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56民族納西族簡介

 我國的納西族主要聚于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維西、中甸、寧蒗縣、永勝縣及四川省鹽源縣、木里縣和西藏自治區芒康縣鹽井鎮等。現有人口為324679人。

 
  農業是納西族的主要經濟部門,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種植大米、玉米、土豆、麥類、豆類和棉、麻,“麗江馬”聞名全國。金沙江“河套”地帶,是著名的林區。玉龍山區植物種類繁多,以享有“植物倉庫”之稱聞名于世。 現已有機修、采煤、發電、化肥、電機、輕工等中、小企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納西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順利地進行了土地改革,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并于1961年成立了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納西族人民繹討40多年的開發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了自己的大學生和科技人員,2003年麗江地區撤地設市,麗江市包括了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寧蒗縣、華坪縣及永勝縣。以往納西族地區缺醫少藥,經常流行多種疾病和瘟疫;現在醫療衛生人員遍及鄉村,基本上消滅了流行的疾病,人民的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納西溯源】

  

西

納西族在麗江的居住上限可追溯到何時?從族源的考察,有三說:
 
  一是土著說:主要基于考古發現。據此說,納西族在麗江的生成、生息時間最古、最長。
 
  二是南遷說:據史學家方國瑜等研究認為,麗江納西族源自古代從西北河湟地區南遷的羌人,秦漢時遷至大渡河、雅礱江流域,即今四川鹽源、木里、鹽邊一帶,再西遷至今寧蒗永寧、中甸白地、麗江奉科、大具,再西遷入麗江壩。秦漢時稱旄(máo)牛夷、白狼夷,晉常璩《華陽國志》稱摩沙(suō)夷,隋唐時稱摩些(suō)夷。據唐樊綽《蠻書》記載,其實麗江縣境金沙江沿岸多是些摩些部落,因而把金沙江稱為“摩些江”。
 
  三是融合說:即麗江納西族由土著者和南遷者融合而成。此說已被多數學者認同。按此說,古納西族的分布中心,在漢唐時期逐漸完成了從滇川交界的東部向西部麗江的大轉移。
 

【東巴發軔】

  納西族普遍信奉“東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佛教,道教以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具有多神信仰的性質。
 
  東巴經是東巴念詠的經書,納西語稱為“東巴久”。東巴經書是東巴文化的書面載體,自然成為東巴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因而被稱為古代納西族的百科全書。
 
  東巴象形文字,納西語叫做“森究魯究”。東巴文有兩種,一是象形文字,二是格巴文——對一些象形文字簡化或再造而成一字一音的標音文字。1957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禮儀與禁忌】

