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56民族羌族簡介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其余散居在阿壩州松潘、黑水、九寨溝等縣,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綿陽市平武縣,成都市都江堰地區,雅安地區,貴州省江口縣、石阡縣,甘肅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區,現有人口約32萬人左右。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稱以及最傳統文化的一支,與漢族、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基諾族等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羌,屬他稱,即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稱。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氐羌族群絕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他們有不同的語言、服飾、習俗等,唯一的共同點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龍來氐羌黃河頭,征程漫漫幾個秋”

  迄今為止,我國境內發現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時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關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稱號的文字,即“羌”,是中國人類族號最早的記載。《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羌,屬他稱,即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陜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稱。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氐羌族群絕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他們有不同的語言、服飾、習俗等,唯一的共同點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史書記載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詩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疊、宕、松諸州皆羌地。”《史記·五帝本紀》云:“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后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岳。及舜流四兇,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
 
  仰韶文化末期(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中游出現了炎、黃兩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不同表達,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頭戴羊角頭飾之人,代表以羊為圖騰的起源于我國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晉語·國語》:“昔少典娶有蟲喬 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炎帝屬古羌族部落,部落眾多。在后來的戰爭中,炎帝部落大部分與黃帝部落互相融合,成為華夏族(今漢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則西行或南下,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成為漢藏語系漢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納西族等等。
 
  約公元前2100年,善于治水的古羌后裔,華夏族人大禹繼任部落聯盟總首領。史記記載: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禹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告別家鄉的大山,開始了漫漫治水之路。他專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戰績顯赫,民間還有大禹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美傳呢!大禹王后來破除了“禪讓制”,傳位于其子啟,史稱“夏啟”。啟即位后聯合諸部落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治城鎮)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正式的國家,歷傳500多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趙政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開始了歷時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秦始皇本生于趙國首都。《史記》記載: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專家們通過研究歷史文獻和反復實地考察,提出了秦始皇在邯鄲出生地段的大概區位。邯鄲市決定在其出生地附近城內中街建造秦始皇出生地紀念館。(在今羌族聚居地茂縣松坪溝有其祖始于秦始皇的說法)。有些人所認為的“秦之為戎,固不自疑”的說法論證有誤,缺乏可靠證據,與古代基本史實和今人研究定論相違。秦國人是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的。首先是西遷的嬴姓華夏族,他們自稱是黃帝顓頊部的后代,史記索隱記載他們和東夷少昊的關系更近,山東省的郯國,河北的趙國都是他們的同族。不管怎樣,他們是華夏族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有大量古代史料和考古發現為證,也為中外學界認同。秦人還有一部分是周滅亡后留在陜西的周國遺民,秦公受周王命西伐,納其為民。而秦公滅戎國十二,是以國內有大量戎人。再者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后招引無數關東之民入秦為民。因此所謂秦人就是戎人的說法是錯誤的。秦人一度風俗戎化,但仍以以“華夏”自居,等到了戰國時又與中原華夏族融為一體。秦始皇建國后東遷陜西咸陽,史記等史料記載,秦始皇晚年迷信,聽信了方士所謂的“亡秦者胡也”。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謫,實之初縣。
 
  漢代,四川羌族建有牦牛、青衣羌國,地轄今西昌、甘孜、雅安、樂山一帶,國都在寶興縣靈關鎮。西漢時西北地區的漢陽(天水)、金城(蘭州)、安北地、隴西五郡羌族人口達259990戶,1001802人。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漢)、前秦、夏、后涼、后趙等國家,但都只是曇花一現,生命力不強,影響不大。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黨項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內蒙與陜西交界處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權,轄夏、綏、銀、宥四州。夏國是以陜、甘、寧、青一帶的黨項羌族為主體,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內組建的國家。黨項羌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族,以拓拔氏最強,起群首領導作用。后因受吐蕃不斷的侵犯和騷擾,向唐朝政府申請內遷于陜西、寧夏一帶。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繼位,號夏景宗。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稱“兀卒”(青天子),立國號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稱“西夏”),紀年為夏景宗顯道元年。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肅大部、寧夏全部、陜西北部和青海、內蒙的部分地區,總共統轄32州,國都在興慶府(今銀川市)。公元1226年,蒙古人鐵木真率兵伐夏。次年,蒙古軍盡破大夏國城邑,人民傷亡慘重。為避免人民更大的傷亡和損失,第二十一世末帝夏見屈降。蒙古諸將尊鐵木真遺命,將夏見殺之,并毀大夏王陵。至此,大夏國立國346年,于公元1227年滅亡,其后裔在今阿壩州理縣桃坪鄉、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
 
  四川古為巴蜀國,夏代屬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蠶叢(故居蠶陵,在今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疊溪鎮,遺跡毀于1933年8月25日15時發生的疊溪大地震)稱王。李白在《蜀道難》里吟詠:“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還建有冉駹(發音與“Rrmea” 幾無差別)國,乃今日30萬羌人之故居地,統轄區域包括今四川阿壩之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九寨溝、馬爾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壩、紅原、若爾蓋等縣地。三國時(公元221年),疆域尚包括有今都江堰(古稱都安縣、齊基縣、灌縣)、彭縣(古稱白馬縣、興樂縣)、北川(羌族自治)縣(古稱石泉縣)、青川縣(古稱廣武縣)、平武縣(古稱剛底縣)、甘肅文縣(古稱陰平縣)。漢代羌都在今茂縣鳳儀鎮。
 
  此外,古羌之種還有姜氏戎、先零羌、燒當羌、鐘羌(鐘存羌)、勒姐羌、卑喃羌、當煎羌、罕羌、且凍羌、虔人羌、牢姐羌、封養羌、鄉姐羌、燒何羌、鞏唐羌、全無種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發羌、婼羌、西夜、蒲犁諸羌、阿鉤羌、牦牛羌、參狼羌、青衣羌、白馬羌、白蘭羌、可蘭羌、宕昌羌、鄧至羌、汶山羌、黨項羌、白狗羌、哥鄰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羅打鼓羌、楊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鄰羌、臨涂羌、涉題羌、左封羌、紫祖羌、林臺羌、向人羌、葛延羌、維(威)州羌、蠶陵羌(昔衛羌)等百余種羌支,此不贅述。
 

