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研究界,有一位老太太被稱為“敦煌女兒”,她就是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這位江南女子將自己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大漠黃沙,如今已是華發盡白,依然為保護敦煌文化而奔波勞碌,令人肅然起敬。在“博蘊華光——敦煌藝術展”開幕之前,她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篳路藍縷的敦煌學研究
1963年,樊錦詩從北大考古系畢業后被分到了敦煌文化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她沒想到在那里一干就是40多年。現在的敦煌研究院職工宿舍里接上了寬帶,打個電話就能叫到的士進城,“現在跟過去真的是天壤之別”。樊錦詩說自己剛來的時候,研究所還是土坯房,沒水沒電,炕上、桌椅上都是沙粒,連喝的水都充斥著一股鹽堿味。
但生活的艱難和自然環境的惡劣并沒有讓她放棄,因為當年創辦研究所的一批老前輩的精神一直支撐鼓勵著她。尤其是老所長常書鴻在當年妻子出走、國民政府準備撤銷敦煌文化研究所的時候依然頂著各種壓力堅守不棄的事跡,一直激勵著她。她說:“老一輩的那些人,默默為敦煌奉獻了一輩子,不求聞達,不求名利,很了不起。”
情況發生變化是在1981年,鄧小平前去視察。后來國家為研究所提供了300萬的經費。“這對我們來說真是及時雨!”從那時開始,研究所開始壯大,1984年,擴建為敦煌研究院。
“數字敦煌”是保護文物良策
如今越來越多游客慕名去敦煌,但人潮的擁擠卻對文物保護帶來巨大的挑戰。于是樊錦詩想到了一個方案——發展“數字敦煌”。
她告訴記者,“數字敦煌”的計劃分為兩部分,首先是要為石窟里的文物建一個“數字檔案”。如何為這些具有1100多年歷史的文化遺產存檔,研究院之前也考慮過用拍照、錄像的方式,但是“照片會老化,錄像會消磁,都不是長久之計”。最后他們與美國某研究機構合作,利用現代的數字測繪技術為莫高窟建立“高清立體數字檔案”,這項計劃至今已實施了十幾年,還在繼續深入進行。
第二就是要在莫高窟旁邊建一個數字展示中心。“在數字展廳里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到介紹千年莫高窟歷史的主題電影,還能通過球幕電影不進洞就能360度觀看其中的壁畫、雕塑。”樊錦詩說。數字展示廳預計2013年可對外開放。
雖然川流不息的游客會為文物保護帶來困難,但樊錦詩主張“疏”而不是“堵”,通過預約制分流人群。“其實我最反感的是旅行社的‘忽悠’。我不止一次聽過導游跟游客說:要看趕緊看,以后可能就沒機會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一句,敦煌不存在關門這一說,它將永遠向人們開放!”
敦煌研究后繼有人
曾經有一段時期在國際學界有一種論調: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在國外。談起這個問題,坐在沙發的一角的樊老聽后顯得有些激動,她直斥那是一種“顛倒黑白的論調”。
她認為,中國的敦煌學比國外差,那是上世紀50、60年代的情況,當時國家出現了極左思潮,尤其是在“文革”中,宗教被視為“毒害人民的鴉片煙”,所以敦煌學研究基本處于停滯狀態。但在改革開放后,由于國家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中國的敦煌研究又興盛起來。“我年輕的時候,敦煌研究所才40多人,但現在有編制的研究人員就有近300人。更重要的是,現在不僅敦煌研究院在研究敦煌學,不少大學也開始培養敦煌學這方面的人才,就我所知就有浙江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開設了這方面的研究方向。”
樊錦詩認為,法國、英國等由于其母語為拼音字母,因此在研究敦煌古籍中一些非漢文的失傳文字上是有過人之處,日本借用理工科的方法研究人文科學,在敦煌學研究上也很突出,但現在這些國家敦煌學研究出現了后繼乏人的現象,研究者主要是老一代。“而我們現在的研究骨干多在40到60歲之間,而且培養了大量年輕人,后繼有人。”樊錦詩得意地說。
“這種論調是某些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拋出的輿論,不是事實。”樊老言語間依然有掩飾不住的不滿。“借用季老(季羨林)的話,應該是‘敦煌在中國,但敦煌研究在世界’。敦煌的文化是屬于全世界的,外國做出了成績我們也應該歡迎。”(梁婷?王艷春)
上一篇: 余世存:非常背后的我們與世界
下一篇: 雷頤:被書“擠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