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人口10. 42億(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
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有七大方言。現代漢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北京語音為標準音。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五十年代以來,中國政府有計劃地進行文字改革,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簡化漢字。
漢族以農耕為本。
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漢族最隆重的節日是春節,還有中秋、端午、清明等。
食俗
日常食俗 漢族以農業為主、家庭飼養業為輔的生產經營方式,歷史悠久,對漢族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形成了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食品、蔬菜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西方諸民族和中國藏、蒙等民族的飲食結構形成了鮮明的差別。此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飲食慣制。三餐中,午、晚餐是正餐。一日三餐。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飲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體特點。
主食 由于漢族分布的不同區域出產的糧食作物不同或互有差異,形成不同的主食和制作方法。米食和面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類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面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類、薯類作物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漢族主食的制作方法豐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數百種。在長期的歷史和廣大地區呈現多姿多態的風格。在不少食品除了營養學上的價值,還具有美學欣賞價值。食之味美可口,觀之賞心悅目。米面食品起源很早,古代蒸米為飯,有黃黍、白黍、黃梁、白梁、稷米、稻米六種米飯。現在,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制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米團、米面、糍飯、湯圓、粽子等;東北、西北、華北則以面食為主,饅頭、包子、面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山東煎餅、陜西鍋盔、山西刀削面、西北、華北抻面、四川擔擔面、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
菜肴 是漢族飲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漢族飲食史早期,菜是蔬菜的總稱,肴是做熟了的魚肉。后來菜也成為副食的總稱。素菜指各種蔬菜和植物蛋白制品,葷菜指魚肉等動物蛋白制品。在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早期,普通民眾只能以菜食為主,而各類肉食主要成為上層階級的日常食品或者社會節慶日的食品。因而在先秦許多典藉中,曾把“肉食者”作為權貴的代稱。例如殷周時代稱在位者為“肉食者”,稱平民百姓為“蔬食者”。
漢族的菜肴因分布地域的不同,又各有千秋。漢族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但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菜肴的眾多不同類型,是因為受到多方面的條件影響。首先是原料出產的地方特色,例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種山珍野味,廣東一帶民間的蛇餐蛇宴,西北地區多種多樣的牛羊肉菜肴以及各地一年四季不同的蔬菜果品等都反映出副食方面的地方特色。其次,還要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例如喜食辛辣食品的地區,多與種植水田、氣候潮濕有關。人們常把漢族和其他有關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雖然過于籠統,并不準確,但也反映出帶有區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異和區別。再次,各地的調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調味、烹調技術的不同要求和特點,都是形成菜肴類型的重要因素。例如廣東位于南部沿海,物產豐富,粵菜有用料鮮活,花色繁多、新穎奇異、取材廣泛的特點,口味以清淡、生脆、爽口為主。山東位于黃河下游,處于渤海與黃海之濱,沿海一帶海產豐盛,魯菜的主要特點是擅長烹制各種海鮮,講究清湯和奶湯調制,善以蔥香調味,火功精妙,風味鮮咸適口,清香脆嫩,湯精味醇。江蘇是聞名的魚米之鄉,蘇菜的主要特點是選料嚴謹,制作精致,刀工精細,講究造型,菜肴四季有別,重視制湯,保持原(料)汁,口味清鮮和平。川菜,以成都、重慶、自貢等地的風味佳肴為代表,口味多樣,注重調味,講究精烹,具有清鮮醇沈,麻辣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點。漢族菜肴烹調方法有幾十種,常見的有煮、蒸、燒、烤、煎、炒、烹、炸、燴、爆、氽、扒、燉、燜、拌等十多種。各地的烹調方法都深受當地食俗的影響,如廣東菜的軟炒、(火+屈)、焗;福建菜的醉、糟;湖北菜的煨;北京菜的涮、烤、(火+曰+羽)等各有長處,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步發展為有特色的地區性的菜肴類型,產生漢族豐富多采的烹調風格,最后發展成為較有代表性的菜系。川菜、閩菜、魯菜、蘇菜、京菜等各具特色,匯成漢族飲食文化的洋洋大觀。
飲料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構成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發生了廣泛影響。
酒不僅是能滿足提神、解除疲勞、醫用等生理需要的飲品,而且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媒體,它在漢族長期的飲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封建社會,它是祭祀神靈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這種儀式中它起著溝通人神的媒體作用。在漢族的重要節日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備品。漢族有句俗話,無酒不成宴。酒可以助興,可以增加歡樂的氣氛,至今還在不少地區流行的飲酒時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動,既是一種飲酒習俗,又是一種民族游藝和民間智慧,它具有活躍氣氛,消除酒力,顯示和鍛煉智力等多種功能。有些飲酒活動形成獨特的文化習俗,例如漢族中廣泛流傳的除夕飲屠蘇酒,端午節飲雄黃酒,重陽節飲菊花酒等等,蘊含著漢族人民深厚的自然天道和人文觀念,至今仍為人們稱道。酒是漢族在日常生活和各種社會活動中傳達感情,增強聯系的一種媒介。在漢族許多地區,姑娘出嫁臨行前要飲別親酒,新郎新娘入洞房要飲交杯酒等等。所有這些飲酒習俗,都是漢族過去和現在飲食和生活習俗的有機組成部分。
茶是比酒更為普及的一種飲料。唐代飲茶要加許多香料和調料,宋以后逐漸發展起綠茶、花茶、烏龍茶、紅茶等茶。飲茶講究茶葉、水質的品格,火候水溫的適宜以及茶具的風格,飲茶的環境、氣氛等多種條件。日本在中國唐代飲茶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獨特的茶道,對日本文化和國民性格有深遠的影響。目前,中國漢族和各民族的飲茶習俗,將身體保健、文化欣賞、社會交際媒體等多種功能綜合為一身,成為民族飲食中最普及、受歡迎的飲料之一,也是民族文化中最普遍的現象之一。
