省教育廳從職業教育專項經費中安排300萬元、省民宗委從省級民族教育專項經費中安排200萬元,用于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特色重點專業建設、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創新團隊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名師工作室建設。推動民族文化教育創新與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傳承模式改革,重點建設一批民族文化傳承創新專業點。
三是給予項目政策傾斜。從2015年開始每年分別篩選5個以上專業(學科)、教育團隊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到2020年,在職業院校設立民族民間文化特色重點支持專業(學科)30個以上,建立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創新團隊30個左右,同時,在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高等職業院校示范專業和省級優秀教育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的評選中,對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創新項目給予傾斜。
四是鼓勵聘用文化傳承人。2015年年底前,民族自治地方有關部門要制定民族文化傳承人到職業院校擔任兼職教師的具體支持政策,通過招考、聘用、轉型、整合等途徑引進培育一批與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有關的專業課教師,鼓勵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與職業教育教學,支持學校設立合同聘用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指導教師特設崗位,建立高技能教育人才績效工資和特殊崗位津貼制度。
五是搭建團隊創新平臺。重點圍繞貴州省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學校建設若干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創新團隊,為團隊建設搭建工作平臺,鼓勵整合校內外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設立民族民間文化課程資源開發研究室、民族民間工藝和產品開發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或傳承創新實訓基地等,鼓勵和支持學術團體、科研機構、企業和職業院校定期舉辦多種形式的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研討交流和專題培訓活動。自2016年起,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民宗委將每兩年組織舉辦一次民族民間文化教育成果展(成果評獎活動)或民族民間文化教育論壇。
六是完善考核評估體系。將民族民間文化傳承納入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專業教學評估,學校的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必須反映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的成績,委托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對職業院校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對在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教師和學校,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杰出傳承人和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少數民族職業教育示范學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保護責任單位等稱號。
《實施辦法》的出臺,旨在培養民族民間文化職業教育傳承隊伍,建立起職業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培養、優秀民族民間文化教育保護與非教育保護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創建貴州多民族文化教育保護與產業應用相結合的有效途徑。為使職業院校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創新工作有序推進,《實施辦法》明確了從6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從2015年起,每年由省教育廳牽頭,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民宗委至少召開一次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工作聯席會議,重點研究職業院校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工作推進過程的經費安排、隊伍建設和監督考核等工作。
二是加強專項經費支持。每年由省教育廳從職業教育專項經費中安排300萬元、省民宗委從省級民族教育專項經費中安排200萬元,用于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特色重點專業建設、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創新團隊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名師工作室建設。推動民族文化教育創新與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傳承模式改革,重點建設一批民族文化傳承創新專業點。
三是給予項目政策傾斜。從2015年開始每年分別篩選5個以上專業(學科)、教育團隊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到2020年,在職業院校設立民族民間文化特色重點支持專業(學科)30個以上,建立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創新團隊30個左右,同時,在中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高等職業院校示范專業和省級優秀教育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的評選中,對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創新項目給予傾斜。
四是鼓勵聘用文化傳承人。2015年年底前,民族自治地方有關部門要制定民族文化傳承人到職業院校擔任兼職教師的具體支持政策,通過招考、聘用、轉型、整合等途徑引進培育一批與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有關的專業課教師,鼓勵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與職業教育教學,支持學校設立合同聘用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指導教師特設崗位,建立高技能教育人才績效工資和特殊崗位津貼制度。
五是搭建團隊創新平臺。重點圍繞貴州省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學校建設若干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創新團隊,為團隊建設搭建工作平臺,鼓勵整合校內外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設立民族民間文化課程資源開發研究室、民族民間工藝和產品開發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或傳承創新實訓基地等,鼓勵和支持學術團體、科研機構、企業和職業院校定期舉辦多種形式的民族民間文化教育研討交流和專題培訓活動。自2016年起,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民宗委將每兩年組織舉辦一次民族民間文化教育成果展(成果評獎活動)或民族民間文化教育論壇。
六是完善考核評估體系。將民族民間文化傳承納入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和專業教學評估,學校的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必須反映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的成績,委托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對職業院校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工作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對在民族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工作中做出重要貢獻的教師和學校,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杰出傳承人和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少數民族職業教育示范學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保護責任單位等稱號。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