一、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及禁忌  

 
  納西族具有熱情、知書達禮、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納西族內部團結和睦,對外開放吸納、以禮相待,形成了豐富的禮儀文化。 在公共場所忌高聲喧嘩、說粗話。騎馬到村前必須下馬,也不能把馬拴在祭天的地方。納西族重信用講義氣,一般不計較客人因不懂納西族的習俗禮儀而產生的過失,但很看重平等與信用,所以在與納西族交往時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說明,不可欺瞞哄騙。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歡在檐廊下,晚間待客多在正房堂屋。如在木楞房里,則在火塘邊。座位雖無嚴格區分,但講究老幼尊卑、男女有別。如在飯桌或火塘邊,其正位稱"上八位"或"格故魯",是老人的優先位子。因此,到納西族人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請,也要把"上八位"讓給老人,進餐時,更應先請老人和長輩入座,切不可主動占據。如果有老人進來,年輕人要起身讓座,或主動問候。有老人的場合,不可高翹二郎腿。在會客和飲食場合要坐姿端正,忌高聲喧嘩、猜拳行令,不要踩踏飯桌橫檔,當主人敬煙酒、盛飯時,宜用雙手相接,并表謝意。吃飯時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連不斷地夾菜。一般夾菜時要招呼旁人一起動筷,夾一次,停一會兒,待上一口下咽后再夾第二箸。雞頭應讓年長者享用,雞爪不能給小孩吃。不要在碗底留剩飯。如果坐二人凳,起立時要關照旁人坐好,防止旁人翻翹跌倒,造成傷痛。共同進餐時,若已經吃完飯,最好陪旁人一會兒。若想提前離席,要招呼別人"請慢用"。進納西人家時,不可打主人家的狗,不可當著主人或客人的面打罵小孩,不要擅自進入老人和女人臥室。在滬沽湖地區,不得隨意進入姑娘的"花樓",不要詢問"阿夏"的情況。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祭祖先、祭戰神時,忌外人觀看。忌跨豎在大門口的"陸"石、"色"石,忌跨火塘。忌坐在門檻上,忌用刀斧在門檻上砍東西。忌獵殺進入家宅的小動物,蛙蛇進屋,應恭送出門。不能傷害逗轉耳畔的蜜蜂。不準在廚房鍋灶里煮貓或其他野生動物。不許殺耕牛、馱馬和報曉的雄雞;忌吃狗肉、馬肉、貓肉和水牛肉,傳說他們都為納西族祖先立下功勞,無比忠誠,任勞任怨,平時要善待,死后要善葬。不得在家中唱情歌、吹口哨。公公不得進入媳婦的臥室。太陽落山后不能掃地。客人在座不能掃地。不得在客人離去時馬上關門,應送客人至大門外。不宜在大庭廣眾下晾曬女性內衣褲,不可將褲子、裙子晾曬在主人進出的通道上方。忌戴斗笠進屋,忌扛著鋤頭進廚房。晚上點火回家,忌把火點進屋內。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忌先入臥室。早晨忌講晚上做的夢。孕婦不能爬結果子的樹木,不能從韁繩上或釣魚竿上跨過。忌吃不見血的肉。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忌反手給人添飯、倒水。忌喝他人喝過的殘酒、殘茶。 參加"祭天"或"三多節"的人,事前要凈手,并要跨過由杜鵑枝等燃起的煙火堆,以示除穢。除夕晚忌不洗腳,而吃團年飯的碗筷忌洗刷。除夕晚忌留出嫁女在娘家。正月初一晨忌陌生人進家門,忌婦女早起床。歷史上納西族信奉東巴教,這是一種以自然崇拜為主要內容的原始宗教。東巴教規定:不得砍伐水源林,不準在樹木生長期進山砍伐,不準獵殺懷孕母獸和幼獸,不準殺死進入家宅的小動物,每年進人1月至7月這段時間,不準打鳥、不準狩獵,不準捕魚。不得污染水源,不準向水源吐痰、大小便、傾倒垃圾,不準在河流里洗滌污穢物品,取用井水要遵守規定。
 
  

