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拉族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邊緣,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及其毗鄰的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鄲鄉和甘肅省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一些鄉村。還有少數散居在青海省西寧市及其它州縣,在甘肅省夏河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縣、烏魯木齊市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撒拉族人口數為104503。主要從事農業,園藝業也很發達。撒拉族使用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奴語支。不少撤拉族人民會講漢語和藏語。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漢文。
撒拉族人民自稱“撒拉爾”,簡稱“撤拉”而得名。有人認為,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烏古斯部撒魯爾的后裔。傳說撤魯爾即烏古斯汗之孫,塔黑汗之長子。“撤魯爾”意為“到處揮動劍和錘矛者”,原住唐代中國境內,后西遷中亞。元代取道撒馬爾罕,東返中國,行至西寧附近定居。
撒拉族傳說,其祖先尕勒莽與國王有隙,遂率其部眾,牽了一峰白駱駝,馱著水、土和《古蘭經》離開撒馬爾罕,向東遷徙,輾轉到達循化,見地平水好,草場廣袤,森林莽莽,遂定居了下來。后來吸收當地藏、回、漢等民族成份,逐漸形成單一民族,迄今已有約700年的歷史。
元末,撒拉人首領已被中央王朝封為世襲達魯花赤(長官)。明初,受任為世襲“百戶”。“副千戶”,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視。到清朝一改過去的“羈縻政策”,加強了對撒拉族人民的統治。實行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撒拉族人民曾多次發起反清起義,都被清朝統治者所鎮壓。撒拉族人民的人口發展十分緩慢。
社會經濟
明初的“百戶”和“副千戶”與“尕最”(世襲總掌教)、掌教以及“哈爾”(頭人)構成撒拉族內的剝削階級。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是“阿格乃”、“孔木散”內的獨立小家庭。“阿格乃”即“兄弟”、“本家子”之意。是父系血緣關系基礎上的近親組織,由兄弟分居后的小家庭組成。“孔木散”則是“一個根子”或“遠親”之意,為遠親的血緣組織。若千個“阿格乃”組成“孔木散”,若干“孔木散”組成“阿格勒”(村莊)。“孔木散”有公共墓地,“阿格 勒”有公共的山林和牧場。“阿格乃”內獨立的小家庭起初大都或多或少占有自己的土地。各小家庭之間在典當或出賣土地時,本“阿格乃”、“孔木散”有優先權,并在生產上有互助習慣。這種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的組織形式,為封建統治階級所利用,在撒拉族社會中一直存在很久。至清朝雍正、乾隆時期(1723年~1795年),撒拉族社會有了較大發展。有6000余戶(1781年),約3萬余人,由于人口繁衍增多.在撒拉族地區形成了“十二工”后并為“八工”。“工”相當于鄉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下屬若干自然村。當時“八工”的水地大部分已開墾出來,并修筑了蜿蜒30余里的灌溉水渠,生產有很大發展。但與此伴隨而來的是封建壓榨的進一步加重。由于地主的子孫相承土地,與世俗統治者土司一起霸占群眾土地,肆意妄為,許多農民因而破產。1949年以前,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下,完整地保存著封建經濟的特征。人民生活極端困苦。
