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拼”在西藏的人們
2015-11-01 12:24:19 作者:張麗娜 來源:中國西藏網 瀏覽次數:0
2015年的第一天,在西藏工作的小郭發表了一篇名為《兒子一歲八個月,我只陪他40天》的文章。文章記錄著一個父親見到兒子的第一天、第二天……每一個細節,每一張照片,流露著對兒子深深地愛。
在西藏的日子里,小郭走過農牧區,到過寺廟,駐過偏遠農村。在高原上有時會大喘粗氣,有時會頭暈耳鳴、失眠頭痛……即便如此,在他的工作畫面中也總會看到憨實的笑容。在西藏,還有很多人跟小郭一樣。
珞巴族郵遞員嘎發的“蠻拼”故事。
援藏干部孫伶伶。
用執著,拼出最美的職業。這個季節,山南地區斗玉鄉的珞巴族郵遞員嘎發又推著摩托車行走在一面是峭壁一面是山的冰路上了,為了能把報刊送到農牧民、僧尼手中,他每天往返于66公里間崎嶇的山路上。自2005年6月嘎發任職以來,斗玉珞巴民族鄉的3個行政村、2個學校、11個自然村、1座寺廟的郵件投遞任務都在他身上。工作8年,換了三輛摩托車,先后投遞出去的函件、包裹等各種郵件近萬件,報紙51萬多份,從來沒有丟失過一件郵件。他是最美郵遞員的代言人。
用付出,拼出一種精神。“援藏干部”已成為西藏人耳熟能詳的詞。2010年博士夫妻馬新明與愛人孫伶伶主動請纓作為援藏干部來到拉薩。入藏4年間,馬新明先后分管過拉薩市的交通、安居工程、鐵路、旅游、文化衛生、新聞出版、科技、教育、民政、環保等20多項工作;孫伶伶在西藏社會科學院任職,兩人還發起了“未名公益基金”,給高原的孩子送去溫暖。他們把拉薩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吃藏餐、學藏語、穿藏裝,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拼出幸福。
|
用熱愛,拼出一個夢想。2014年5月18日,全國首家牦牛博物館在西藏正式開館。在西藏的草原上,牦牛有著“高原之舟”之稱,是高原人們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工具,千百年來承載著這樣一種精神:憨厚、忠誠、悲憫、堅韌、勇悍、盡命。 牦牛博物館館長吳雨初,把自己叫“老牦牛”。他最好的青春年華在藏北高原度過,30多年前大學畢業的他選擇了去西藏工作,支援邊疆建設;30多年后,吳雨初為籌建能夠代表藏文化的牦牛主題博物館而不辭勞苦。
|
用韌勁,拼出道路。2014年是川藏、青藏公路通車60周年,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同時建成通車。時光荏苒一甲子,“兩路”通車迎巨變。川藏、青藏公路通車使得沿線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天,當我們再次行走在寬闊的雪域公路上時,忘不了筑路英雄們,還有那些正默默無聞工作的護路工人們。
分享更多少數民族,民族文化知識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服務號:cn_56china
歡迎關注公眾微信訂閱號:com_56china
中華民族文化網 http://www.56china.com
中國元素民族產品http://www.sinofolk.com
(歡迎訂購民族服飾,民族產品,民族特色產品,民族中醫藥,可以定制 18001299866)
關注公眾微信服務號:cn_56china |
關注公眾微信訂閱號:com_56china |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