二、婚喪、生育中的禮儀及禁忌


  在納西族地區,你不必因為一句隨口而出的邀請便貿然參加婚宴,也不能因為主人的"謝絕"而錯過吊喪的機會。因為對納西族來說,災難和悲哀時刻得到的幫助將是友情最可靠的基礎,甚至可以消除平時的積怨。反之,如果你只知在喜慶時道喜,不知在悲痛時慰問,將被視作是為人差。 辦紅、白喜事,禮品種類和數量要根據血親的遠近和交情的深淺而定。辦事當天,一般較親密的親友在公開場合要送米、麥、糖、酒和適量的錢。這些禮品統稱為"人情",由兩位專人當場清點記錄,稱為"掛人情",當日結算后當面交給主人。更親近的親友則在內部場合贈送衣物、家具等。如果是外地來客或一般朋友參加這種儀式,可隨意掛一點"人情"禮錢,以表心意。 納西族自古通行火葬,"改土歸流"后改為土葬。對死者一般都要念經超度亡靈。麗江的喪葬在很多方面保存著民族傳統,人一斷氣,全家即號陶大哭,派人向親友報喪。家屬披麻戴孝,跪在亡者兩旁守靈。來吊祭的親友,向亡靈鞠躬或磕頭或以哭泣表示哀悼。然后,再向主人表示慰問,請主人節哀。死者入棺或火葬時,屬相相克者忌在現場。出靈發喪前族中長者或單位領導主持追悼會,宣讀祭文(或哭文),情景十分哀婉凄切。發喪出靈時屬相相同者須回避。孕婦忌給死者引路搭橋。孝男孝女忌食死者的伴魂雞肉。東巴祭司忌吃獻給死者的犧牲。披麻戴孝的人,忌進別人家的門。孝男孝女不參加婚禮。 納西族對生育較為重視,其中"頭客"禮儀較為獨特:當主人家有嬰兒出世的時候,第一個偶然進入該家庭的人即稱為"頭客"亦稱"扯生"。這時候,無論這個人是男女老少、遠近親疏、貴人乞丐,都要當貴客接待。主人家首先要舀一瓢潔凈的冷水(幸福水)請"頭客"喝,以此祝福母子平安、健康幸福,然后主人再煮米酒雞蛋款待"頭客"。
 

【婚俗】

  納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節日期間進行,男女青年相識后,通過媒人撮合,雙方家長合完八字,男方就請媒人送給女方茶二

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還要加上砣鹽兩個,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訂婚,訂婚時要擺定婚宴,婚禮要進行3-5天,屆時男、女雙方都要置辦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請客人入座,然后奏樂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時,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時,新郎、新娘向客人敬雙杯酒。宴畢主人及親屬要站在門外關客。
 
  在部分納西族地區,仍存在著一種“搶婚”遺風。這也是一種古老婚俗的遺風,反映了女子對父系制從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堅持舊傳統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搶婚來實現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現代社會中的“搶婚”,僅是一種形式,并非真的強搶,而是男女雙方的一種默契,為了以“生米已成熟飯”來搪塞對婚姻持有異議的女方父母。
 

【食俗】

  納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饅頭或水燜粑粑,中餐和晚餐較為豐富,一般都有一兩樣炒菜和咸菜、湯等,特別喜食回族的牛肉湯鍋和干巴。 不論平原或山區,蔬菜品種較多,四時應市,山區廣種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當地的土特產做成各種風味名菜。如:清蒸蟲草鴨、貝母雞、天麻雞等。其中納西族傳統名菜“釀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釀入肉泥,蒸熟后做為祭祀、特別是祭祖的一道專用菜肴。
 
  肉食以豬肉為主,大部分豬肉都做成腌肉,尤以麗江和永寧的琵琶豬最為有名,可以保存數年至十余年不變質。外出勞動攜帶麥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時圍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陽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麗江火腿粑粑、麻補、雪蓮花拼盤、麗春銅火鍋等。
 

【節慶】

  納西族主要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火把節、“正月農具會”(棒棒會)、“三月龍王廟會”、“七月騾馬會”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均與當地漢族大致相同,三朵節是最大的傳統節日。
 
  春節年俗
 
  1,打瓦納西努
 
  麗江的過年其實是從臘月開始的。納西語中有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打瓦納西努”。 意思是臘月開始,納西人就了瘋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這個瘋是因為采買年貨,納西人如同瘋了一樣。
 
  從前,一進入臘月,整個農貿市場就分外地熱鬧起來。人們如同潮水一般涌動在市場中,似乎一切都是免費的。現在瘋得比原來推遲了不少,只是,一過臘月二十,那種瘋的場面總是會出現的。似乎全國臨除夕都是會瘋狂購物的。
 
  2,刷佯撐
 
  納西族在春節快到的時候,差不多還有五六天就是丁光二十四。然后就會到山上砍來一種長青的樹,白蠟樹。然后全家大小都打掃,而白蠟樹一般刷迷煙和蜘蛛網一類的。其形式主要表達,刷去不好的,刷去晦氣,打掃好衛生,除舊迎新,迎接春節。
 