解放后,通過民主改革和社會改革,廢除了封建特權。還地給農牧民。并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起了本民族的自治政權。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生產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一大批撒拉族干部和科技人才成長起來。文、教、衛生事業也蓬勃發展。
文化藝術
撤拉族具有獨具一格的文學藝術。以民間說唱文學為主。說,包括故事、神話、傳說、寓言、諺語和笑話等。十分豐富,且語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兒等民歌。“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語演唱的一種抒情民歌。由許多具有獨立意義的短體小詩組成。流行較廣的曲子如《巴西古溜溜》、《撤拉爾賽西布尕》等。“宴席曲”是一種娶親時的傳統唱曲。撒拉“花兒”則是一種漢語演唱的山歌,歌詞一般為四句。受藏族的影響,其音調普遍帶有顫
音,婉轉動聽。
撒拉族最流行的舞蹈,是四人“駱駝舞”,一般在舉行婚禮時表演,動作簡單,節奏平緩。撤拉族唯一的樂器是“口弦”,一般用銅或銀制,形似馬蹄。為撒拉族婦女所鐘愛。
此外,撒拉族婦女的刺繡藝術,十分精美,剪紙、窗花也是婦女擅長的一種裝飾藝術。建筑藝術主要表現于禮拜寺的建筑裝飾上,受內地影響,它是中國飛檐式的古典廟宇結構。是清真寺建筑與中國古典建筑的結合體。
風俗習慣
撒拉族婚姻形態是一夫一妻制。實行家族外婚。近親家族“阿格乃”和遠親“孔木散”之間禁止聯姻,但并不十分嚴格。婚姻的締結全憑父母之命,婚禮由阿訇主持,還“擠門”,即新娘在娘家人簇擁下要強行入屋,而新郎家閉門要禮;“對委”,即表演“駱駝戲”;“哭嫁”,新娘哭唱著走出家門;“擺針線”,即新娘到新郎家要出示針線活兒。
因為撒拉族信仰伊斯蘭教。其葬禮,從速從儉,行土葬,一般“孔木散”都有一處公墓。
撒拉族服飾,男子頭戴無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圓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夾夾”,腰系紅布帶或紅綢帶,短衣寬,長衣窄。老年人穿的長衣衫,撒拉語稱為“冬”。做禮拜時頭纏“達斯達爾”,一種長約數尺的白布。撤拉族婦女喜歡色澤艷麗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喜歡佩戴長串耳環、戒指、手鐲、串珠等手飾。受伊斯蘭教文化影響,婦女普遍戴“蓋頭”。在化隆的“外五工”卡日崗工一帶,部分撒拉族的衣飾已改從藏族衣飾。
在飲食上,以小麥為主食,輔以青稞、蕎麥、馬鈴薯和各種蔬菜。逢年過節或貴賓迎門,則以炸油香、搓馓子、做油攪團、手抓羊肉、蒸糖包等慶賀節日或招待客人。奶茶和麥茶是頗受撒拉族男女老幼青睞的飲料。家家都有火壺和蓋碗等茶具。肉食以牛、羊、雞肉為主,忌食豬、驢、騾、馬、血液和自死之物。
撒拉族居住集中,不論大小,自成區域。房屋建筑形式是木泥結構平頂式建筑,住房四周以土墻圍成“莊廓”。屋內墻壁上張貼著阿拉伯文“庫法體”書法,顯得素雅、莊重、潔凈。在院墻四角頂上,放置著白石頭,這與當地藏族習俗相同。
撒拉族熱情好客,講究禮節,彼此見面,互道“色蘭”問安(“色蘭”,阿拉伯語“和平”“安寧”之意)。做客時,主人沏的茶,客人要把茶碗端在手上。吃饅頭時,要把饅頭掰碎吃,切忌狼吞虎咽。撒拉族十分敬重“舅親”,認為“鐵出爐家,人出舅家”。撒拉族人做禮拜時,禁止行人在面前走過;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滌衣物;與人對面談話忌咳嗽、擤鼻涕。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撤拉族人民信仰伊斯蘭教。