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56民族京族簡介

 京族,是中國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一個海濱漁業少數民族[1],同時是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京族歷史上曾被稱為“安南”、“越族”[1],自稱“京族”。1958年5月,經中國國務院批準,正式定名為“京族”。

 
  

在越南,京族是主體民族,在越南的54個民族中,京族占越南總人口近90%。
 
  

人口分布


  京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下屬的東興市[2]境內,主要聚居在江平鎮的“京族三島”——巫頭島、山心島、萬尾島以及恒望、潭吉、紅坎、竹山等地區,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灣陸地上。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京族人口數為22517,2007年人口為2.1萬人[1]
 
  

語言文字


  京族使用京語,京語與越南語基本相同。沒有文字,曾創制土俗“喃字”,現在京族通用漢語(廣州方言)和漢文[1]
 
  

風俗習慣


  京族主要信仰道教、佛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京族住房大多為磚瓦房,為防海風,建筑較為堅固。飲食以大米為主,食魚蝦較多,喜歡用魚汁調味。婦女穿窄袖緊身對襟無領的短上衣,褲子長而寬大;男子上衣長及膝蓋,窄袖袒胸, 腰間束帶。
 
  

民族簡史


  京族先民大約在16世紀初陸續從越南的涂山(今越南海防市附近)等地遷來中國的,最早遷來我國的京族先民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了。當時“京族三島”是無人居住的荒涼小島,他們和陸續遷來的漢族、壯族等各族人民一起開發和建設這三個島嶼。
 
  京族地區與越南毗鄰,19世紀法國侵占越南后,多次侵入中國京族地區,京族人民和當地各族人民緊密團結,進行了英勇的反抗法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后保衛祖國邊疆的戰斗中[1],京族人民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經濟生活


  京族地區氣候溫熱,海產豐富,除有700多種魚之外,尤以珍珠、海馬、海龍等著名。京族以漁業為主,農業為輔,屬沿海漁業和農耕混合的經濟文化類型[2]
 
  改革開放以后,京族人民發展了農業、魚類加工業和人工養殖珍珠、海馬等養殖業[2]
 
  2007年,京族人均年純收入在6000元人民幣以上,成為中國最富裕的少數民族之一[3]
 

【民族歷史】

民族分支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京族的母語京語通常被認為屬于南亞語系,故京族一般被視為南亞語系民族。另有一種說法認為,京族是以百越后裔壯侗語系民族中的雒越為主體,加上南島語系民族中的占人、南亞語系民族中的高棉人及漢藏語系民族中的漢人而重新融合而成的民族。而由于長期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京族文化更接近于東亞而非東南亞。
 
  

發展歷史


  

京族自16世紀初陸續從越南涂山等地遷來,最先居住在巫山島和江平鎮附近的寨頭村,后來才逐漸向萬尾島、山心島、潭吉等地發展。清政府曾在江平地區設立“江平巡檢司”,清朝末年,劃屬防城縣管轄。京族和當地各族人民一道,披荊斬棘,筑海堤,墾荒坡,勞動生產,共同開發了祖國南方的沿海邊疆,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
 
  京族在歷史上曾和漢、壯等族人民聯合進行過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斗爭。
 
  中法戰爭期間,京族聚居的福安村(包括今瀝尾)里長杜光輝率領京族、漢族群眾數十人,參加劉永福領導的“黑旗軍”。
 
  1886~1887年間,法軍侵占江平地區時,當地京、漢族人民聯合組成義軍,堅決抗擊法國侵略者。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瀝尾、山心等地京族30余人參加東興總工會領導的船工工會。山心京族地區曾成立農民協會。總工會及農民協會允后在瀝尾、山心組織動員京族群眾數百人舉行游行示威,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資本家的斗爭。
 
  1944年初,日本帝國主義者侵入京族地區,京族人民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組建江平地區抗日游擊小組,開展武裝斗爭。
 