川北群山之顛的“云朵中的民族”

  現代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平

武縣,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貴州省江口縣、石阡縣,其余散居在阿壩州黑水、九寨溝、馬爾康等縣,成都市都江堰地區,雅安地區,甘肅南部,陜西西南,云南部分地區。據2005年統計,戶籍登記為羌族的人口為32.65萬。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災難中,羌族人口損失將近10%。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的高度重視下,羌族文化的拯救與保護正在穩步進行中。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百余支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稱以及最傳統文化的支系,與漢族、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基諾族等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現代羌族自稱“日麥(四川話發音mei,入聲)”、“麥”、“爾咩”、“爾瑪”、“瑪”,書面多用“日麥”與“爾瑪”(如網絡名人天仙妹妹就叫爾瑪依娜),意為“本地人”、“人民”,“日”為發語詞,無實意,“麥”或“瑪”為實詞。
 
  羌族聚居區處于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這里山脈重重,地勢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稱為“云朵中的民族”。羌區境內有岷江、黑水河、雜谷腦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這些河流水勢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利資源非常豐富,是修建水電站的理想之地。從天空望去,那富有特色的羌族石碉房、碉樓和梯級電站如明珠萬斛般散落在羌山的懷抱里。
 
  羌區氣候溫差較大。初秋季節,當河谷地區紫羅蘭盛開的時候,高山上卻已有了皚皚白雪。全年平均氣溫為11℃,年降雨量500毫米,無霜期180至220天,很適合農作物和樹木的生長,是川西北主要的產糧區和經濟林木基地。 但部分地區由于水土保持不夠,一到雨季偶有泥石流發生。
 

羌語支語言情況簡介

  羌語支語言是我國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內的一群語言。上個世紀60年代初,我國從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一些學者為了解決羌語的支屬問題,借助同語族有關親屬語言的平面比較后,初步提出在藏緬語族內設立一個羌語支。后來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以及被研究的語種的增多,80年代初,在一些文獻和著作里正式提出了羌語支的說法。
 
  羌語支語言全部分布在我國境內,包括12種現行語言和一種文獻語言。它們是,羌語、普米語、木雅(古稱“彌藥”)語、嘉絨語、爾龔語(道孚語)、扎語(扎壩、扎巴語)、卻隅語、貴瓊語(魚通語)、爾蘇語(栗蘇語、多續語)、納木依語、史興語、拉烏戎語和西夏語(文獻語言)。羌語支本身可以分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語支的影響大,后者受彝語支的影響大。有些學者認為嘉絨語應屬藏語支,還有些學者認為西夏語應屬彝語支。
 
  羌語支語言有明顯的共同特點:語音方面復輔音豐富,單輔音聲母有小舌塞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長短、卷舌、鼻化,但很少有松緊,韻尾大體已丟失,聲調的作用不大;語法方面,人稱代詞有格,量詞與數詞結合為數量型,但不如彝語支豐富,動詞有人稱、數、體、態、式、趨向等語法范疇,用前后綴方式表達,各語言表示相同語法意義的前后綴有明顯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詞沒有級的范疇,結構助詞比藏語支語言豐富;詞匯方面,有較多的漢語借詞和藏語借詞,各語言之間的同源詞一般在20%左右,最多達30%。
 
  普米語分為南北兩個方言區。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省蘭坪縣、維西縣、永勝縣、麗江縣及寧蒗縣新營盤鄉以南地區;北部方言分布在寧蒗縣新營盤以北地區、四川省木里、鹽源和九龍等縣。
 
  木雅語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約有12000人使用,主要分布于康定、九龍、雅江縣境內,分為東部、西部兩個方言區。東部方言區的人自稱“木勒,其語受漢語影響較大;西部方言區的人自稱“木雅”,其語受藏語影響較大。
 
  嘉絨語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語言,是漢藏語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漢藏語的一些語音形式,例如復雜的復輔音和構詞手段。嘉絨語對了解古漢語的語音和語法有重大的意義。
 
  爾龔語主要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新龍、爐霍等縣部分地區。說這種語言的人自稱“布”或“布巴”,藏語稱之為“道塢格”,學術界取名為“爾龔語”,約有35000人。道孚境內一共4個土語區,即鮮水鄉土語區、上甲鄉土語區、殺沖鄉土語區、孔色鄉土語區。
 
  扎語亦稱扎壩、扎巴語。操這種語言的人自稱“扎”或“扎巴”, 約有15000人,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雅江、康定、九龍4縣境內。各地扎巴語在語音上差別較大,其土語區有待于進一步調查研究。
 
  貴瓊語主要分布在康定縣魚通區的時濟、舍聯、前溪、麥崩等鄉和金湯區的三和鄉,人口約7000人。操這種語言的人自稱“葛羌”,藏語稱之為“惡通格”,學術界取名為“貴瓊語”。
 
  爾蘇語內部差別較大,分為東部、中部、西部3個方言區。操東部方言的居民自稱“爾蘇”或“魯蘇”。操中部方言的居民自稱“多續”。西部方言劃分為呷爾土語(說這種語的人自稱為“普”、“魯日”或“普魯日”)、里汝土語(操這種語言的人自稱“里汝”)兩個土語群。使用爾蘇語的人口約有16100人?。
 
  納木依語是我國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區約有5000人使用的一種不同于藏語的語言。解放前使用這種語言的居民被泛稱為“西番”,分布在冕寧、西昌、鹽源一帶的自稱為“納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龍一帶的自稱為“納木茲”,二者之間未構成方言差別而是土語的差異。經初步比較研究,納木依語與羌語支的語言最接近,特別是與爾蘇、木雅、貴瓊等語言相比較,同源詞多,語法特點接近,許多語法范疇在起源上有很多共同性。
 
