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土布”制作工藝瀕臨失傳
2015-01-05 22:11:23 作者:蒙增師、盧秋云 來源:河池日報 瀏覽次數:0
“今天就我一個人來曬了!”12月22日,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鎮龍騰村地洲屯田間,70歲的周氏阿婆正忙著曬剛染上色的土布。藍、黑布條在冬陽的照耀下冒起一縷青煙,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卻讓人覺得心情沉重。
仫佬族崇尚青色,多著青色服飾。“家人親手搓棉條、紡紗、排紗、上機織布,后用藍靛染制成的土布,仫佬人視為珍品,老年人的‘防老衣’和姑娘們的‘送嫁衣’都是用這種布料做成的。”周阿婆告訴筆者,“染布的做法比較復雜,現在已沒有多少人愿意親自做土布了!”據介紹,將織好的白布放進染缸,用染液浸泡,著色均勻之后撈起曬干,再用藍靛水浸泡幾次,接著用米湯、薯莨、牛皮膠糊面。晾干后,放在平滑的石頭上,用石磙滾化或棒槌多次敲打,這樣制作出來的布料閃閃發亮,美觀大方,經久耐用。
“仫佬族土布縫制衣服穿著很舒服,冬暖夏涼、透氣吸汗,如果在染液中添加艾草液,不僅可以辟邪,夏天還可以驅蚊哩!”屯里一位正在曬太陽的老大爺的話,道出了仫佬人的智慧。仫佬族土布可以縫制很多東西,送給老人的“千層底”、外婆送給外孫用的背帶、姑娘們走坡時作為定情信物送給情人的“同年鞋”……如果在這種布料上用小彩絲線繡上花、草、蟲、鳥圖案,更顯得生動美觀、栩栩如生。羅城是鳳凰的故鄉,鳳凰是仫佬族的圖騰,在仫佬人的服飾上,大家都會繡上鳳凰圖案和雙魚圖,繡工細密精整,針腳平齊如畫,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
服飾作為人類生活的必需品,世界各地的自然環境、風俗民情等差異而形成形態各異的民族服飾,美麗了世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穿戴已趨于時尚化,加劇了民族的服裝漢化,仫佬族也不例外。該縣一位老民族工作者說,土布縫制的仫佬族服裝,除了節日盛會里以及農村一些上了年紀的仫佬人時有穿著外,平時少見了。
“2.4丈的一條白布染好了,可以賣100多元。” 周阿婆說,“可是,現在我們村里的姑娘們已經沒有人想做土布,也沒人樂意學靛染了。”
筆者從縣文體局獲悉,目前仫佬山鄉從事“土布”紡織、生產、加工一條龍服務經營的農戶不多,年輕人極少接觸,加上人工“靛染工藝”流程費時費力,整個過程都是力氣活,真正學會紡織、靛染、縫制成仫佬族衣服的人很少,如果不加以保護,仫佬族傳統土布制作工藝會瀕臨失傳。
分享更多少數民族,民族文化知識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服務號:cn_56china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訂閱號:com_56china
中華民族文化網 http://www.56china.com
中國元素民族產品http://www.sinofolk.com
(歡迎訂購民族服飾,民族產品,民族特色產品,民族中醫藥,可以定制 18001299866)
關注公眾微信服務號:cn_56china |
關注公眾微信訂閱號:com_56china |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