清朝前,教內無派別,是單純的“遜尼派”。清朝以后,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開始了教派的劃分,教派較多,雖然曾有老教、老新教、新教、新新教之分,但是在基本信仰上并無不同,只是對教義、教律有不同解釋或僅禮儀細節稍有差異。封建統治階級常利用這些不同教派挑起不同教派群眾間的糾紛以至械斗,給勞動人民造成了很大災難。解放后,撤拉族人民獲得宗教信仰自由。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三大節日。此外,撒拉族還有·些節日:轉“拜拉特夜”節,在齋月前第15天夜舉行,各家各戶邀請阿訇到家誦經。“法蒂瑪”節,在齋月的第12天紀念穆罕默德的女兒——一法蒂瑪。一般只有成年婦女參加,每7人湊在一起主持一年一度的“法蒂瑪”節。“蓋德爾”節在齋月的第27日舉行,也稱“小開齋節”,以一個“孔木散”為單位制作麥仁飯、油香、包子等,請阿訇、滿拉到家中念經,準備開齋。撒拉族自稱“Salar”(撒拉爾)。簡稱“撒拉”而得名。
漢文史籍中有各種不同漢語譯音,《天下郡國利病書》作“撒剌”,《新元史·氏族表》為“撒剌兒”《明永樂實錄》譯“沙剌”,《明宣德實錄》稱“沙剌族”,《清實錄》有“薩拉”、“薩拉兒”、“撒拉爾”等多種異譯,《循化志》作“撒喇”。清乾隆以后在官方檔案中還用過含有民族歧視意味的稱謂,如“撒拉回”、“撒拉回子”、“撒拉番回”等。據十四世紀波斯史學家拉施特主編的《史集》記述,“撒拉”意為“到處揮動劍和錘矛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4年,根據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為“撒拉族”。撒拉族語言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的烏古斯語組。撒拉語與同語原其它語言和烏茲別克、土庫曼、維吾爾、哈薩克等語言一樣,屬于粘著語類型的語言。語言內部比較一致。沒有方言差別,只是根據語音和詞匯上的某些差異,劃分為“街子”和“孟達”兩種土語。撒拉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語文。撒拉族人民信仰伊斯蘭教,在宗教的教義上,與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較特殊的一點是撒拉族的宗教意識很強。過去曾有“舍命不舍教”的口號。
族源
文字,歷代王朝的典籍中也缺乏對撒拉族早期歷史的記載。所以,關于撒拉族來源的資料主要依靠流傳在本民族的口頭傳說。據民間傳說,突厥烏古斯部撒魯爾的后裔。傳說撒魯爾即烏古斯汗之孫,塔黑汗之長子。“撒魯爾”意為“到處揮動劍和錘矛者”。原住唐代中國境內,后西遷中亞。
族始祖尕勒莽、阿合莽兄弟兩人原居住在撒馬爾罕地方,他倆在伊斯蘭教門中很有威望,因而遭到當地統治者——國王的忌恨和迫害。于是他倆帶領同族18人,牽了一峰白駱駝,駝著故鄉的水、土和一部《古蘭經》向東方尋找新的樂土。一行人經天山北路進嘉峪關,旋經肅州、甘州、寧夏、秦州(天水)、伏羌(甘谷)、臨羌等地輾轉來到今夏河縣甘家灘。后來,又有40個同情者跟來。追隨他們經天山南路進入青海,沿青海湖南岸到達圓珠溝(貴德縣境內),有12人留了下來,其余28人在甘家灘與尕勒莽等相遇,便同行進入循化境內。經夕廠溝,越孟達山,攀上烏士斯山。這時天色已晚,蒼茫中走失了駱駝,便點起火把在山坡尋找,后人就把這山坡叫“奧特貝那赫”(即火坡)。當他們到了街子東面的沙子坡時,天正破曉,后人又稱沙子坡為“唐古提”(即天亮了)。在黎明中,他們眺望街子一帶,眼見土地肥美,清流縱橫,實是一塊好地方。下了山坡,見一眼泉水,走失的駱駝臥在水中,已化為白石一尊。眾人喜出望外,試量了水、土與所帶故鄉的水、土重量一樣。于是,這兩批人經過長途跋涉,最后決定在循化街子地區定居下來。撒馬爾罕人與周圍藏、回、漢、蒙古等族長期雜居融合,繁衍吸收,發展而成今天的撒拉族。