  史興語又稱“虛糜語”或“虛糜藏語”,分布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瓦廠區水洛鄉部分村寨,使用者約 2000 人。史興語是面臨消失的語言,尚未得到眾多學者的重視,目前只有孫宏開(1983年)和黃布凡、仁增旺姆(1991年)做過初步介紹。
 
  

越來越少人使用的羌語

  羌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操這種語言的羌族居民自稱“日麥(四川話發音mei,入聲)”、“麥”、“爾咩”、“爾瑪”、“瑪”,這些都是同一名稱在不同地區的語音變化,使用羌語的人口約有12萬。羌語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黑水,此外還有極少部分分布在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西北部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
 
  經過調查研究證實,羌語可分為南北兩大方言。兩大方言分歧的主要特點是,南部方言大都有聲調,聲調有區別詞義和形態的作用,北部方言沒有聲調,但有較為豐富的復輔音韻尾。兩種方言的基本詞匯是相同的,雖然這些詞在讀音上有些差異,但有嚴格的語音對應規律。北部方言的語法表現形式比較復雜,用形態手段來表達語法規律的情況比南部方言多。北部方言內部差別較小,南部方言內部差別較大。北部方言區靠近藏區,使用藏語借詞和反映牧區生活的詞較多,南部方言區靠近漢區,使用漢語借詞和反映農區生活的詞較多,并且還可以有和漢語相同的語序出現在口語中。北部方言有鎮平、曲谷、回龍、黑虎、渭門、維古、茨木林、麻窩、蘆花等9種土語;南部方言有雁門、龍溪、綿篪、蒲溪、木卡、桃坪等6種土語。
 
  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茂縣北部的赤不蘇區、較場區、中部的沙壩區、黑虎鄉、永和鄉,黑水縣的大部分地區,松潘縣的鎮江區、熱務區,以及北川羌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20世紀80年代,操北部方言的人口約有9萬。其特點是,大多數地區有顫音,復輔音比較豐富,單元音都分長短、卷舌與不卷舌,有豐富的輔音韻尾、帶輔音韻尾的韻母也比較多,有重音,沒有聲調,輕重音在構詞、構形等方面都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在構詞或構形中有許多語音變化現象,如輔音的弱化、換位、交替,元音的和諧、脫落、增加等。北部方言代詞沒有“格”的語法范疇,指示代詞只能單獨做句子成分,動詞有人稱、數、時間、態、體、式的語法范疇。
 
  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理縣通化區、薛城區、汶川的威州區、綿篪區。20世紀80年代,操南部方言的人口約有33000人。南部方言的特點是,沒有顫音[r],大多數讀作[dz]或[l],復輔音較少,北部方言的復輔音在南部方言中大都讀成單輔音,有聲調,起區別詞義和形態的作用,沒有重音。南部方言內部各地詞匯差異較大,與北部方言相比,同源詞所占比例少。
 
  現在,南部方言地區通用羌漢兩種語言,在公路沿線,除了老年人、壯年人還能說羌語外,青少年中會講羌語的越來越少。北部方言地區和偏僻山區,羌語還廣泛使用。
 

1.《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創制背景

  岷江、湔江上游地區羌族因與漢族人民的長期交往,他們很早就用漢文記事,通用漢文。中古羌人在尋找不受時空限制的交際手段中,在西夏王朝元昊的大力主張下還創造、使用過西夏文字。遺憾的是,現在鮮有學者能釋讀西夏文字。西夏文字是根據西夏語的本質特點而創制的,自稱“蕃文”或“蕃書”,屬表意文字類型,總共有六千余字,分篆書、楷書、行書、草書幾種字體,分單純字和合成字兩類,其中又以會意合成和音意合成字最多,占西夏文字總量的80%?左右。省形和省聲現象比較普遍,極少象形字和指事字。西夏文字在不太長的時間里被制定出來,既是黨項羌民族富于智慧的表現,同時也為大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開辟了新紀元。
 
  此后,西夏文書告示一律用新文字書寫。《西夏書事》卷十二載:“元昊既制蕃書,尊為國字,凡國中藝文浩牒盡易蕃書。”“并特設‘蕃學院’,以培養西夏文人才。”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不僅種類繁多,且內容十分豐富,有各種官私應用文書,有學術價值很高的法律、歷史、文學、醫學等方面的著作,有多種類型的字典、辭書,有一大批譯自漢文的儒學經典和兵書要籍,有眾多佛經等等。
 
  但是根據“文字是語言的符號,是用來表述語言”的觀點,漢文和西夏文都不能算作現代羌族的文字,因為它們皆不能表述現代羌民族所使用的語言。
 

2.《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創制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從五十年代起,黨和政府對羌族語言的調查研究就十分重視。1956年,中國科學院派出過民族語言第七工作隊川北組,阿壩州成立了民族語言文字研究室,對羌語進行過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阿壩州民族語言研究室還作過以羌語北部方言麻窩土語為基礎和標準為羌語創制拼音文字的嘗試。后來由于諸多原因停止了這一工作。
 
  1978年以后,隨著我國經濟建設及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許多羌族群眾及干部再次提出創制羌文的要求。從羌族人民的實際愿望出發,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根據省政府的指示,于1984年派出語言研究室的科研人員,就羌語的分布、使用情況和羌族是否需要文字的問題進行了實地調查。1989年7月,省民委組建了“四川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創制領導小組”,下設創制辦公室具體負責這一工作。創制辦公室從茂縣、汶川、理縣、松潘、北川抽調12名羌族專業干部組成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創制骨干隊伍。小組成立后立即召開首次工作會議,對創制工作進行了規劃和安排,并于1989年11月1日舉辦了為期5個月的首屆“羌語言研究班”,完成了對12名骨干人員的專業研究培訓。領導小組還聘請了孫宏開(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黃布凡(時任中央民族學院民語三系副教授)、瞿藹堂(時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三位民族語言學家為顧問,指導幫助調查工作的開展。
 