  3,春聯
 
  從前納西族的春聯都是用東巴文所寫。
 
  到了除夕這天,剛吃過午飯,每家每戶的男人們就開始忙著清洗大門,刮去舊聯,換上新的春聯。婦女們當然在做年飯嘛。
 
  年飯過后,慢慢地走,麗江古城里,欣賞剛帖好的春聯,那是很有風雅的味道了。雖然現而今的春聯絕大多數充滿了銅臭味,但偶爾遇到一付好的,就更是難得了。
 
  納西人秉承漢族文化傳統,對春聯極為重視,以前是自己不會寫的也一定要請個他們認為不錯的書法家書寫一副,以表喜慶。
 
  4,水飯
 
  在納西族中,不論過節,還是家里做了好吃的,都會在大門口順墻角潑水飯。水飯主要去各種菜的丁點,作為意思,然后摻進茶,水,酒等食品,節氣點香,順墻而潑。以表達對祖先的尊重和一家人的表現。
 
  5,年飯
 
  年飯開始前,必須的是在擺滿菜擺完所有的菜后,在桌的上位擺上幾碗飯,一般三碗,或者按離去的至親人數擺,飯要盛很滿。然后全家一次向那個方向磕頭,以表示對祖先的的尊敬和對逝去的人的懷念和一家團團圓圓的意思。對于納西族的年飯,在除夕起床后,老人就會告誡小孩,這天里不能玩或摸鐵的器物或者竹子,因為摸了鐵或竹子的話,會在吃年飯的時候,會把肚子吃撐吃得很鐵實(玩鐵器物)或者空空的什么都沒吃到(摸玩竹子)。年飯于對每個納西人都顯得那么重要,重要到只能在自己家吃,嫁出去的女兒都不能回娘家去吃的。年飯一般都會有豬頭肉、公雞(必須是騸了的)肉。納西話叫“布古挨排施”。這兩年生活透著好了,吃什么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家人團圓的氣氛。
 
  年飯吃了,就開始洗腳,取“來年事事都趕趟”之意。看來我們的先民以前并不是每天都洗腳的,才會有除夕晚上必須洗腳的習俗吧:)。
 
  洗完腳,就該給家里小孩子們發壓歲錢了。這幾年行情看漲啊。朋友、其他的親戚在春節中候補就是了。
 
  在我兒時的印象中,那碗油汪汪的豬頭肉下面泡著油豆豉,真是天下美味啊。
 
  6,初一
 
  初一,也就是過了除夕,初一00:00開始,就要到溝邊塘邊或者水源處,放鞭炮,挑一擔新的一年最新的水,新氣象,健健康康。然后早早起來,把大門完全打開,代表新的一年財源滾滾。而初一代表新的開始,代表今年要所發生的,所以男女老少在初一就不做什么活快快樂樂高高興興的,象征這一年就快快樂樂,高高興興,和和美美的。
 
  7,掃墓
 
  納西族十分注重禮節,也十分尊敬祖先。掃墓一般是書面說法,而土語就是上墳拜年。納西的拜年就是拜年長的,輩數大的,無論遠近。但首先要拜的是祖先,是習俗,也是尊敬。所以一般初二屬性不相克(納西屬虎不上墳),就初二上,屬性相克就提前初一上。納西人春節有掃墓的習俗。每個家族的墓地一般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所以如果有機會和納西朋友上墳,就當成游玩好了。其實本來也是這樣,納西人掃墓根本找不到悲傷的氣氛的。 一般是初一或者初二去上山的。
 
