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遲近影
今年六七月間,由文化部組織的2011年全國現代戲優秀劇目展演在北京舉辦,7月19日、20日,省隴劇院創排的隴劇《苦樂村官》亮相中國評劇大劇院:喜怒哀樂的基層村官瑣事,純正濃郁的隴上風情,以及那仿佛觸手可及的綺麗多姿的隴原文化,無不把人們的心緒帶到了西北黃土高原,帶到甘肅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而早在3月份,此劇就曾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給首都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隴劇,這個起源于隴東道情、曾經以最原始的“一驢馱”得以傳承的民間藝術形式,歷經滄桑,一路走來,時光積淀了她深邃的內心,也升華了她高貴的氣韻。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她一次又一次以迷人的華彩令人沉醉。
50多年前,當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以一個省的簡稱命名的時候,在她的背后,不僅是榮耀的光環,同時也是許多人的智慧和勞動的凝聚,而這些人里面就有李遲。
一
1959年8月24日,對剛20出頭的李遲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忘的日子。這天,她和同事們早早地來到了中南海。陌生、新鮮、好奇……在美景如畫的中南海,帶給她的感受太多了,不過,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事實上,她之所以能來到這里,是緣于一個特殊的使命……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伴隨著國務院禮堂里漁鼓聲聲,她的心也驟然間懸了起來。因為這是自己和同事們辛苦一年的結果,正在接受共和國最高層領導人的檢閱。兩個多小時的等待,對她來說,是期待,也是煎熬。
舞臺上正在上演的就是來自甘肅的隴東道情劇《楓洛池》,精彩的表演不時博得觀眾熱烈的掌聲,這是一群特殊的觀眾,在他們中間,有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陳毅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
大幕終于合上了,李遲親眼看見,周總理顯得很高興,并且要上臺和大家一塊兒合影,她一顆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
周總理對這部戲大加贊揚:“聽了你們演奏的道情,我就像又回到了陜北,又見到了陜甘寧邊區的人民。”晚上,總理請大家吃餃子,李遲說,這是她有生以來吃過的最最醇香的餃子。
——這是李遲的成功,也是《楓洛池》劇組的成功,藉此而來的,是一個戲曲新品種——隴劇的誕生!從此,一個甘肅的本土劇目在隴原大地上開花結果,并被譽為隴上奇葩,至今依然迸發著蓬勃的生機。
二
取得這樣的成果,對于李遲和她的同事來說,并不容易。
1958年,為了給國慶10周年獻禮,甘肅省秦劇團籌拍一部大戲。當時最先得到命令的省秦劇團編劇石興亞、陳文鼐想到了秦腔《漁家樂》,試圖據其重新編織情節,并已進展到二稿。時任省文化局局長的王彪同志深為隴東文化所折服,在心里盤算著一個完全的“甘肅創造”,所以倡議用隴東道情表現。
由于時間緊任務重,隨即決定成立以李遲、金行健、石興亞、陳文鼐4位同志組成的劇本組,以易炎、邸作人、陳明山3位同志組成的音樂組。
創作組通過對秦腔《漁家樂》的詳細分析統一了認識:精選鄔飛霞這一智慧、勇敢的漁家女形象,選取《漁家樂》中梁冀終被鄔飛霞刺死這點素材,另辟蹊徑。于是,隨著主題立意的改變,原來的劇情顛覆了,人物關系重新定義了。
編劇組依照既定框架,結合隴東道情的特點,每一場戲都是分頭去寫,然后一塊兒合起來討論。在這分分合合中,有個體心靈的寂寞體驗,有群體智慧的撞擊火花。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成了家常便飯。為了使故事更加合理,人物更加豐滿,他們苦思冥想,現場操作。尤其像最著名的《辯草》一折戲,就是他們幾個純粹演出來的。為設置動作,他們以房間空地作舞臺,輪流上場表演,再互相評頭論足。“矛盾都擺出來了,到高潮了,怎么辦?你如果是這個人,你當時是什么心情,說些什么話呢?”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演完之后,仔細揣摩,反復再三,始落筆成文。
確定,推翻,再確定,再推翻,從鄉間空地的“一驢馱”到中南海的大禮堂,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從暮春新綠到孟夏草長,從秋風蕭瑟到漫天飄雪,捕捉任何一個隨機而來的靈感和頓悟,剔除一個個不合理,一年間,這樣的歷練進行了30余次。事實證明,他們創作出來的唱詞有意境,有詩意,有分量。
戲劇教育家、劇作家、時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的蘇堃說:“如果說《十五貫》救活了一個劇種,《楓洛池》則是對一些瀕臨死亡的劇目開創了一條新生的創作之路。”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李遲回憶起當時的創作過程,依然感慨萬千。
三
李遲祖籍山西,在戲曲氛圍比較濃厚的西安長大。對于戲劇的熱愛,用她的話說,是“從根上喜歡”。
她生性勤奮認真,幾十年筆耕不輟。除了大名鼎鼎的《楓洛池》外,還創作了多部優秀戲劇。除此而外,她還擔任了《中國戲曲志·甘肅卷》副主編、《甘肅省當代文藝五十年·舞臺藝術卷》主編、《甘肅戲劇新成就》副主編、《中國古典戲曲故事集》主編……2010年1月,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文藝終身成就獎”。
作為藝術家,李遲可謂碩果累累。常有人問其創作的訣竅,她總是特別要送兩個字:“認真”。她說,做每一件事情,首先要熱愛它,傾注感情,然后認真地對待它。
針對當下戲劇在繼承和創新方面的糾結,李遲呼吁戲劇從業者要不忘傳統,認真學習傳統,她說:“但凡流傳下來的(戲劇作品),都有它符合人民性的東西。是能經得起歷史檢驗的。”
70多歲的她精神矍鑠,雖已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多年,但依然一直關心著我省的戲劇工作。她每天都要抽時間看看年輕演員們的戲,她總是放不下戲!(石小軍)
上一篇: “敦煌女兒”樊錦詩
下一篇: 學者陳子善:學術就要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