  創制辦公室首要的工作是確定標準音點。由于五十年代阿壩州民族語言研究室確定的羌語標準音北部方言麻窩土語使用者在劃分民族成分時被劃為藏族,因此,重新進行羌文創制工作必須首先確定新的標準音地區。1990年1月,創制辦公室一行11人深入茂縣曲古、洼地、三龍等鄉進行了更細致的調查,寫出了《羌語標準音選點調查報告》,并在領導小組會議上進行了匯報,會議討論后決定羌文的設計以茂縣曲谷話(曲谷土語使用人數多,人口集中,通行面光廣,羌語語音保存較完整,語音輻射面寬,能兼顧南北兩大方言區)為標準音。1990年3月至6月,創制辦公室8名同志分別在孫宏開、黃布凡兩位教授的指導下,深入羌語標準音點進行更為詳細的調查,弄清了羌語標準音點的語音、語法、構詞等情況,為《方案》設計提供了可靠科學基礎,并在中國人民大學語音實驗室進行了語音實驗。
 
  1990年7月,創制辦公室人員和三位顧問集中在北京進行設計工作。羌文設計使用26個拉丁字母,充分注意吸收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創制拼音文字案的成功經驗,形成了《方案》的初步草案。在全國第五界民族語言學術研討會(西昌)期間,創制辦公室用書面或當面請教的方式向全國的民族語言學專家征求意見。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文字學家周有光、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會長馬學良教授、時任國家語委副主任王均教授等40多位專家教授充分肯定了方案的科學性、系統性、規律性,均認為“方案可行”,并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提出了修改意見。根據專家學者們的意見和建議,創制辦公室分別在西昌、成都等地召開會議,認真研究、反復推敲、精心修改,最終在1990年9月形成了《方案》(草案)。
 
  隨后,創制辦公室在標準音點地區曲谷鄉進行了小范圍試點。參加學習的羌族農民考試平均成績為81分(百分制)。試點的成功進一步證明了方案是可行的。1990年10月底,領導小組召開了會議,聽取了創制辦公室試點情況的匯報,并根據在試點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修訂工作。11月上旬,領導小組審定通過了《方案》(草案),緊接著又進行了更大范圍的試點。1991年4月6日,領導小組召開第六次會議,最后審定通過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并決定上報省政府批準后在羌區推行,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1991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經過反復研究,批準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并按國務院(1991)32號文件規定的有關程序上報國家民委,同時指示省民委有關部門抓緊做好實驗推廣試點工作。1993年3月,國家民委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召集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央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四川省民族語言委員會等6個單位的17名語言文字專家召開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審查鑒定會,一致認為:“《羌族拼音文字方案》采用26個拉丁字母表示,漢語相同的音采用相同的字母表示,羌語特有的音采用雙字母表示,設計合理,能夠科學、系統地反映羌語特點,是一個好方案,在試點中得到了羌族各界的肯定,證明是可行的”,并同意在四川省羌族地區試用推廣。

3. 《羌族拼音文字方案》推廣情況

  1992年,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及省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領導同志召集省民委及省級有關部門領導同志專門研究了羌族拼音文字的試行和推廣問題,并作了周密的安排部署。省民委、省語委先后召開了三次羌文工作會議,進行更細致的研究和安排。省政府批轉的關于加強四川省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中把羌文的試行和推行工作列為了四川省語文工作的重點,省民委、阿壩州、茂縣、汶川、理縣、松潘縣各級黨政都把羌文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
 
  省民委配備了羌文專業干部,并組建了四川省羌文工作組,編譯了《羌漢詞匯手冊》、《簡明羌漢詞典》,編寫了《羌文掃盲課本》、《羌文師資培訓材料》以及與之配套的教學參考資料、羌文讀物數種,譯編了小學語文、數學教材,組織進行了六期羌語文師資骨干培訓,培訓師資300余人。
 
  截止2000年,共有30多名羌文專業專科生和85名中專生分別在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威州民族師范學校畢業,成為羌文教師或其他工作者。四川省羌文工作組在羌語分布的茂縣、汶川、理縣、松潘縣的30多個鄉鎮200多個村、組開展了羌文掃盲教學,有近2萬人參加了掃盲學習,90%以上經過考試達到合格要求。此外,還在上述地區50多所中心小學和村小的130個教學班以及5所中學開展了羌漢雙語教學試點。
 

(一)“白石瑩瑩象征神”

  羌族的宗教信仰還停留在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階段,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主。此外,道教、佛教(漢傳與藏傳)、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在羌區均有影響,尤以藏傳佛教最為顯著。
 
  自然崇拜主要表現為對白石的崇拜,所謂“白石瑩瑩象征神”。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樓頂上供奉著5塊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樹神。在自然界中,天、地、山、樹與羌民的生產、生活至為密切,所以便成為崇拜對象。除此之外,羌民信仰的神靈還有火神、地界神、六畜神、門神、倉神、碉堡神等等。另外,羌族各村寨還有彼此不同的地方神。這些地方神又有正邪之分,對正神祈其保佑,對邪神則請“釋比”作法驅除。羌族祖先崇拜主要表現在對本家族祖先、人類祖先、男性主宰神、女性主宰神的崇拜。本民族英雄和有功于民者,亦作為神來膜拜,如建筑神、戰爭指示神、石匠神、木匠神、龍山太子等。另外,羌族地區還存在原始宗教的動物崇拜和圖騰崇拜的遺風。如對羊、猴、龍的崇拜。
 
  羌族的祭祀儀式中以祭天神最為頻繁,以祭山神最為隆重。每天早晨和黃昏,羌民都要在屋頂供奉天神的塔里燃燒柏樹枝以表示崇敬。若遇年節或災禍頻繁,此舉更甚。祭祀山神的活動通常在村寨附近山上的神林中進行。天神、山神皆以白石為代表,祭祀時間各地不同,一般在農歷 、四月、十月,一年1-2次。正月是歲首,四月播種,十月牧收,所以都帶著祈禱和還原的目的。
 