撒拉族先民從中亞撒馬爾罕一帶遷來的歷史,被近年來許多歷史學家的考證所證實。祖圣尕勒莽、阿合莽的墳墓和抄寫本《古蘭經》仍在街子清真大寺內。一本土耳其文著作《回族源流考》中記載:“原住在撒拉克(今土庫曼境內)的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帶領本族一百七十戶,離開此地東行至西寧附近定居下來。”從其風俗習慣等來看,也可證明撒拉族是從撒馬爾罕遷來的。
一些學者則認為,撒拉族先民是中亞撒馬爾罕地方烏古斯人的一支—-撒魯爾人。成吉思汗征服中亞后,將當地各族人民組成“西域親軍”,撒拉族的先民即為“西域親軍”中的“撒兒特”部。其后,成吉思汗于公元1225年至1227年從中亞回軍,撒兒特部隨軍轉戰,至青海循化地區駐屯。這部分人就是撒拉族人的祖先。也有的學者認為,成吉思汗征服蔥嶺以西黑海以樂的穆斯林民族之后,強迫他們東遷。這些人東來之后,尤以居甘、寧、夏各地者居多。
其實,撒拉族的遠祖并不在撒馬爾罕,而在中國,他們從撒馬爾罕東遷,只不過是返回故土而已。據《史集》記載,撒拉族的祖先是烏古斯汗的孫子,塔黑汗的長子,其圖騰為山羊。在六至八世紀屬于東突厥汗國的《暾欲谷碑》、《闕特勤碑》和《毗加可汗碑》中都提到九姓烏古斯,在屬于回鶻汗國的突厥文《磨延啜碑》中,既提到九姓烏古斯,也提到八姓烏古斯。這說明“烏古斯”是氏族部落名稱,同時也說明烏古斯與其他突厥部落一樣,原來居住在蒙古高原和今新疆地區。成吉思汗征服突厥民族后,撒拉族先民無疑臣服于蒙古,并隨蒙古大軍西征,抵達中亞撒馬爾罕。后來他們又東返故土中國,至青海循化定居。
撒拉族祖先到循化定居后,與當地的藏族、回族和漢族融合,逐步形成一個穩定的民族共同體。現在,撒拉族有韓、馬、沈、蘭、何、劉、王等20多個姓。撒拉人稱韓姓為根子姓,這說明其它姓都是外族之姓,后來與撒拉人融合為一族的。
由于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很相近,周圍的回族便成為補充撒拉族人口的主要來源之一。街子沈家村莊的撒拉人就承認自己本是河州(甘肅臨夏)遷來的回民,后來成為撒拉族。《循化志》(卷五)記載了從河州遷來的回民,經幾代繁衍變成撒拉族的事例。還說:“又有從內地回地遷居工內省,亦為所屬。”即從內地遷來撒拉族聚居區的回民,也變成了撒拉族。撒拉族中也吸收了不少漢族的成份。《循化志》(卷四)說,當地漢人“歷代既久,一切同土人”。據明朝張雨《邊政考》(卷九)記載,到嘉靖年間,撒拉族人口已達“男婦一萬名口”,約二千余戶。
撒拉族古老的民居
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孟達村籬笆木樓 ,位于循化縣孟達鄉大莊村牦牛巷中,距離縣城25公里,清大(清水——大河家)旅游二級公路直達景點,距西寧178公里。屬古民族建筑類景點。
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建于明末,總建筑面積達200平方米,是典型的中國古代三合庭院式建筑,整體布局坐北朝南,南面正中建平頂大門。孟達籬笆樓歷經明、清、民國約四百年的滄桑歲月,風貌依然如故。籬笆樓分上下二層,上層設臥室、貯藏室、沐浴室等,樓底房間內闊廊窄,設作牲畜圈,具有羌族的特點。樓體框架用山中木質良好的松木構成,墻體用山中雜木枝條編織,兩面抹以黑土草泥,其上再涂以白土泥,墻體中間為空,這種方法即節省建筑材料,又減輕了樓體的重量,中空的墻體冬暖夏涼,透氣性較強,在建筑過程中撒拉先民充分考慮了當地實際情況,即在孟達地區,坡陡平地少,林木多,建籬笆樓取材方便,又不占土地,整個建筑布局美觀大方,合理科學,充分體現了撒拉族農民的勤勞智慧,這座古老的撒拉族民居,是撒拉族地區唯獨遺存的明清民居建筑。近幾年,日本、美國、香港、臺灣為國內眾多游客慕名前來觀賞、拍照。古老的撒拉族民居對研究撒拉族明、清時代的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和東遷歷史,開發撒拉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是了解、認識、研究撒拉族歷史的寶貴實物材料,循化縣每年9月舉辦旅游節,10月舉行攝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