  解放戰爭中,京族人民積極參加游擊隊活動,為革命事業作出了貢獻。
 

【歷史沿革】

  1952年,建立澫尾、巫頭、山心3個民族鄉。
 
  1958年5月1日,建立東興各族自治縣。
 
  1965年,東興各族自治縣由廣東省劃歸廣西壯族自治區。
 
  1978年12月25日,東興各族自治縣改稱防城各族自治縣[1]
 

【社會經濟】

  解放前,京族主要從事淺海捕撈的漁業,兼營農業、鹽業。地主、富農和漁業資本家占有大量的漁、農業生產資料。瀝尾、巫頭、山心、潭吉的地主、富農、漁業資本家占4村總戶數的2.93%,他們占有4村漁箔的23.87%,每人平均占有數為貧苦漁民的7.54倍;擁有4村漁船總數的28.94%;占有4村耕地的35.09%,平均每人占有的耕地數為貧農的11.73倍。
 
  封建的租佃剝削是京族地區的基本剝削方式,在漁業上表現為網租和箔租,剝削量達70%以上;在農業上表現為地租,租率占產量的50%。雇傭剝削以雇長工和利用京族傳統的幫工互助性質的“寄賴”關系進行,剝削率高達70~80%。在殘酷的剝削下,京族人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
 
  長期以來,京族保存以“翁村”為首的社會組織。“翁村”意為鄉長或鄉正,負責處理村內事務及糾紛,監督執行村約,主持祭祀儀式,籌辦公益事業。“翁村”下有“翁管”,協助翁村執行處罰,管理山林;“翁記”負責文書賬目。重大事務由村中長老組成的“嘎古”集團商議決定,交“翁村”執行。
 
  國民黨統治時期,曾利用“翁村”作為統治京族人民的工具。
 
  解放后,京族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京族人民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經濟建設事業。單純的漁業生產也發展到多業經營。生產不斷增長,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京族的漁業生產也發生了幾大變化:一是由過去的淺海捕魚發展到深海作業;二是過去的竹筏小船已改為大中型漁船;三是從單純的捕撈發展到捕撈、養殖、加工相結合的生產形式;四是從單純重視漁業生產發展到工、農、林、漁業并舉,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解放后,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沿海地區實行比內地更優惠的開放政策,使得處于開放前沿的京族地區貧困落后面貌迅速改變。文教衛生事業也有了很大發展。
 

【文化藝術】

  

京族傳統民間文藝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京族口頭文學內容豐富,其詩歌占有重要地位[1]
 
  京族人喜歡的“唱哈”(意為唱歌)、竹竿舞、獨弦琴,被譽為連系著京族文化的三顆“珍珠”。
 
  

民族曲藝


  “嘲劇”是京族傳統的戲劇,獨具民族特色。
 
  京族的歌唱藝術頗有特色。唱時由一位哈哥操三弦琴伴奏,二位哈妹則邊敲打竹梆子與竹板輪流進行演唱,內容多為敘事詩歌以及中國古詩詞等。如《宋珍·陳菊花》、《斬龍傳》、《琴仙》、《潯陽江頭夜送客》等等。
 
  京族人民愛唱歌,歌曲曲調有30多種,內容廣泛,按內容分有山歌、情歌、結婚歌、漁歌、訴苦歌、敘事歌、風俗歌、勞動生產歌等等。其中有些歌本流傳,有些卻是即興創作,觸景生情,隨口而出。
 
  用京語演唱的京歌,

有著自己的格律,比較復雜。京族的民歌內容也十分豐富,由于生產的影響有不少歌曲都與大海相關。
 
  如有一首海歌這樣唱道:“潮漲潮退不離海,風吹云走不離天;大路不斷牛腳印,海上不斷釣魚船。”
 
  有一首情歌的歌詞是:“搖船過海搖繩斷,還有幾搖到岸邊;板短搭橋難到岸,望妹伸手過來牽。”
 
  京族青年男女一般通過對歌物色對象,所以他們個個能歌善唱。
 
  

