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中南部深厚的黃土地上,勞作之余的鄉民們至今習慣在那些古老的戲臺上歡娛和吟唱。而在這片黃土地下,他們的先人喜歡用戲曲角色磚雕作為陪葬品,以示在另一個世界也能欣賞他們珍愛的戲曲。
上世紀80年代,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創始人、首任所長黃竹三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幾乎走遍了這片沃土,對地上戲臺、戲曲碑刻,地下戲曲磚雕、墓葬壁畫等進行詳細考察。隨著他們“足跡”的堅定與延伸,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也逐漸在學術界為人所知,并頗有聲譽。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一個以戲曲文物為專門研究對象的研究機構。
所謂戲曲文物是指與戲曲相關的有價值的歷史遺存,依靠殘缺的戲曲文獻而書寫出來的“戲曲史”與戲曲曾經輝煌的真實歷史有著巨大的差距,所幸的是戲曲文物的遺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此種遺憾。戲曲文物研究肇始于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始有發展,但都是個人行為,學術成果也以單篇論文為主。創立有建制的獨立研究所、組建學術團隊,進行大規模專業研究,是從黃竹三開始的,他使戲曲文物研究逐漸引人注目,幾成顯學。
這中間充滿艱辛。黃竹三最初到晉南調查時,聽到新絳縣吳嶺莊元墓發現戲曲磚雕的消息,便趕到現場,深入墓穴考察,匍匐于墓道中,不時摸到殘存的骷髏與毛發,不過他不為所懼,堅持拍照、記錄、描繪——待他灰頭土臉地從墓室爬出來,村民們還以為來了盜墓賊。另一次,他到平順縣東河圣母廟考察,歸途無車,便與同事冒雨徒步兩天,一路山道崎嶇,艱苦之狀難以言說;中途一晚,借宿山村,其被衾之黑臭,跳蚤之猖狂,非今人所能想象。不過多年來,他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從事戲曲文物的考察,建立在考察基礎上所提出的如“中國戲曲的發源地在農村”以及“泛戲劇形態”等重要學術觀點,則獨成一家,嘉惠學林。
時光荏苒,轉眼間黃竹三已逾古稀之年。幾年前,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在佛教圣地、清涼之境五臺山,舉行了“祝賀黃竹三教授七十初度暨戲曲研究新思路漫談會”,來自大陸與臺灣二十幾位學者及數十名黃門弟子歡聚一堂。來自臺灣大學的著名戲曲學專家曾永義教授,即興賦詩一首:“竹三教授古來稀,桃李春風捷足馳。文物開成為劇學,深思妙諦創新知……” 可以說,小詩代表了業內許多同行對這位學者的尊崇之情。
黃竹三是廣東人,早年就讀于中山大學中文系,師從著名戲曲研究專家王季思先生。20世紀60年代研究生畢業后來到山西,開始了他教書育人與學術研究的大半生。2008年50年校慶之時,許多中文系、戲研所畢業的校友重回母校,特別提出看望黃竹三老師,回想當年黃老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風采。正如中山大學學者黃天驥所言:“竹三畢業后,分配到山西工作,一干就是一輩子。老實說,生長在珠江岸邊上的人,習慣于?;~塘,四季如春,反不容易適應三晉的山巒豪俊,雁陣凌霜。而竹三,卻在汾河之灣,落地生根,左牽嬌兒黃海,右擎幼女黃河,籬邊舐犢,燈前伴讀,直把他鄉認作故鄉了。這種精神被傳為佳話,也讓留在南方工作的校友們感動不已。”
如今,黃竹三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仍然為培育新人、傳承文明,為海峽兩岸戲曲研究的交流與合作奔走:2008年3月,他應日本早稻田大學戲劇博物館邀請,前往講學一旬;2009年4月,應臺灣中央大學文學院邀請,前去講授中國戲曲史一個月。誠如黃先生自己所言:“我還得繼續學習,與時俱進,千萬不要被時代所淘汰?!保ㄜ囄拿鳎?/p>
上一篇: 薩蘇:革命是一道傷口
下一篇: 袁祥明的八本原藏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