  羌族宗教儀式執行者羌語稱作“釋比”、“許”等,是不脫離生產的專門從事宗教活動的人,只限于男性擔任,在羌族社會中有較高的地位。諸如祭山、還愿、治病、驅鬼、安神、除穢、招魂、消災,以及對死人的卜地、安葬和超度,婚嫁時的擇期、敬神和祝福等活動均由其主持。釋比的學習全靠口傳心授,學徒須懂得經典、咒語,具備一定社會歷史知識和經驗,其法術包括預卜、送鬼、踩紅鍋、踩鏵頭,其法器有羊皮鼓、猴頭、神杖、痛鑼、令牌、骨卦等。解放前,釋比在羌區尚存很多,他們掌握著本民族最傳統的文化。解放后,由于受現代文化的沖擊,從事釋比的人越見稀少,釋比文化在逐步走向消亡。
 

(二)從《羌戈大戰》到《羌寨椒林》

1.民間口頭文學概況

  羌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流傳于人民群眾中的口頭文學在羌族文學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它主要是依靠人民群眾世代口授和長期歌唱而傳承的。羌族民間文學是羌族人民的集體創作,反映了羌族人民的歷史、生活、習俗和思想感情,表現了羌族人民的審美觀和藝術情趣,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羌族民間文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浪漫主義或現實主義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兼有,還有獨具特殊的史詩和民歌,等等,從而成為羌族人民集體創造的寶貴文化遺產。
 
  情歌。羌語稱為“柔西”,是反映男女愛情生活的民間歌謠,有羌、漢兩種語言的演唱形式。內容豐富多彩,有試探歌、贊美歌、求愛歌、定情歌、熱戀歌、思念歌、盟誓歌、失戀歌等種類,反映了羌族男女青年從戀愛到結合的全過程。如《花兒納吉》(大河流水小河喲清喲花兒納吉,不知小河兒節有多喲深喲節節馬兒舍;丟個石頭試深喲淺喲花兒納吉,唱個山歌兒節試妹喲心喲節節馬兒舍。太陽出來喜盈喲盈喲花兒納吉,叫聲阿妹兒節仔細喲聽喲節節馬兒舍;要學松樹萬年喲青喲花兒納吉,莫學花椒兒節黑了喲心喲節節馬兒舍。)可以說是試探、求愛、定情、盟誓的總合。
 
  酒歌。羌族民歌里特有的一類傳統歌曲,有的地方叫“唱酒戲”、“唱酒曲子”,一直逢年過節或婚禮、生日喜慶之時演唱。主要形式有排坐引酒時的主客合唱或輪流對唱,多以羌語演唱。如《開壇酒歌》,由德高望重的寨老領唱,眾人合唱或賓客齊唱。唱《開壇酒歌》必須按羌族傳統禮儀排坐,圍住咂酒壇子,由長者致祝酒辭后開唱。傳統酒歌大多節奏緩慢,旋律優美,音域不寬。此外,情緒激昂之時,歌者還可以演唱部分與飲酒環境及賓客有關的民歌,前提是必須顧及飲者中每一個,尤其是輩分較高者,所唱之曲必須莊重、嚴肅,以尊重長者為前提。如無長輩,則可演唱一些幽默詼諧的曲調。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哦納依喲》。
 
  此外,羌族還有時政歌(《卡普歌》)、喜慶歌(《羊角花兒四月開》)、喪祭歌(《永別歌》)、勞動歌(《江得里學》)、號子(《改土拉石號子》)、山歌(《薅草歌》)、新民歌(《憲法帶著幸福來》)等歌曲。
 
  羌民族和其他歷史悠久的民族一樣,民間流傳著許多史詩。提到羌族的民間文學,《羌戈大戰》與《木姐珠與斗安珠》、《澤其格布》就不能不說。《羌戈大戰》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它敘述了羌族人民的祖先歷盡艱難困苦,與魔兵戰、與土著戈基人戰,從西北遷居岷江上游的歷史。《木姐珠與斗安珠》也是敘事長詩,記敘了一位人間的青年與仙女戀愛的故事。故事向我們展示了羌族古代社會人與神、神權與反神權復雜的斗爭場面,表現了勞動人民對神權、天命的大膽挑戰,真實地反映出羌族男女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斗志,熱情地歌頌了羌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從內容上講,它稱得上是一部優美的敘事長詩;從其社會效果和歷史影響來看,它還具有濃厚的神話史詩色彩,對羌族族源、社會歷史發展的研究都有較高的價值。《澤其格布》對發動戰爭的澤其格布極力規勸、譴責,體現了羌族人民維護民族團結的傳統美德,反映了羌民族熱愛和平、反對非正義戰爭的呼聲。
 
  除上述兩部史詩外,羌族民間還有神話傳說《洪水潮天》、《九頂山的來歷》、《人的由來》(《雅呷確呷·丹巴協惹》)、《蒙格西送火》、《大地的形狀為什么不同》、《白石神》(與《獵人海力布》情節很相似)、《糧食的來歷和丟失》、《山溝和平壩的形成》等,寓言故事《小雞報仇》、《蕎子和麥子》等,人物傳說《黑虎將軍》、《打蟒英雄蘇蟒達》、《阿巴格基》等,幻想故事《普格錯降雨》、《咩咩格兜吉物》、《木巴奈何不得五兄弟》等,地方傳說《蘿卜寨的傳說》、《禹背嶺》等,動植物傳說《豹子出世》、《若擺求婚》等,民間工藝傳說《口弦的傳說》、《羌笛的來歷》等,風俗傳說《尕爾補洞》、《羌族碉房為什么修三層》等,宗教傳說《端公戲道士》、《釋比成仙》等,民間降妖故事《牟和熱》等,此外,羌族還有諸如《薩朗姐》、《玉花姑娘》、《木依和格基》、《“衍經足”和“眼睛足”》、《后悔的火雞》等民間傳說故事,表達了羌族人民對美好生活、愛情的向往與渴求,還有《龍坪事件》、《十個紅軍殲敵一個營》等革命戰爭傳說。
 