民族樂器


  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樂器,音色優雅動聽。一般由半片大竹筒或3塊木片制成長方形的琴身,長約75公分,一端插一根與琴身成直角的小圓柱,或金屬片條,另一端按一把手,兩端由高至低拉一弦線。演奏出來的聲音十分幽雅動聽。
 

 
【漁業文化】  

漁業概述


  漁業是京族的傳統產業。在各類漁業生產中,京族主要從事淺海曳網漁業和雜漁業。漁業工具有拉網、塞網、漁箔、刺網,以及用于專門漁獵對象的鯊漁網、南蝦網、海蜇網、鱟網、墨漁網等。至于挖沙蟲、耙螺、挖泥丁、捉蟹等等,都是較簡單的小海作業了。
 
  

由于各地所處的地理條件有所差異,從事的作業種類也有不同。萬尾主要以拉網捕魚,山心主要以漁箔捕魚,而巫頭以漁箔和塞網捕魚。漁具之多、分工之細,形成了京族獨特的漁業文化。京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漁業生產經驗。他們非常熟悉各種魚類的回游規律,能準確預測潮水的漲落和海上氣候的變化,根據潮水的“漲”“落”規律來安排生產。
 
  

習俗禁忌


  在京族的漁業生活中,至今還保留著“見者有份”的被稱為“寄賴”習俗。“寄賴”即漢族俗話說的“沾光”之意。如果想吃海味,就可到退潮后的漁箔邊或滿載歸來的漁船上,撿一些拿走,主人是不會怪罪的。
 
  在長期的漁業生活中,京族人民還形成了一些禮儀與禁忌習俗。如飯燒焦了,不可說“焦”,因為“焦”與“礁”同音,怕觸礁;在船上將“油”說成“滑水”,“滑”即“順利”、“順當”之意。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婦女、孩子都要到海灘上送行,并舉行一些祭海活動。
 
  

漁具分類


  拉網
 
  

拉網有大小之分。大的拉網高3米,長400米,整幅網身由6張繒網綴連而成,網眼小而密。小拉網由4張繒網組成,網眼大而疏,網長330多米,兩頭高2.3米,中間高3.3米,略成桃葉狀。操作時,前者需三四十人,后者要二三十人。操作程序為:先探察海域,觀測魚情,選擇作業地點;其二,在發現魚情的地方,劃小艇或竹筏將漁網慢慢放開,由灘邊向海面圍成一個半月形的大包圍圈;其三,操網者分為兩組,各執網綱一頭,合力向灘岸拉收;其四,在拉拽過程中,兩組人一邊拉一邊徐徐靠攏,直到網盡起魚。這樣,一次拉網操作即告結束。這種拉網作業是京族較大型的群體性操作的漁業生產方式之一。男女均可參加,也不受季節限制。
 
  塞網
 
  
塞網又稱閘網或壅網,分疏、密兩種。網的長度和高度與拉網相當。但其網的設置地點是在海灘上定置進行的。操作時把人分為三組,各組又具體分為“號樁”、“插樁”、“掛網”(把網掛于樁上)、“挑沙土”(將網腳填塞)等工序。這種塞網的設置,都是在潮漲之前預先進行的。當海潮上漲時,各種魚蝦隨潮水進入塞網圈內,退潮時,魚蝦便被漁網和沙土圍成的海灘包圍所困,“束手就擒”。這種“塞網”與“拉網”的區別就在于,塞網著重在固定的“塞”和“堵”,而拉網則著重在“拉”與“收攏”,其操作各具特色。
 
  漁箔
 
  漁箔,是一種漏斗形的捕魚工具,一般選擇在潮水升降、水勢較急的匯合處設立。每個箔位有規定的大小距離。先用高約2米,直徑10多厘米的木樁圍成兩排,一頭匯合處用木樁固定,再用小竹片編排,結成“籬笆”柵欄,圍成高約3.5米呈圓形的漁港(魚室)。退潮時,隨流魚蝦蟹順兩排木樁游動進入漁港,即可網住。
 