  9,春客
 
  其實春客對納西來說是還禮,因為在納西族里一樣有拜年,而拜年就是提著一些土產品(現代很少)去比族里較親的輩數大的族人家里拜年。而輩數大的就不用去回拜,然后就以春客形式請回輩數小的。納西人家有春節期間互相請客的習慣,特別是家庭中如果有新婚──去年春節后結婚的都算──夫婦,那就更是必須請的。如果家庭夠大,這對新婚夫婦可就吃苦了,可能春節中一天就要趕好多個飯局。還必須帶上米、糖什么的禮品。順便被請的陪客就多了,如果家族夠大,請一對新婚夫婦,陪客可能多到三五桌。另外被請的重要的對象是在外地工作的族里人。請他可能得排隊,你家初一,我家初二的往下排,只排到人家必須離開的那天。幸好現在春節放假都夠長的。
 
  10,放鞭炮
 
  這跟漢族文化一致
 
  11,正月十五棒棒會
 
  春節到正月十五才算真正收官。除了象其他地方一樣吃元宵外,納西族有這天還有一個重要的節日叫“棒棒節”,本來是買賣農俱、果樹的,這幾年這些東西依然在買賣,但主角基本變成了花卉,特別是蘭花。市場基本都在鎮東路上,近一公里的長度,人聲鼎沸。愛湊熱鬧者可以如魚得水了。很有意思的節日。
 
  12,聚眾演出
 
  春節的時候,四方街將會搭起一個高臺,有各種表演。 晚上,在包括四方街的很多有小廣場的地方,或者賓館酒店前都會有民族打跳,這些是游客可以參與的,因為舞步極其簡單,一學就會了,學不會也沒什么,亂跳就是,玩的就是這個氣氛,免費的哦。
 
  13,東巴祭天儀式
 
  這是納西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動,納西人被稱為“祭天的民族”。現在這種宗教儀式已經不怎么搞了,偏遠的納西族地區可能還在進行。
 
  海坡會 在云南永寧納西族人民居住的地方,有一個神秘美麗的瀘沽湖,在湖的兩岸,俯臥著一個雄奇的山峰――獅子峰。獅子峰是納西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干木”。她絕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為之傾倒。不過她和永寧納西人一樣,沒有固定的丈夫,過著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眾山神都要到永寧與干木女神聚會娛樂,接受祝福。后來,納西人在農歷七月二十五日這天,都要歡聚瀘沽湖圈,參加一年一度的海坡會,人們載歌載舞,盡情娛樂,一是為女神助威,二是用隆重的儀式祭祀女神,祈示她保佑人們平安,五谷豐登,畜牧興旺。男女青年也趁此良機,互結“阿注”。
 
  三朵節
 
  三朵節是云南麗江一帶納西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十月初八舉行。相傳,遠古時代,納西先祖三朵曾在這里降服了妖魔,從那以后,每年農歷十月初八日,人們匯集到三朵廟里祭拜保護神三朵。祭品有整豬、全羊、雞、魚等。
 
  節日期間,納西族男女老少踏著游春賞花,小伙子騎上駿馬,進行撥旗、拾銀圓賽馬活動,勝者,倍受姑娘們的青睞。晚飯后,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納西姑娘跳起歡快的“阿哩哩”。
 

【服飾】

  麗江一帶納西族男子服飾與當地漢族相同,寒冬

西

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帶的穿大襟長衫,著過膝肥腿褲,腰系羊皮兜,扎綁腿。寧蒗、永寧、鹽源、木里地區的男子,上穿短衫,下著長褲,寧蒗一帶的男子還喜戴手鐲,老人穿麻布無領長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帶。近幾十年來穿藏服者漸多。
 
  納西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麗江納西族婦女穿長過膝、寬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圍腰,下著長褲,披羊皮披肩。寧蒗納西族婦女穿短衫,下系長

西

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頭巾,戴金、銀、玉、石等制作的耳環和手鐲,并喜歡束“羊皮帶”或“圍腰帶”。羊皮帶用棉布制成,每根長約四尺半,寬約二寸,使用時必須是成對的。圍腰帶非常精致,只有在節日才系。它是一對長約三尺、寬約兩寸的棉布帶子,上面繡有盆栽菊花、二龍戲珠等圖案。永寧納西族婦女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編成粗大的假發辮,再在假發外邊纏上一大圈藍、黑兩色絲線,并將絲線后垂至腰部。
 
