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個人電腦,隨后的30年,這一發明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工作、娛樂、人際交往乃至生存方式。日前,“互聯網預言家”、《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KevinKelly)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同我們一起回顧了PC30年的歷程。 本報記者 田曉玲
三十年前的1981年8月,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個人電腦,重達11.34公斤,售價相當于今天的3500美元。盡管它昂貴、笨重而且也不怎么好用,但是,人們仍舊馬上就認識到了它的價值。次年,IBM個人電腦獲得了《時代》雜志評選的“年度人物”獎。不過,當時的人們怎么也沒能想到,隨后30年,這一發明會如此深刻地改變人類的工作、娛樂、人際交往乃至生存方式。
今年,個人電腦剛剛步入而立之年,斷言PC機時代終結的聲音卻早已經彌漫開來,其中包括它的聯合發明人馬克·迪恩,他認定:“在重要性方面,PC機已經被手機取代。PC機的未來命運將會像曾經的打字機一樣。”由此,IBM早在幾年前就出售了其PC業務。北京時間8月19日,惠普公司也步其后塵,宣布將PC業務剝離。PC機的短命,和科技產業本身的發展是一致的,從IBM到微軟,再到GOOGLE,以后還會輪到蘋果、FACEBOOK,每一個都代表了當時非常偉大的商業文明,但是技術的更迭來得更加快,盡管舊的技術并沒有完全消失,但它很快就退出了中心的位置。
另一方面,以PC機為基礎,互聯網在給世界帶來巨大影響的同時,也讓人們開始躁動不安起來,著名的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爾出版的《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一書,就反應了這種激烈的情緒:“互聯網鼓勵我們蜻蜓點水般地從多種信息來源中廣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我們正在喪失的卻是專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30年過去了,回頭來看,PC機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互聯網究竟是好還是壞?未來的技術發展又會把我們帶向何方?日前,“互聯網預言家”、《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KevinKel l y)就這些話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連線》雜志創辦于1993年,凱利是其創始主編。美國硅谷的這本著名雜志,被大批數碼熱血青年熱烈追捧,文化評論家們甚至將他們等同于1960年代《滾石》所影響到的一代人,人們也由此將凱利看作是“網絡文化”的觀察者和參與者。在此之前,凱利還曾擔任喬布斯最喜歡的雜志《全球概覽》的主編和出版人。1994年,他出版了巨著《失控》,這本奇書被譽為是對現代和未來社會的“ORACLE(神諭)”之作。彼時,互聯網還剛剛起步,凱文·凱利就在書中預見到了web2.0時代的到來。《失控》一書還談及大眾智慧、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協作、雙贏、共生、共同進化、網絡社區、網絡經濟等等全新的概念;不可思議的是,所有這些在當時看來難以置信的東西,今天似乎都已經一一實現。
個人電腦仍舊在使用,但已不處于文化的中心位置了
文匯報:30年前的1981年8月,IBM公司推出了第一臺PC機。今天回頭看,世界因為PC機的出現究竟發生了怎樣出乎預料的變化?
凱利:30年來,個人電腦帶給我們最出乎預料的變化就是,它使我們互相關聯起來。個人電腦剛剛發明時,發明者只是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有一臺電腦,讓電腦為人們服務。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大家會通過電腦連接在一起,由此而帶來的社會關系,要比電腦和個人的聯系重要得多。
文匯報:梳理一下30年來PC機帶給世界的里程碑事件,您會做出怎樣的一個排列?
凱利:今天被我們稱作Windows的東西,讓我們可以在屏幕上觀看和拖拉文件。這一發明先由蘋果公司推出,后由微軟接手。從僅僅是字符發展到能處理圖片,這是非常巨大的事件,改變了很多事情。另一重大事件就是大家通過電話線連接在一起這件事情,一開始是通過使用modem,然后是借助因特網。這是最最主要的里程碑事件。
電子屏也使人們在各個不同的地方都可以免費獲得彩色圖像,而在此之前,彩色打印非常昂貴。另外,打印機,包括激光打印機,對電腦的使用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現在的激光打印機已經有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并且發展成為一個產業。
還有電子表格,個人電腦上的電子表格就是促使人們當年花錢購買個人電腦的根本原因。在電腦出現之前,做電子表格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徒手完成的,電子表格因此被稱作“殺手級應用”。
文匯報:您十年前就曾經說過,PC機時代已經終結了。您所說的“終結”,含義究竟是什么?
凱利:我的意思是,盡管我們仍舊在使用個人電腦,但是它們已經不處于文化的中心位置了。對很多人而言,他們傾向于使用智能手機等等,來完成從前由個人電腦所處理的很多事情。但并不能因此就說PC機已經死了,它只是處在消亡的過程中,被其他東西所替代了,正如同我們現在仍舊可以騎馬,但馬已經不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那樣。
文匯報:那么,這種趨勢是普遍的,還是說在各個國家的情況非常不一樣?
凱利:不同的國家,情況肯定各不相同。在一些國家,人們不使用個人電腦,而是使用手機。但是大體上而言,每個地方都在轉向使用可便攜和可移動的機器,而遠離個人電腦,至少他們會使用筆記本電腦或者平板電腦。所以,移動性成了核心——你不需要坐在桌子旁邊,而是可以隨身攜帶電腦或者智能手機,到處走動。
上一篇: 來新夏:宏大深邃 粹然儒者
下一篇: 學者韓毓海:不要成了沒有戰略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