  鯊漁網
 
  鯊漁網是一種用于深海獵捕鯊魚的專用網具。網身長400米,高1.3米,網眼粗大,由網線、網浮(竹筒)、網墜(鉛鐵或石塊)、網綱等組成。下網時由4人乘筏到鯊魚活動的深海區,將網的兩端及中間腳部以重石墜定于海中。每次下網可持續三四天,連續捕獵,是一種既驚險又充滿樂趣的捕魚作業。
 

【民族節日】  

哈節


  

京族除了和漢族相同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哈節”。
 
  哈節,又稱“唱哈節”,所謂“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傳統歌節,通宵達旦,歌舞不息。京族農歷六月初十(瀝尾、巫頭島)或八月初十(山心島),正月二十五(紅坎鄉)時,當地京族要過最隆重的“哈節”,由歌手“哈妹”輪流吟唱。唱哈活動要連續進行3天3夜,一邊宴飲,一邊聽唱。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筑物。
 
  據說,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來到京族地區用優美的含義深刻的歌來反抗封建財主,深受京族人民的歡迎。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人們建立了哈亭。節日期間,全村歡聚一起,通宵歌舞,并在哈亭舉行迎神、祭祖、比武、角力等活動。
 
  “哈節”過去每年都舉行,各地日期不一。每逢哈節,京家男女老幼身著節日盛裝,匯集到哈亭聽哈之前迎神、祭祀,祈保漁業豐收,人畜兩旺。唱哈的活動過程,大致分為迎神、祭神、入席唱哈、送神四個部分。節日前一天,先把京家信奉的“鎮海大王”等諸神迎于哈亭,節日當天下午三點鐘左右開始祭神,祭神完畢,即入席飲宴、唱哈。這是唱哈節的主要活動項目,節目有情歌、燈舞、樂舞、歌唱族杰等,這是唱哈節的高潮,人們縱情歡歌跳舞持續多天。唱哈至尾聲時進行送神,送神畢,唱哈節結束。
 
  

春節


  春節家家都要做“白薯(米乙)”(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種糕點),年初一早餐不吃葷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乙)。春節期間全村都要到哈亭以豬、雞、魚為供品祭拜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歲守時,必須在祖先牌位前,擺上白薯壹方能入睡。
 
  

【民族飲食】  

日常食俗


  
大部分地區習慣日食三餐,居住在萬尾的京族一般習慣日食兩餐,早餐多選在上午十一點左右,直到入夜后才吃晚餐。過去京族常以玉米、紅薯、芋頭混著少量的大米煮粥作為主食,只有出海捕魚或秋收,勞動量大時才吃干飯。如今稻米已成為京族最為常見的主食了。日常菜肴,以魚蝦為主,常用魚蝦做成魚汁,作為每餐不離的調味品。家庭飼養的豬、雞,也是日常主要肉類來源。京族過去有在船上不準將碗覆置,不準腳踏在灶上等等禁忌。
 
  

禮儀食俗


  
京族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哈節”。過去每年都舉行,各地日期不一。“唱哈”是京語唱歌娛樂之意,節日的當天,全村男女老幼都要穿上盛裝,云集在哈亭(唱歌娛樂的公共場所)之前迎神、祭一,祈保漁業豐收,人畜兩旺。每年哈節,由村里人輪流做“哈頭”(哈節中主持唱歌娛樂的人),并由“哈頭”出一頭肥豬,辦一桌酒肉參加。在宴席上輪流唱歌,婦女只能聽唱,不入席。
 
  過春節時,家家都要做“白薯(米乙)”(用糯米粉包糖心做成的一種糕點),年初一早餐不吃葷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米乙)。
 
  端午節全家吃糯米粽和雄黃酒;中秋節除做糯米飯、糯米糖粥和風吹(米乙)外,還要購買豬肉和月餅全家吃團圓飯。
 
  京族男女青年訂婚,男方要用一定數量的豬肉、糕餅等作為禮品送給女方,貧窮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葉、糕餅作為訂婚禮。結婚時,男方要備一百斤豬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禮品,送給女方。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倆將帶自家染紅的糯米飯兩托盤(約6斤)、豬肉兩塊、雞兩只回娘家謝拜岳父母,婚禮才算結束。
 
