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吳彥杰 蛟龍轉鼓的護衛人

2012-12-05 22:15:11 作者:陽化杰 來源: 瀏覽次數:0

auto_keywords

吳彥杰
吳彥杰 (張蓉 攝)

幾十年來,在陜西省乾縣大王村,每天清晨大家都會看到這樣溫暖的一幕:一位老人站在晨光里賣他剛蒸就的甑糕。這位老人叫吳彥杰,因他做的甑糕棗香濃郁、軟糯黏甜,因此在這一帶遠近聞名,其實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陜西省非遺項目蛟龍轉鼓的代表性傳承人。可惜這溫暖的一幕大家再也看不到了,吳彥杰老人已于去年離開了人世。

大王村是乾縣王村鎮鎮政府所在地,毗鄰傳說中農業之神后稷的誕生地楊凌。這里農耕文化歷史悠久,孕育了許多優秀的民間藝術,其中蛟龍轉鼓有400多年的歷史,屬明代嘉靖年間的宮廷樂舞。據當地的《梁氏族譜》記載,乾縣王村鎮的梁氏家族在第七代出了一個宦官梁忠,他在宮廷里學會了朝賀樂舞和轉鼓藝術。1593年,梁忠告老還鄉,遂將鼓舞藝術帶到民間,以王村鎮為中心世代相傳。因鼓壁周圍飾有蛟龍圖案,并以鼓作舞,鼓之舞之,故名蛟龍轉鼓。

蛟龍轉鼓是一種集舞蹈、鼓樂于一體的民間鼓舞,由幾十人乃至幾百人同時表演。蛟龍轉鼓的樂器有鼓、鑼、鈸和二馬號等,表演者頭戴金冠、身著古裝、足穿黑靴、臉罩面具、手敲鑼鼓鐃磬、口吹馬號,邊奏邊舞,能變化出“梅花”“月牙”“五星”等幾十種陣形,演繹出關中漢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國鼓文化的磅礴氣勢。

蛟龍轉鼓的最大特征是鑼鼓聲韻鏗鏘有力,表演場面氣勢磅礴,既可以聆聽到震撼心弦的鼓樂聲,又可以看到騰躍旋轉、英姿颯爽的舞蹈動作。鼓點仿佛驟雨急落,鐃鈸好像飛雪曼舞,節奏洶涌澎湃,舞姿優美動人。專家認為,蛟龍轉鼓作為視聽藝術,具有鮮明的音樂美感,節奏歡快、催人奮進;作為舞蹈,從服飾到舞姿,都是中國保留較為完整的原生態形式的舞蹈,對研究中國鼓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具有獨特價值。

吳彥杰1940年出生,作為土生土長的大王村人,他從小熱愛蛟龍轉鼓藝術,1956年師從老藝人梁登月學習了擊鼓、鐃、鑼的表演技藝,又自學了打鐃的動作和柔鐃技巧,從此與轉鼓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1957年,他開始隨師父參加各項演出活動,在西北地區的許多大型群眾文化活動中表演轉鼓藝術,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說到表演轉鼓的好處時,吳彥杰總是眉開眼笑地說:“我身子板結實著呢,為啥?就是轉鼓打的,打到高潮時手臂揮舞、又蹦又跳,身體得到了鍛煉,人也越活越年輕了?!?/p>

蛟龍轉鼓沒有腳本樂譜,舞蹈、曲牌、鼓點、表演技法……全靠藝人非凡的記憶和口傳心授流傳下來,并在流傳過程中不斷加工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形式。長期以來,經過吳彥杰等老藝人們堅持不懈地整理、編排,蛟龍轉鼓在他們這一代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逢年過節,王村鎮一帶常能看到鼓聲雷動的熱鬧景象,在各種活動上也能目睹到蛟龍轉鼓的矯健身姿。然而,進入90年代后期,那種人聲鼎沸的熱鬧場面卻難以看到了。隨著時代的變遷,加之乾縣經濟尚不發達,許多農村青年熱衷于外出打工賺錢,蛟龍轉鼓這一民間藝術逐漸遠離年輕人的生活。

大王村里的表演隊伍也極不穩定,許多身懷絕技的老鼓手、老號手,有的身體欠佳,有的年老病故,逢年過節只有少數中老年人參與轉鼓活動,保護和傳承刻不容緩。吳彥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從90年代開始,他就利用業余時間培養新人。自2008年被命名為陜西省非遺項目蛟龍轉鼓的代表性傳承人后,他更有了一種責任感。在自身經濟拮據的境況下,他自掏腰包準備服裝和樂器,培養了袁彩寧、馬西寧等一批年輕人,使他們逐漸成為蛟龍轉鼓藝術的后備軍。經過他多年的努力,大王村有200多人學會了該技藝,有60多人能獨當一面從事轉鼓表演。由于轉鼓藝術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傳承,2004年,王村鎮被陜西省文化廳命名為“轉鼓之鄉”。2005年,在第三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研討會暨咸陽市民間文化藝術展演開幕式上,由當地群眾帶來的蛟龍轉鼓作為首演節目精彩亮相,驚艷全場……

吳彥杰去世時,很多人紛紛前往送別這位為蛟龍轉鼓奉獻了一生的老人,陜西省民間藝術促進會副會長雷達更為他寫下了這樣的挽聯:“終生戀鼓藝,非遺護衛人?!保和Γ?/p>

上一篇: 金龍法:生活中只有雕刻,也很快樂

下一篇: 姚敬堂:將一生獻給了木版年畫

已有0條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