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年前的《檀香刑》到今日的《蛙》,三屆茅獎,莫言都有入圍,卻兩次擦肩而過。
這位得獎后能讓人們說出“是莫言需要‘茅獎’,還是‘茅獎’需要莫言”的人,用鋒利的筆,書寫下對生命和世界與眾不同的洞察。
上周,在浙江參加由騰訊網(wǎng)主辦的 “發(fā)現(xiàn)小說之旅”的莫言,說出了他對“茅獎”的重視、《蛙》的創(chuàng)作、文學與市場的關(guān)系、更有自己的變化。“寬容”這個詞,成為了他今天對自己最好的評價。
在本周一的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莫言說希望“10分鐘就忘掉獲獎這件事”,而這樣的說法并不是莫言的輕狂和自大,而是有著他對“茅獎”的另一種重視。而最近,莫言正在打算提筆寫一部已構(gòu)思五六年的話劇。
問:你在得獎之后說希望大家10分鐘后就能忘掉得獎的事情,為什么會這么說呢?
莫言:這也是借用了韓少功的一句話。一次他獲得了美國一個很重要的文學獎,別人采訪他時,他就這樣說的。但這并不代表我對“茅獎”的輕視,反而是一種重視,因為“茅獎”在中國目前的文學獎里面分量還是比較重的,是萬眾矚目的,得獎之后就會有各種好評和贊譽,要是沒有定力,就容易頭腦發(fā)昏,就容易犯錯誤,所以我就想快點忘記這件事,讓自己輕裝上陣。
問:得獎會打亂你的創(chuàng)作計劃嗎?你對未來的寫作有什么規(guī)劃嗎?
莫言:不會打亂,幾天就過去了。下一部打算寫我的第三部話劇。我的第一部話劇是《霸王別姬》,空軍話劇團演過50場。我的第二部話劇是《我們的荊軻》,8月31日到9月25日,在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要上演。評價還挺好的,就激起了我再寫一部話劇的興趣。這個題材是我很多年前就打算寫成話劇的,構(gòu)思了五六年,講了一個與愛情無關(guān)的當代故事,如果開始創(chuàng)作,20多天就可以寫完。
問:以前你說過得了獎也不能說明寫得比以前好,也不說明你比別的作家好。茅獎給你帶來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莫言:我現(xiàn)在依然這么認為,以前《檀香刑》和《四拾壹炮》都入圍過,《蛙》寫得更好嗎?也不一定。得了茅獎給我?guī)砹藬?shù)百條祝賀短信,真正的意義就是:今后的作品,必須與這部得了獎的作品不一樣。
問:從作品本身來說,你覺得《蛙》在你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莫言:《蛙》是一次“把自己當罪人寫”的實驗。自我批判是沿著自己30多年來的創(chuàng)作,一步步發(fā)展到今天的。上世紀80年代,我個人對正面人物的報道形式不滿意,必須要恢復文學的本來面貌。過去的現(xiàn)實主義是虛假的,是不現(xiàn)實的,真正的現(xiàn)實應該貼著人寫。當時我提出要把好人當成壞人來寫,把壞人當做好人來寫。無論好人壞人,在筆下都是人,都要被賦予公正心和正直心。寫《紅高粱》,壞人身上的優(yōu)點我們絕不回避,好人身上的缺點我們也毫不留情,這才是真正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原則。
經(jīng)過幾十年,光寫他人還是不行的,要把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挖掘出來。不能老是批判別人、批判社會,把所有的罪推到別人身上,一直放大別人的缺點。其實,當我們罵別人時也在罵自己,別人身上的陰暗面,自己也具備,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區(qū)別。到了我這個年紀,已經(jīng)到了一個向魯迅學習的階段:解剖自己,批判自己。
問:這種“把自己當罪人寫”,在《蛙》中,你是如何實踐的?