  

祭祀食俗


  
京族過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逢年過節都要進行敬祭神活動。
 
  春節期間全村都要到哈亭以豬、雞、魚為供品祭拜諸神,回家后要拜祖先。歲守時,必須在祖先牌位前,擺上白薯(米乙)方能入睡。正月十五為小年,屆時也要備豬、雞、魚拜祖。煮豬肉拜祖還是京族女子出嫁時的一種禮習。
 
  每年哈節,凡年滿16歲的男子都要置備雞、酒、糯米飯、檳榔等祭品到哈亭祭祀,經過祭拜的男子才算“入眾”(即進入成年),才能被允許參加唱哈節的入席活動,從此便可參加捕魚生產。
 
  過去在京族民間,每逢新網下海,或海產品欠收,都要置辦各種祭品,到海邊進行祭拜,祈保下海的人平安歸來,漁業豐收。
 
  

民族特產


  京族喜吃魚、蝦、蟹、魚汁及大米糍粑“風吹穡”。京族的典型食品有:魚汁,又稱“鯰汁”。是京族民間傳統調味品,以各種小魚經腌制而成。婦女愛嚼檳榔。
 
  鯰汁
 
  鯰汁在市場上一般叫魚露,是用小魚腌制的一種調味汁,每年3至6月間,漁民家家腌制鯰汁:在一個洗凈的大瓦缸內底墊上稻草和沙包當過濾層,過濾層下的缸底腳邊鑿一小孔,安裝上塞子及漏管。將清洗好的小魚及鹽一層一層鋪在缸里。缸裝滿后,上壓重石,加蓋密封。一星期后,打開漏管,鯰汁不斷流出,其色如濃澄汁,清香四溢,吊人胃口。待到漏管中已流不出鯰汁,“頭漏汁”便告取盡。然后向缸內再添冷卻了的鹽開水,過數日接取“二漏汁”;最后壓濾“三漏汁”。
 
  就其質量來說,一次比一次差點。因而頭漏汁多出口東南亞各國,二漏汁多在國內市場銷售,三漏汁通常自家食用。即便是三漏汁,也會使初嘗者贊不絕口,回味生津。俗語說:“千汁萬汁,不如京家鯰汁。”做湯時加些鯰汁,湯味頓覺鮮美;吃肉時蘸以鯰汁,入口便覺清香。
 
  米乙
 
  “米乙”是大米制成的食品,當點心吃。又細分“白頭米乙”、“風吹米乙 ”、“米乙絲”等。
 
  “白頭米乙”是“米乙”的品種之一。在我看來,以糯米搭配秈米為主料,用芝麻、花生或綠豆和糖做餡。先將浸泡好的米打磨成細粉;然后將細粉和成米團;再分解成雞蛋大小的團粒,分別填入餡料,進一步捏揉成圓球,即形成坯;最后要制成熟食,或油炸、或蒸煮,則各隨喜好。不過,制成食品后的形狀和口感會不同:油炸品,呈橘黃色,吃起來皮酥質軟味香甜;蒸煮品,則頗似撈出熱鍋的湯圓,口感清甜爽滑而不膩。為了調和色澤、增加清香,或為了預防上火,京族人常常在浸米或碾粉時,攙和一些清香植物和有利于降溫去火的中草藥。如香菜、“企麻”等。與此同時,京族人還重視外形的點綴與裝飾:如油炸品,入鍋之前須裹上白芝麻,令出鍋后的食品橘黃中嵌滿花白;蒸煮品則出籠之后,再裹上炒熟的糯米粉,使食品白如雪球,相互之間又不粘連。這些被裹上花白芝麻和糯米粉的食品,外形乍一看猶如老人的滿頭白發,京族人因而叫“白頭米乙”。其實,京族人逢年過節都制作“白頭米乙”,圖的就是“白頭”的寓意。節喜期間,他們通過互相饋贈或共同品嘗“白頭米乙”,祝愿大家都幸福長壽、白頭到老,節事氣氛也因此更加喜慶祥和。
 
