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購物 交友 相冊 博客 論壇 日志 Einglish
本專題圖片信息

“古老死板”是對中華文化片面的理解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田青

  音樂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音樂研究所所長、宗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去年兩會,提交了《建議“建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建議“學校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課程”》等提案。
     走出國門,展示獨特魅力

    記者:去年召開的全國少數民族文化工作會議,強調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力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國際交流,增強中華文化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這方面我們現在做得怎樣?

    田青: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的文化共同構筑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把少數民族的文化展示給世界,一方面可以讓世界人民了解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同時也可以讓世界人民看到中國政府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數民族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近年來,隨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深入和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不斷加強,少數民族文化不斷走出國門,活躍在國際舞臺上,展示出獨特的魅力,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和國家軟實力建設。積極開辟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團體對外交流渠道,豐富交流內容和形式,已成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大亮點。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已有100多個少數民族藝術團體走向世界,少數民族藝術團組出國訪問約占全部出國演出團組的30%—40%,在中法文化年、中俄國家年、中華文化非洲行以及北京奧運會等重大活動中,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大放光彩,產生了良好效果。

    記者: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一次次走出國門大放異彩,已經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品牌。國外對此反響如何?

    田青: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DNA,是一個民族的五官、標識和名片,通過文化的交流可以讓人們彼此間相互了解。同時,文化可以直指人心,可以更好地溝通世界人民的心靈。了解一個民族,首先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比如,通過舉辦文化節讓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走出去”,讓全世界了解中國。隨著我國對外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頻繁,具有濃厚個性色彩的少數民族藝術令世界感到驚異,受到世界各國人士的廣泛關注和普遍喜愛。比如在2007年溫家寶總理訪日的“融冰之旅”中,以蒙古族長調民歌、彝族“海菜腔”、侗族大歌、維吾爾族木卡姆藝術為主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就轟動了日本朝野,進一步促進了中日人民的友誼。隨后,這個團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的演出,更讓100多個國家的外交使節和法國文化界人士“大飽眼福”。當時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局長激動地說:“你們的演出對發達國家是一個震撼,對發展中國家是一個激勵!”

      天籟之音,彰顯民族神韻

    記者:在一些外國人的印象中,中國文化似乎總給人較為古老、死板、深沉的感覺,是這樣嗎?

    田青:你說的“古老、死板、深沉”,是對中華文化片面的理解,但其實也不算錯!比如“古老”,講的是歷史悠久,但“古老”不等于沒有生命力!“深沉”也不錯呀!難道非得“淺薄”才好嗎?只有“死板”不太準確。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文化,大都是生機勃勃,靈動光鮮,怎么會“死板”呢?就拿少數民族的民俗節日來說吧——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在少數民族的節日里去當地看過?——比如彝族的“火把節”、黎族的“三月三”、白族的“繞山靈”、藏族的“雪頓節”、維吾爾族的“麥西熱普”……你只要親身體驗過一次,你就會被那天籟般的歌聲、熱烈奔放的舞蹈、豐富多彩的禮俗、純真質樸的感情所征服,你會有一種靈魂重生的感覺!少數民族節日里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有虔誠的信仰、有熾熱的感情、有多姿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有人類自古以來傳承不息的思想、智慧、才華、技藝……它是古老、深沉的,但絕不死板,它像一條洶涌澎湃的長河,從遠古奔流至今,卻依然光芒四射,充滿生命力!

    記者:是??!說起少數民族的節日,很多人會和我一樣,尤其對少數民族的服裝服飾印象深刻,許多外國人也甚為驚嘆。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田青: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族服裝服飾文化,是少數民族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一個民族審美習慣和創造力的生動體現,更是這個民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反映。比如,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回族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坎肩、戴斯達爾、麥賽海襪、準白、禮拜帽、蓋頭等,不但美觀樸素,而且符合少數民族宗教的要求。再比如,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腳下的苗族服飾被稱為“穿在身上的史書”,其精美絕倫的刺繡技藝和璀璨奪目的銀飾讓人贊嘆不已。“短裙苗”僅長16厘米的百褶裙,卻是用長達7米的家織靛青土布折疊而成的。苗族刺繡的圖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運用各種變形和夸張手法,并大膽使用多維立體造型和型中型的復合手段及比喻、暗喻、借喻、象征等的表達技巧,體現出別具民族風格的審美情趣。苗族挑花技藝在蠟染圖案底紋上進行挑花,形成了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藝術語言,既有追念先祖、記錄歷史、表達愛情和美化自身等功用,同時又有很強的裝飾性。由于苗族沒有文字,花溪苗族挑花成了本民族歷史和傳說的載體,成為苗族的識別標記和象征,有著極強的藝術性和獨創性,國內外許多博物館都有收藏。過去一段時間,由于我們重視程度不夠,造成了珍貴民族服飾的流失。一位法國婦女曾長期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廉價收購大量“文物級”少數民族服飾,她在法國舉辦的相關服飾展令世人驚羨,但這位女士的一句“以后你們要欣賞苗族服飾請到巴黎來”,卻應該讓我們深思!

     文化奇葩,亟待保護繼承

    記者:如何保護、繼承和發展好少數民族優秀文化?

    田青:對我國的少數民族文化,首先要貫徹我國政府制定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政策。近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觀念的深入人心和我國政府對保護工作的大力推動,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文化也受到廣泛關注,許多瀕臨失傳的民族文化正在得到大力保護。同時,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的保護名錄之中。蒙古族的長調、呼麥,藏族的藏戲、熱貢藝術、史詩《格薩爾》,維吾爾族的木卡姆藝術,侗族大歌等一大批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精品,近年來陸續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但使中華民族文化寶庫更加光彩奪目,也促使廣大民眾認真思考:面對中華民族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應如何構建我國的“軟實力”,從而使中華文明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經國務院批準,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從2001年起每五年舉辦一次,并且寫入了國務院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若干問題的規定中,這就是通過行政法規的形式對少數民族藝術進行保護和發展。上世紀80年代初期,為了鼓勵民族影視文學和戲劇音樂舞蹈創作,國家分別設立“駿馬獎”和“孔雀獎”,為民族文化事業發展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就硬件建設而言,我國政府上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實施“萬里邊疆文化長廊”工程,中央和地方財政為此每年投入專項補助金和配套資金,新建、擴建和修繕一批少數民族地區的圖書館、文化館、群眾藝術館、博物館和影劇院等文化基礎設施。這些都為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提供了條件和空間。

    記者:作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保護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有何意義?

    田青:中國56個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當代各民族在傳統文化基礎上創新的文化,使中華民族在面對這個多變的世界和未來時充滿自信,這是我們的“底氣”!我們的祖國由56個民族組成,是我們的福氣!2007年我作為溫總理訪日國事演出《守望精神家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的藝術總監和主持人,曾經在演出當中,在舞臺側幕旁和日方的主持人、NHK的鐮倉千秋小姐交談,她對這場精彩的演出由衷地贊嘆,她說:“你們有56個民族的文化,太令人羨慕了!我們日本只有一種文化。”正是我們多民族的多元文化才構成了百花齊放、絢麗多彩的中華文化大家園。在提倡“文化多樣性”的今天,保護、傳承、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我們責無旁貸。必須看到,由于歷史和自然的原因,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發展事業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國家制定一些政策措施,加大支持發展的力度,加快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提高民族地區的發展水平,是維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

    有一首歌唱得好:“56個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只有讓56枝鮮花“各美其美”,我們共同的大家才能和諧、平安、幸福!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安全聯盟站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