莫言:文中“蝌蚪”的原型就是我自己。蝌蚪這個人不能算是典型的知識分子,但是他受的教育、從事的工作,應該也可以劃為廣義的知識分子范圍之內(nèi)了。這一代人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自私是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中的通病,每個人都比小說中的蝌蚪好不到哪兒去。我對小說中蝌蚪毫不留情剖析,就是對自己的剖析。我沒有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形象,我把自己心里很多卑微的想法或者陰暗的想法全部袒露出來。
問:你的作品中好像與愛情的關(guān)系總是有點遠,有嘗試的想法嗎?
莫言:要寫的話也是古典愛情,因為對現(xiàn)代的愛情不太了解,現(xiàn)代愛情肯定比我們那時候開放多了。不過愛情不管怎么千變?nèi)f化,肯定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首先都是兩情相悅、異性相吸、彼此欣賞,這種內(nèi)核不變,但具體的內(nèi)容是會不同的。但現(xiàn)在也不能完全說不變,因為現(xiàn)在愛情很復雜,比如同性戀,古代也有,被人們詬病,現(xiàn)在就變成了人們正常的權(quán)益。對我來說,自己可以不去這樣做,但別人這樣做,你也要尊重人家選擇的權(quán)利,這也是年齡大的人的心態(tài),越來越寬容了。
問:你原本以為《蛙》應該會有相對大一些的讀者群,結(jié)果沒有像《紅高粱》或《檀香刑》那么膾炙人口……
莫言:我沒什么遺憾,覺得我的書都得到了讀者的正視。我覺得作家寫書是“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可能你鼓足勁寫的書無人問津,無意寫出的書就洛陽紙貴。
作家應該堅守自己的寫作理念,堅守自己對小說的理解,不能去迎合市場,更不能迎合讀者。有很多人問過我:你寫的時候不考慮讀者?我也經(jīng)常說一些假話,考慮啊,怎么不考慮。實際上進入一種創(chuàng)作狀態(tài),是不考慮讀者的。誰去考慮讀者?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最好的方式去呈現(xiàn),這就對了。
后來我也明確地講,我就這樣寫,哪怕剩下一個讀者,我也要這樣寫。事實證明,你這樣寫了出版之后,有時候反而讀者很多。當然了,我們也知道在當今世界小說寫作和出版的領(lǐng)域里,確實存在著一種暢銷小說的配方。尤其我們看一些翻譯過來的西方小說,像《追風箏的人》,據(jù)說在西方銷量是驚人的。翻譯成中文,在中國市場取得的成績也是可觀的。但這樣的小說我認為不是好的文學作品,而是二流,明顯是迎合西方出版界和讀者興趣。民族問題、種族問題,東西方矛盾問題……你分析一下,就發(fā)現(xiàn)它確實是嚴格按照暢銷小說的游戲規(guī)則炮制的。
如果一本書出來,你認為是好東西,暫時沒有那么多人理解他,也沒有賣多少本,沒有必要著急。我想,對于一個作家來講,寫出一本自己滿意的書來,寫出一本堅持了自我創(chuàng)作信仰的書來,應該比多得了10萬、20萬的版稅更值得欣慰。
問:都說你經(jīng)常幫助年輕作家,現(xiàn)在這些年輕的作家真的太難出來了嗎?
莫言:我們那時候冒出來也不容易,甚至難度更大。那個時候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往刊物投稿,二是往出版社投稿。多數(shù)是往刊物投稿,因為上世紀80年代是中短篇的時代,每個編輯部、每個編輯的案頭,每天都是高高一摞。從這么多稿件中被發(fā)現(xiàn),非常不容易,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在那個年代真的是靠文學本身的品質(zhì)出人頭地。現(xiàn)在我覺得發(fā)表的平臺門檻肯定比那會兒低多了,實在不行往網(wǎng)上貼。先在網(wǎng)上博得了很多讀者的青睞,然后再被出版社、刊物拿過來包裝出版。
不過,如果依靠寫作去買房子,現(xiàn)在真的是很難的事。靠寫作過上像郭敬明的生活,全國估計也就只有郭敬明了。
上一篇: 黃明水:別讓音樂成為孩子的負擔
下一篇: 期盼李澤厚式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