  “風吹米乙”,是“米乙”的另一品種。既像薄餅,又像鍋巴。原料仍以大米為主,傳統的制作方法是:先將浸泡好的大米打磨成米漿;然后,用蒸籠將攤勻在布箍(用環竹片將棉布箍緊制成的模具)上的米漿蒸熟,形成一張張狀如睡蓮(葉)的粉膜;再均勻地撒上芝麻,放置在戶外的竹篾架上曬干;最后用炭火烘烤至香脆即可。烤熟的粉膜大小輕薄如曬枯的荷葉,因脆不禁風而被戲稱為“風吹米乙”。其味香脆爽口,也是京族人逢年過節的必備食品。
 
  “米乙絲”是“米乙”的又一品種。制作原料和方法與“風吹米乙”大體相同,區別在于“米乙絲”不需要烘烤,將曬干的粉膜直接切成粉絲即可。不過,“米乙絲”須烹飪之后方能食用。烹制方法,與煮干米粉基本相似,先將“米乙絲”用冷水浸泡至稍微膨脹,然后搭配海鮮和瘦肉烹煮,水煮或油炒都可以。烹煮后的“米乙絲”,無論煮還是炒,口感均爽滑而鮮香,風味獨特而濃郁。這是京族群眾逢盛大節慶和款待親朋好友時必備的主食或菜肴。“米乙絲”是京族群眾喜愛的菜肴,將“米乙絲”與海螺肉蟹肉拌煮成米乙絲螺肉湯,入口甘香、嫩滑,風味獨特。把米乙絲、螺貝肉、蟹肉、沙蟲干、蝦仁等海味混在一鍋煮,就是“米乙絲海味湯”,只要一次品嘗,便會終生難忘。
 
  京族的“米乙”食雖好吃,但京族人卻并不常吃。過去,京族人的生活很艱苦,他們的主食主要是玉米、紅薯、木薯和芋頭,還得靠挑咸魚上岸或進山換取。哪里舍得輕易用大米做“米乙”食?因此,“米乙”食對于往日的京族人來說,不過是逢年過節才能享用的奢侈罷了。
 
  如今,京族人富裕了,要享用“米乙”食,經濟上已不為難。但鑒于“米乙”食的制作頗費工夫,忙碌的京族人反而覺得花不起時間了。因而,“米乙”食仍然是節慶才吃的食品。好在有些手藝精的京族人樂于發揮特長,創辦了專門制作“米乙”食的手工作坊。因此,人們真嘴饞了,旅游區和市場上都有賣。也正因此,很多京族人即便節慶喜事所需 ,如今也到“米乙”食坊去訂做了。
 
  “米乙”的念法
 
  “米乙”是京語的形聲喃字(在漢語言文字中沒有這個字眼),左形右聲,京族人用前鼻音發聲音“乙”。京族喃字還有寫作“米壹”或“壹”的,不過比較少見。然而,不管采用何種寫法,翻譯成漢語即米團或糍粑的意思。
 

【民族服飾】

  

京族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長衣,坦胸束腰,衣袖較窄,腰間束帶。
 
  京族婦女則內掛菱形遮胸布,外穿無領、對襟短上衣,衣身較緊,衣袖很窄,下著寬腿長褲,多為黑色或褐色。外出時,外套淡色旗袍式長外衣。婦女喜歡染黑齒、結“砧板髻”。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婀娜多姿,下擺舒展,開權至腰際,活動方便。
 
  京族最有特色的裝飾是他們的斗笠。
 
  現在的京族地區,仍有部分老年婦女穿民族服裝,上身穿窄袖緊身對襟無領短上衣及菱形遮胸布,下穿黑色或褐色長寬褲子,外出時加穿白色長外衣,形似旗袍而開衩較高,結“砧板髻”。少數婦女還保留染黑牙齒的習慣。
 
