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蔣彥:古樸的"大漢"陶藝

2013-01-27 20:59:23 作者:陽化杰 來源: 瀏覽次數:0

蔣彥:古樸的"大漢"陶藝

蔣彥(蔣小彥)  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楚漢雄風”壺

“古井風韻”壺

“知足常樂”壺

蔣彥的作品深得“大漢文化”精髓,以厚重見長,以古樸為先,以圓潤出眾,以霸氣稱著。蔣彥本身也有一種參透世事的睿智,粗顆粒、大輪廓、豪放不羈又坦誠率直。

穿越兩千多年的時空,蔣彥與中國文化的純真年代對話。那個時候的中國,名字叫做“漢”。

漢代可算是漢文化的孩童時代。魯迅先生對漢代之“豁達閎大之風”頗為嘉許,他說:“遙想漢人多少閎放,新來的動植物,即毫不拘忌,來充裝飾的花紋。”漢代的這種率真,倒真是可以用一個質樸孩童的舉動來具像。蔣彥和他的作品就很有“閎放豁達”的風骨。在他的大漢工作室,“金沙寶鼎”、“陶家佳人”、“古井風韻”、“楚漢雄風”、“中華至尊”、“葵花寶典”、“西施浣紗”等一件件作品,仿佛隔著時空氤氳出不絕如縷的恬淡與質樸。蔣彥本人也絲毫不吝于用“豪放、粗獷、圓潤、霸氣”等粗線條的詞匯來形容自己的作品。所謂作品如人,蔣彥本身就有一種參透世事的睿智,粗顆粒、大輪廓、豪放不羈又坦誠率直。

16歲那年,蔣彥初中畢業進入了宜興紫砂工藝廠,拜著名藝人王寅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江蘇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碧芳為師,學習傳統造型藝術。同時進廠的100個學徒里,別人去燒窯、煉泥、做車工,他被分配去做最苦最累的行當——制壺。如果站在今天回顧過去,那么,當年這個看似不公的分配倒成就了今天的蔣彥,也成就了今天的“大漢工作室”,以及那一件件豪放粗獷的作品。當時的蔣彥每天只顧埋頭苦學,所幸的是他的師傅王寅春、呂堯臣、李碧芳都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技藝傳給他,這也使得蔣彥成了光素器、花器、筋紋器、方器……樣樣精通的“全活兒”手藝人。3年后學徒畢業,成績優異的他“升職”做了師傅。到今天,蔣彥已是“桃李滿天下”。

誰也不會想到,現在風格鮮明的蔣彥曾被自己的老師評價“沒有思想”。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蔣彥作為廠里選拔的人才,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老師經常會要求學生交“作業”——設計作品。蔣彥交的“作業”總是按照老思路來,老師評價他的設計“沒有思想、太傳統”。蔣彥決定設計一件“不傳統”的造型給老師看看。4個月后,這一批學員要畢業了,蔣彥交上了自己的“畢業作品”。他到現在都記得老師當時的表情,“他看了我5分鐘,最后問我為什么會有新的思路出來”。這一完全顛覆老師對他評價的作品,名字叫“靈石”,靈感來自太湖石豐富的線條,成為了蔣彥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創作嘗試。

真正讓蔣彥思考自己創作定位的,是一個來自臺灣的商人。他以500元一把的價格從紫砂工藝廠購買了20把紫砂壺,以200多倍的價格在臺灣銷售一空。這批壺的器形是“倒把西施”,無一例外地用粗顆粒制作,古風儼然。這給了蔣彥很大的啟發。在多年對陶文化的研究中,他漸漸揣摩出來,陶是漢文化的代表,而粗顆粒的表現手法在體現陶質樸特性的同時,也剛好與漢文化的底蘊吻合。他開始嘗試這種創作。在當時,國內整個市場的紫砂都以細膩為主,粗顆粒的壺很少有人認同。蔣彥沒有放棄,他從事紫砂制作,本來也與名利沒有關系,只要做得開心就好。他認定,自己的這種理念和心態,要通過陶的質感來傳遞。

蔣彥的堅守是值得的。在他的“大漢工作室”,來訪者無不被他古樸霸氣的作品震撼。代表作“楚漢雄風”的制作完全可以看做蔣彥與作品的一次靈魂交流的過程。眾所周知,子冶石瓢是紫砂經典,完美的造型難以逾越。蔣彥曾以追求極限的心態仿造這把壺。仿造過程中,他一直在體會當年作者的思維和意境,在連續打了9個樣后,他慢慢地體悟到了作品的靈魂和氣韻——一種金字塔的形體語言在壺中與中國陶文化水乳交融。這一發現讓蔣彥無比震撼,因為這是中外設計理念隔著時空的對話。震撼之余,蔣彥把自己對漢文化的體會與之結合,造就了雄渾霸氣的“楚漢雄風”。像這樣的對話在每件壺中都可以體味得到。蔣彥的另一代表作“陶家佳人”完成于2009年,取形于憨態喜人的葫蘆。這把壺線條流暢自然,光潔的壺身沒有任何裝飾,圓潤的提梁如彩練當空。一切都那么簡潔、質樸,就像一位漢代田間的女子手挽陶罐款款而來。“金沙寶鼎”是蔣彥的得意之作,取名寶鼎之源,以商周最尊貴的方鼎作為主體,直玄紋和回旋紋兩線條組合的壺身,前有方儀壺嘴領仗,后有無盡龍鳳把對,頂有華蓋富佑四方,一派歌舞升平群仙朝和的盛世美景。這種對富貴平安毫不掩飾的追求和向往,是那么坦白、直接,正是漢代文化的可愛之處。

蔣彥常說“密不透風,空能跑馬”。“留白”在他看來是最高的藝術境界。他的作品很少有書畫紋飾。即使有,也是在把、嘴等地方“點到為止”地刻些字、詞。他要讓人一眼先看到器皿,與器皿有共鳴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他的創作靈魂的人。其實,敢于“留白”又何嘗不是對自己作品的一種自信?蔣彥坦白地說:“一把壺的文化內涵應該由作品來體現,而不是由字畫提升價值。”

“古井風韻”被中南海紫光閣收藏;“知足常樂”被南京博物館收藏,并獲2004海峽兩岸中國(福建)茶葉博覽會特等獎;“楚漢雄風”于1992年被中國歷史博物館、無錫市博物館永久收藏;“中華至尊”榮獲“2000江蘇陶藝評比”金獎……面對收獲,蔣彥只想說:“耐得住寂寞,就總有一天會見陽光。”

現在的蔣彥還是開開心心做事,實實在在做人,像陶一般樸素、率真。

(商報記者 原琳 米麗珊)

 

上一篇: 對話“杜順堂”(圖)

下一篇: 藍其平:福建南平市非遺“畬家青草茶”

已有0條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