  每逢節日,納西族婦女都要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和披上她們最喜愛的服飾———七星披肩。這種披肩五彩繽紛,十分美麗。它是用整塊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縫著6厘米的黑呢子邊,兩肩處有用絲線繡成的日月圖案和一字排列的“七星”。人們稱這種披肩為“披星戴月”。它象征著納西族婦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勞動。披肩既有裝飾的作用,又非常實用。納西族婦女勞動時,不習慣用肩挑,多是喜歡用背馱,因此披肩又可當墊肩使用。一物兩用。
 

 
【天文歷法】

  
 
  根據已翻譯的二十多卷《東巴經》的記載,古代關于天象的專有名詞即有數十種之多。《創世紀》里還出現了專管氣象、星辰和歷法的忍勞、蘇陀、尼羅、吉阿等人的名字;從《巴格圖》和《十二生肖的來歷》等經書上看,納西族早就對四方四隅(類似漢族的八卦)有了較為明確的概念;確定了二十八宿的方位和用陰陽“精畏”(“五行”)配合十二生肖推算六十花甲的方法;創制了以月亮圓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共三百六十天的歷法,并用十二屬相來記日、記月和記年。民間還從對天象及生物活動觀察,摸出一套關于風、雨、花、雪,以及布谷鳥、野鴨、大雁、白鶴等的活動規律,來分別季節的特征,不誤農時地進行農事活動。
 

【納西族民居】

  納西民居大多為土木結構,比較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進兩院等幾種形式。其中,三坊一照壁是麗江納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民居形式。
 
  所謂“三坊一照壁”,即指正房較高,兩側配房略低,再加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協調。在結構上,一般正房一坊

較高,方向朝南,面對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東西廂略低,由下輩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磚石鋪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臨街的房屋,居民將它作為鋪面。農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與城鎮略有不同。一般來說三坊皆兩層,朝東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廂房一坊樓下住人,樓上作倉庫,朝北的一坊樓下當畜廄,樓上貯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還兼供生產(如曬谷子或加工糧食)之用,故農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磚石鋪成。上端深長的“出檐”,具有一定曲度的“面坡”,避免了沉重呆板,顯示了柔和優美的曲線。墻身向內作適當的傾斜,這就增強了整個建筑的穩定感。四周圍墻,一律不砌筑到頂,樓層窗臺以上安設“漏窗”。為保護木板不受雨淋,大多房檐外伸,并在露出山墻的橫梁兩端頂上裙板,當地稱為“風火墻”。為了增加房屋的美觀,有的還加設欄桿,做成走廊形式。最后為了減弱“懸山封檐板”的突然轉換和山墻柱板外露的單調氣氛,巧妙應用了“垂魚”板的手法,既對橫梁起到了保護作用,又增強了整個建筑的藝術效果。通過對主輔房屋、照壁、墻身、墻檐和“垂魚”裝飾的布局處理,使整個建筑高低參差,縱橫呼應,構成了一幅既均衡對稱又富于變化的外景,顯示了納西高超的建筑水平。
 
  此外,納西民居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不論城鄉,家家房前都有寬大的廈子(即外廊)。廈子是麗江納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組成之一,這與麗江的宜人氣候分不開。因而納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間的功能如吃飯、會客等搬到了廈子里。在建筑設計、建筑風格及藝術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納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處麗江壩,選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獅子山,東西兩面開朗遼闊。城內,從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從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龍橋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內各街巷。利用這種有利的自然條件,古城街道不拘網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臨渠,道路隨著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著地勢的高低而組合。這些房屋中臨街的房子多被辟為鋪面,或主人自己經營些小商品,或轉租他人經營。

重點閱讀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復制地址給QQ/MSN好友]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觀注:熱點圖片
精彩推薦
安全聯盟站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