2. 現代書面文學概況

  羌族現代文學基本上是用漢字完成,主要是書面文學。從解放至盡,羌族現代文學反映了羌族地區的發展變化,在民族文學界有一定的地位。
 
  解放后到1978年這段時間是羌族現代書面文學的起步發展階段。由于黨和政府的重視,對羌族民間口頭文學的搜集整理、民間文化遺產的發掘比較多,一些新的文學創作開始萌芽。1978以后,新一代接受過高、中等教育的羌族作家開始嶄露頭角,羌族現代書面文學開始走向繁榮。較為著名的作家有寫出中長篇小說《年輕的石包老漢》、《頭帕》、《沉重的大山》等的葉星光,寫出短篇小說《第十任廠長》、《飄逝的花瓣》等的谷運龍,還有木勺爰劍、夢非、何健、程玉書等羌族詩人。朱大錄的散文《羌寨椒林》還榮獲了首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獎。
 
  羌族現代書面文學歷經半個世紀的發展,記述了羌區這50來年的發展變化。另一方面,書面文學將不易保存的口頭文學以文字(雖然是漢字而不是羌文)的形式固定下來,保護了民族文化,同時又讓年輕的羌族人能在民族精髓的熏陶下得到健康的成長。
 

 
“沒有歌不行,沒有舞亦不行”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間的說法是“沒有歌不行,沒有舞亦不行”。《汶川縣志》說,羌民“喪葬有喪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歡,蓋古風尚存也。”
 
  羌族音樂原始古樸,屬我國民族調式,以五聲、六聲為主。五聲音階的歌曲包括有以宮、商、角、徵、羽5個音作為調式主音(起訖音)的5種調式。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五聲式音階,如徵羽、變宮、商、清角,以及宮、商、角、清角、徵,但是很少使用。六聲音階在羌族民間歌曲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在使用由徵、羽、宮、商角和徵、羽、宮、商、清角兩種五聲調式音階的交替而形成的六聲音階歌曲中,角聲與清角聲不在一個樂句里或一個樂段里同時出現,并且只有以宮、商、徵、羽4聲為調式主音(起訖音)的4種調式。民間歌曲中使用完整的七聲調式音階較少,一般都是通過以五聲調式音階或六聲調式音階進行交替及轉調形成的七聲,因而使用七聲的歌曲仍具有五聲調式色彩。
 
  羌族舞蹈的基本特點有,保留著原始樂舞粗獷、古樸的風格,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進行,舞者既通過舞蹈取悅祖先神靈,又得以自娛樂,以羊皮鼓、手鈴等打擊樂器伴奏,加深人民對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動作的表現與歌詞內容沒有直接的聯系,多數舞蹈是用歌來促使舞步的循環往復;同一樂句男領女合,動作完全重復,節奏的強弱起落同舞蹈齊奏起落結合巧妙協調。羌族舞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什么樣的場合跳什么舞,均按功能和禮儀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為自娛樂性、祭祀性、禮儀性、集會性4種。
 
  “薩朗”有“唱起來,搖起來”的意思,此舞在羌區最為盛行和普及,是很古老的自娛性舞蹈。“薩朗”音樂曲調歡快、流暢,節奏跳躍、明朗,歌詞內容十分豐富。該舞可在室內外進行,男前女后,不限人數,圍火塘或場院一圈,不封口,向逆時針邊歌邊舞。開始時,先男女輪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時,領舞男子加快舞步,帶頭交換各種不同的舞蹈動作,或雙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轉,男女相互競爭,氣氛逐漸熱烈。舞至高潮時,男子叫聲“嚇喂”,女子應和“喲喂!”一曲就此結束,接著再變換新的舞曲和步伐。
 
  “席蹴步”在南部方言中有“辦酒席時跳舞”的意思,是民間在喪葬、祭祀時舉辦酒席后進行的祭祀性舞蹈,沒有固定的表演程序。此外還有反映豐收后喜慶心情的“瓦西切瑪”、“江得里學”,贊美裝飾物的“石奎余奎”。 “席蹴步”音樂曲調緩慢,節奏卻很鮮明,曲式短小,反復重復。
 
  

 “仁木那·聳瓦”,赤不蘇方言,意為“賓客來臨時表示尊敬和歡迎的舞蹈”,是羌族傳統禮儀舞蹈,主要由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跳。如果寨子3年無人兇死,為示吉利,則要跳此舞慶祝。舞蹈一般出現在迎賓待客的禮儀活動開始、結束時。舞蹈時,男女數人面對賓客,呈八字形分開而站,雙手小指扣住身邊舞伴的腰帶,齊唱表達了全寨人對賓客的尊敬和贊美節奏緩慢的民歌。
 
  “克什幾·黑蘇得”,意為“跳鎧甲”舞時唱的歌,舞蹈俗稱“鎧甲舞”、“跳盔甲”,是為戰死者、民族英雄或有威望的老年人舉行隆重葬禮時,由身披牛皮制作的盔甲、頭戴盔帽、手執兵器的男子跳的舞蹈,主要流行于茂縣北部、黑水等比較邊緣的山寨。此歌音調悲切,運用極不穩定的角調式,速度緩慢,表達一種悲憤、哀傷的情感。
 
  “莫恩納沙”是羌族祭祀活動中,由釋比跳的祭祀性舞蹈,也稱“羊皮鼓舞”。該音樂無歌唱,只有羊皮鼓和響盤(銅鈴)兩種打擊樂器作伴。響盤聲響清脆,和著羊皮鼓的鼓點節奏和舞蹈節奏的變換,敲擊出不同的音響組合,增強了舞蹈的表現力。
 
  說到羌族的音樂,多聲部不得不提。多聲部又稱和聲或,是指兩組以上的歌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歌曲。羌族的多聲部主要分布在松潘縣的小姓羌族鄉,黑水及茂縣部分地區。1984年,松潘縣文化館鄭三寶先生首次在小姓羌族鄉采錄了兩首多聲部羌族民歌,請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民歌專家任渝等人鑒定,得到了認同,并引起中國音樂界的關注。1986年,中央音樂學院樊祖蔭教授一行專程到松潘縣小姓羌族鄉大耳邊寨考察,進一步確定,從而否認了19世紀80年代一些音樂界人士認為中國沒有多聲部,多聲部的故鄉在歐洲的說法(后來證實大部分古羌后裔民族都保存有多聲部民歌)。羌族多聲部的唱法主要有“引”、“尼沙”、“婁”、“瑪茨”等幾種,唱法、意義根據具體的場景有所不同。羌族的樂器有羌笛、口弦、嗩吶、腳盆鼓、羊皮鼓、鑼、響盤、指鈴、肩鈴等。此外羌族還有羌戲、端公戲、武士戲、花燈戲、馬馬燈、打圍鼓等民間戲劇。
 