  但現在多數青年男女的服飾已與附近漢族相近。
 

【傳統民居】

  京族過去的居屋多帶“干欄”式建筑遺風,以木為柱,以竹、泥為墻、茅草為蓋,屬草廬茅舍一類,易于搬動。但現在大多筑方石磚瓦房屋。每塊石條長75公分,寬25公分,厚20公分。石條砌墻,房高約7米,屋頂蓋瓦,穩固涼爽,可抗臺風。室內以條石或竹片木板分隔為左右偏房及堂屋共3間。廚房與畜圈在居室旁另建。近年還出現了不少鋼筋水泥樓房,帶有陽臺和裝飾性欄桿,擺放著鮮花盆景。屋檐下掛著串串干鮮海貨,或待客或運往各地市場。
 
  “海欖”是京族群眾對紅樹林的俗稱,大片大片的紅樹灌木林被叫做“海欖山”。紅樹林四季常青,不怕海水浸泡,漲潮時在潮水中頑強護岸,退潮后在灘地上阻擋風沙。它的表皮里含有大量“單寧素”,是鞣革工業中必需的原料,因而京家人視它為海里的“神樹”和“搖錢樹”。傳說這種“神樹”是山神王從十萬大山派來探海觀光的,結果它們樂而忘返,永駐此地,成為京家的“朋友”。
 
  京族人民自古以來把海欖山和樹林看作“大家的山”,是公有財產,不準砍伐和入林放牧。因而,如今京族沿海地區就有紅樹林2000公頃。百性都有在自家房屋周圍栽培花木的習慣,冬青、劍麻、牡丹、仙人掌及木瓜、菠蘿、木黃麻樹錯落密布、蔥翠掩映,景觀十分迷人。
 

【婚姻習俗】

  

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現在大多自由戀愛,用對歌物色對象。對歌后,如果男方鐘情于姑娘,就慢慢靠近女方,并用腳尖將沙撩向姑娘,如女方也心中有意,就會照樣將沙踢回對方。通過這種踢沙方式或互相對擲樹葉的活動,建立感情,再請“蘭梅”(媒人)傳遞愛歌,雙方還要互贈彩色木屐一只,如果正好是左右足配對,就被認為天生成雙,可以締結婚約(稱作“對屐”),然后男方帶著禮品,請些歌手去女方對歌認親。舉行婚禮時,女方緊閉大門,在屋前大路和樹林里設三道懸燈掛彩的榕門。要想通過三道門,必須對歌,直到女方歌手滿意才可通過關卡。晚宴以后,去往男方家拜堂,對歌,此起彼伏,通宵達旦,幸福愉悅的歌聲伴著天作地合的一對新人。
 
  京族男女青年訂婚,男方要用一定數量的豬肉、糕餅等作為禮品送給女方,貧窮之家也要送少量的糖、糯米、茶葉、糕餅作為訂婚禮。結婚時,男方要備一百斤豬肉、二百提酒(每提等于200克)、七斗米及其他禮品,送給女方。
 
  婚后三天,新娘“回潮”,夫妻倆將自家染紅的糯米飯兩托盤(約6斤),豬肉兩塊、雞兩只回娘家謝拜岳父母,婚禮才算結束。
 

【民族禁忌】

  在漁家做客,千萬別說飯燒焦了,因為“焦”與“礁”同音,怕觸礁。在船上不要說“油”,把油稱為“滑水”,因為“滑”有“順當”、“順溜”、“順利”之意,而“油”與“游”同音,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呢。移動器物要拿起來,別拖著推著移動,因為有“擱淺”之嫌。當然,一般來說,不懂規矩的客人是不會被責怪的。
 

【宗教信仰】

  京族崇拜祖先,多神崇拜,特別是與海有關的神尤為敬仰。京族過去一般多信奉佛教、道教,少數人信奉天主教。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婦女、孩子都要到海灘上送行,并舉行一些祭海活動。

重點閱讀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

[復制地址給QQ/MSN好友]

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 驗證碼: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觀注:熱點圖片
精彩推薦
安全聯盟站長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