富有羌族特色的教育

  新中國成立后,羌族教育不斷發展。現初步形成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結構層次完整的學校教育系統,各類社會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手段日趨現代化,構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立體教育體系。
 
  解放后各地政府重視學前教育,幼兒園數量逐步增加,規模漸次擴大。不少幼兒園積極采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使廣大羌族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發展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如汶川威州幼兒園運用投影儀、錄音機,通過看圖說話和木偶表演,糾正羌族幼兒的方言土音,發展羌族幼兒的想象、思維能力和說普通話的能力,擴大羌族幼兒的見識,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為穩步提高小學教育教育質量,各地政府和學校為保證羌民子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針對羌寨分散、交通不便的實際情況,積極開辦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民族班。具體措施有政府撥專項開辦費,按月計發寄宿生生活補助費和醫療費,部分學校配備較強師資,購置洗衣機、彩電等生活、娛樂設備,為寄宿生創造較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利于相對固定、集中地實施班級教學,便于教師根據需要隨時給學生補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羌區中學教育的提高主要是在建設好師資隊伍,辦好寄宿制民族中學(班)和認真執行教學計劃的同時,還廣泛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茂縣中學在積極開展電化教育和實驗教學的基礎上,80年代中期又創造條件建設微機房,逐年添置教學微機并培訓專業師資,幾年來先后在全部高中班、部分初中班開設微機課和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約1400人次接受了微機教學。由于強調德智體全面育人,加之國家的大、中專招生政策適當傾斜,故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批羌族學生考入了大、中專院校。
 
  40多年來,羌區中等專(職)業教育迅速發展。至2005年,汶川、茂縣、北川等地已有師范、農業、農機、財貿、職教等4所中專。這些學校不僅為羌區培養了大批具有中等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術的人才,而且初步形成了門類較齊備、培養方式較靈活的專(職)業教育系統,走上了與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主動為振興民族經濟服務的路子。為加快四川少數民族教育發展進程,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在汶川創建了阿壩師范專科學校,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有10余個系和少數民族預科部及干部專修科,為羌、藏、彝等少數民族培養不少中學教師和黨政干部。
 
  羌族人民自古注重社會教育,但舊中國由于民族歧視及漢族政府忽視,羌族的社會教育直到上個世紀40年代仍處于以口耳相傳和觀察模仿為主的原始狀態。新中國成立后,羌區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發展社會教育,把發掘、搜集、整理羌、藏民族文化遺產和開展民族文藝創作等作為重要任務。各縣既不斷優化和繁榮傳統的社會習俗教育、民族文藝教育和社會性體育等,還把群眾衛生教育、成人掃盲教育和干部培訓等逐步推向深入,不少鄉鎮和機關單位還組建了農友之家、職工俱樂部等,電視差轉臺、教育電視臺也逐步新設和開通。自1988年起,茂縣、汶川、理縣、北川四縣還輪流舉辦慶羌年活動。這種綜合性的社會活動包括羌族歷史教育、文藝演出、體育比賽、書法美術攝影展覽、羌區建設成就展覽,以及經濟、科技、文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民族傳統、風情習俗、藝體科技等內容為一體,是當代羌族社會教育的一種廣泛增強民族團結、富有娛樂性和科學性的別具一格的新形式。
 

“雙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

  羌族生活在川西北群山之顛,自然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羌人不論男女老幼皆喜飲酒,但從不酒后滋事。羌民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青稞為主料,或和以大麥、小麥、玉米精心釀制出一壇壇的青稞咂酒。有詩贊:“萬顆明珠一壇收,王侯將相都低頭。雙手飽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民間更是有“岷江邊上釀咂酒”,“桿桿的酒里找黃河”的歌兒傳唱。
 
  在筆者兒時的印象中,家中的主食仍舊是玉米、小麥、土豆等,民間送禮基本上少不了掛面、豬肉、咂酒這些生活資料。后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大米逐漸取代了玉米的地位,成了羌民的主食,雞、鴨、魚也都變得不再希奇了。近幾年由于旅游的發展,在一些景點周圍的“羌家樂”里,“金裹銀”等富有羌族特色的食品又慢慢出現在了餐桌上。此外,羌族的特色食品還有臘肉、野菜、蕎面等。
 

精美絕倫的刺繡、挑花等手工藝品

  羌人制作工藝品技術精湛,有的制作技術已經失傳,有的匯入中華民族工藝美術的制作技藝中,但仍有一部分保留于羌族的工藝美術中,得到繼承和發展。現代羌人制作的馬鞍、耳環、手鐲、帽花、各種掛飾、佩飾及石雕、木雕、漆器、織毯,尤其是挑花、刺繡等民間工藝,以其自身的民族傳統風格,濃郁的地方情調,精巧的技藝,集實用與審美于一體,世代流傳,裝飾美化生活。新中國成立后,羌族民間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更加光彩奪目。1959年7月,汶川縣汪玉花的挑花圍腰《幸福海洋》送成都參展,獲省工藝美術品展覽一等獎。1978年羌族服飾以古樸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精湛藝術,贏得了國內外民族學界的贊譽。同年底,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購買羌族服飾收藏。1980年,阿壩縣地毯廠生產個地毯,遠銷美國,加拿大,印度,尼泊爾,菲律賓等國,為羌族民間工藝贏得了聲譽。
 
  刺繡挑花都是傳統民間工藝。羌繡以五彩絲線或有色棉線為料,隨心應手地挑繡出花卉瓜果,飛禽走獸,松梅竹菊,團花緊簇,魚水和諧等各式花樣與圖案。
 
  羌人掘井,筑堰和淘灘的技術高明。史書關于羌人進入川西平原進行水利建設的記載屢見不鮮。《史記》載,羌人“冬則入蜀為傭”,打井修堰,建橋筑堡。《后漢書》載:“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說明當時羌人的灌溉技術已達相當水平。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從興建到歷代的擴建和維修,都有羌人參加。其橋梁和高碉建筑技術更是馳名中外。
 

(七)羌山美景醉人

  羌族區內有較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遺址。位于四川省汶川縣雁門鄉境內的雁門溝西羌大峽谷屬羌族地區自然景觀。它距成都150公里,為阿壩藏羌自治州內最大的峽谷。景區內雪山、奇峰、怪石、幽谷、森林、秀水融為一體。峽谷筆直處高達400米,挺拔俊美,是游客觀光、漂流的好去處。
 
  北川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于1979年建立。位于岷山山脈主峰雪寶頂南端,屬北川縣青片羌族藏族鄉境內的國有林區,森林覆蓋率達85%,全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峰海拔4073米,溝口蔡家坪1640米,相對高差2433米平均每公里高差8%山高谷深,溪底陡峻,兩岸峭壁束流,溪水奔騰咆哮,飛瀑高懸,氣勢磅礴。
 
  猿王洞是羌族地區自然風景名勝,位于北川縣桂溪鄉,系方圓3公里范圍內地10個溶洞之最大者。此洞形、色獨特,現已是四川省著名風景區。其他諸如疊溪地震遺址、金洞鴛鴦樹、龍池等自然景觀多不勝數。
 
  另外歷史文化遺產更是猶如天上繁星,著名的有:藏羌歷史文化走廊、茂縣營盤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勒石村聚居遺址、克枯棧道、青坡門河壩遺址、石棺葬、磚石墓、布瓦羌族古碉樓、無影塔……

精湛的建筑技藝

  羌族建筑以碉樓、石砌房、索橋、棧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
 
  羌語稱碉樓為“邛籠”。早在2000年前《后漢書·西南夷傳》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壘石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記載。碉樓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用以御敵和貯存糧食柴草。碉樓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墻基深1.35 米,以石片砌成。石墻內側與地面垂直,外側下而上向內稍傾斜。修建時不繪圖、吊線、柱架支撐,全憑高超的技藝與經驗。建筑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水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羌族民居為石片砌成的平頂莊房,呈方形,多數為3層,每層高3 米余。房頂平臺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墻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樹丫或竹枝,再壓蓋黃土和雞糞夯實,厚約0.35米,有澗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涼。房頂平臺是脫粒、曬糧、做針線活及孩子老人游戲休歇的場地。有些樓間修有過街樓(騎樓),以便往來。
 
  羌族地區山高水險,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創造了索橋(繩橋)。兩岸建石砌的洞門,門內立石礎或大木柱,礎與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繩,少則數根,多則數10根。竹索上鋪木板,兩旁設高出橋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棧道有木棧與石棧兩種。木棧建于密林,鋪木為路,雜以土石;石棧施于絕壁懸崖,緣巖鑿孔,插木為橋。
 
  羌族民間石匠農閑時常外出做工。舉世聞名的四川灌縣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淳厚的古遺風

  悠久的歷史與長期閉塞的生活環境,使羌族的精神文化中保留了不少淳樸厚重的古代遺風。我國古代最早產生的兩種文學形式是古代詩歌與古代神話。這兩種文學形式至今在羌族民間仍有巨大影響,而且傳承著不少優秀作品。羌族的男女老幼大都會唱民歌,歌詞多為4或7個音節一句,類似于漢文中的四言詩與七言詩。從內容來說,有苦歌、山歌、情歌、酒歌、喜慶歌和喪歌等。羌族神話著名的有《開天辟地》、《山溝和平壩的形成》、《造人類》、《斗安珠和木姐珠》等,其中所說的姐弟成婚、射落8個太陽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原始社會羌族的生活。
 
  羌族樂器中最著名的首數羌笛。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羌笛三孔”。馬融《長笛賦》言:“近世雙笛從羌起”。唐代《樂府雜錄》載:“笛,羌樂也。”宋代陳(左日楊右)《樂書》記有:“羌笛五孔”。可見其歷史久遠。近代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區的羌笛,管身竹制或骨制。竹是岷江上游的油竹,削成方形;骨是羊或鳥的腿骨。今羌笛管長17厘米,直徑1厘米,單簧,雙管,豎吹,六聲階,多獨奏。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轉,悠揚抒情,牧人常于山間吹奏自娛。古羌笛既是樂器,又是鞭竿,因有“吹鞭”之說。
 
  民間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鍋莊舞)、“跳盔甲”(又名“鎧甲舞”)、“跳皮鼓”、“蘭干壽”等。“跳盔甲”是種古老的傳統祭祀風俗舞,過去多在有戰功的將士葬禮上跳。數十個舞者身披生牛皮鎧甲,頭戴插有野雞翎和麥桿的皮盔,肩掛銅鈴,手執兵器(多為長刀),分列對陣而舞,吼聲震天,威武雄壯。把勇武不屈、豪放豁達的民族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使粗獷淳樸的古代民風躍然再現。

喝咂酒

  羌族釀酒的歷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從事農業。原因之二是,“禹興于西羌”,而我國釀酒先圣儀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后裔。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雖喜豪飲,但卻很少爛醉滋事。獨特的飲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麥、玉米釀成,封于壇中,飲時啟封,注入開水,插上竹管,眾人輪流吸吮,因而稱之為喝“咂酒”。邊飲邊加清水,直至味淡。飲時先由在場的最年長者講說四言八句合轍押韻的吉利話,作為“祝酒詞”,然后按年齡長幼依次輪咂。平輩們在一起飲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長竹管于壇中,同時飲用。有詩為證:“萬顆明珠一壇收,王侯將相盡低頭。雙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
 
  羌族民間還有“重陽酒”、“玉麥蒸蒸酒”。孩子和婦女們常飲加了蜂蜜的甜酒。

重點閱讀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復制地址給QQ/MSN好友]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觀注:熱點圖片
精彩推薦
安全聯盟站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