除酒和茶兩種主要飲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為不同地區、不同季節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俗
漢族的飲食一方面受到本地區自然環境的直接影響,同時也與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歲時節日即是表現漢族飲食文化風格的重要時期。漢族與其他民族一樣,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
節日食品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多數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存著一些象征性的活動。第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漢族的各類歲時節慶日從年初開始直到年終,每個節日差不多都有相應的特殊食品和習俗。例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就寓含著親人團聚、闔家安康的意義和祝愿;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寓含著家庭和每個人的生活步步升“高”(糕)的良好祝愿。另外,漢族許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魚,象征“年年有余”。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被賦于深厚的文化意義,它把深切懷念杰出的詩人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濃重的鄉土感情結合起來,千百年來傳承不衰。端午節的雄黃酒則將保健效用和信仰心理作用結合為一體,成為既驅蟲又避邪的吉祥飲品。中秋節的月餅,與自然天象的圓月相對應,寓含了對人間親族團圓和人事和諧的祝福,月餅既成為自然景象的象征物,又被賦于濃重的文化意義。其他諸如開春時食用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寒食節的冷食,農歷二月二日吃豬頭、咬蠶豆、嘗新節吃新谷,結婚喜慶中喝交杯酒,祝壽宴的壽桃、壽桃、壽糕等,都是在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且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節日習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內涵的食俗。它不僅是滿足人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滿足人在一定的自然時令節候環境,社會場合和人生階段等特殊環境中的心理和文化需要。節慶日是人類社會生活中一種綜合性的獨特文化現象。在節慶日中,從民俗的意義而言,生活中的某些常規被打破。非節日期間為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甚至溫飽的日常服飾和飲食慣例被打破,在飲食、服飾方面特殊的信仰、禮儀、社交、審美等文化要求被突出出來,因而形成獨特的有關食品和食俗。漢族食俗在這些方面有相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第三種食品是節慶日和某些特定場合間饋贈親朋好友或其他對象的禮品。漢族中,過去長期以來以饋贈食品作為表達友好感情,建立親密和睦人際關系的一種獨特方式。例如親朋好友之間中秋送月餅,端午送粽子,生日送蛋糕、壽面,都具有特定的民俗意義。民間與婚姻有關的節慶活動中往往要饋贈紅棗、喜蛋、長面,也都包含著諸如“早生貴子”、“百年合好”等美好祝愿的深厚民俗內容。
飲食中的信仰、禁忌
世界上每一民族,由于歷史發展、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原因,在飲食中各自有一定的信仰和禁忌。這方面情況很復雜,有些飲食禁忌,實際上產生于某些實際生活經驗的總結。例如各地都有一些性能容易發生相互沖突的食物不能同時混同食用等禁忌,就來源于某些樸素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缺乏科學文化知識的過去,對人的飲食衛生和身體健康起過一定的保護作用。相當一部分飲食禁忌與信仰因素互為表里,是對某種神秘力量產生恐懼而采取的消極防范措施,它實際上是原始信仰的遺留。其中也有少部分脫去迷信色彩,轉化成為規范飲食和其他社會生活的禮俗。例如在舊時代,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于舊歷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生食品尤其主食為炊則意味全年辦事不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谷子減產;而江蘇南京等地則以正月初二為米娘娘生日,這天是人類的一件大事,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難產等。古代人們常認為事物之間存在一種神秘的相互感應。這類信仰、禁忌觀念有形無形地滲透在漢族的某些飲食習慣中,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殘存在飲食習俗中的一些迷信成分已經或正在被淘汰,合理和有益的經驗正在與科學知識相結合而使漢族的飲食文化水平不斷得以提高。
-------------------------------------------------------------------------------------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于漢朝。漢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中國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
歷史
從約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并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并先后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前2700年,活動于陜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姜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于爆發了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之后兩個部落結為聯盟,并攻占了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約前2070年,啟建立了夏朝,前1600年,商朝建立,前1046年,周朝建立。從周朝開始,境內各個民族與部落不斷融合,活動范圍也由黃河流域逐漸擴大到淮河、泗水、長江和漢水流域。在這期間,華夏族的逐步形成,成為現代漢民族的前身,并以此區別于夷、蠻、戎、狄等諸多民族,但此時華夷的劃分尚不十分嚴格。
春秋時期,華夏族同周邊民族進一步融合,秦、楚等原本被排斥于華夏族之外的國家也被逐漸接納。到了戰國時期,各個華夏諸侯國之間相互征戰,陸續進入中原地區的夷、蠻、戎、狄也逐漸與華夏族融合,從而形成較為穩定的族體。此時,華夏族的活動地域也擴展到了遼河中下游,洮河流域、四川盆地、江南地區等地。
秦始皇統一中國并建立了秦朝,隨后漢朝建立,并統治中國400余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并以先秦時期的華夏族為核心和主體,加以漢朝疆域內被漢化的部分其他民族,形成了漢族。此時漢族人口分布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從西晉末年起,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匈奴、鮮卑、羯、氐、羌也相繼加入華夏的大家族行列。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了北方,后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朝后期為充實邊疆,準許漢族進入中國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山東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分布
大中華地區
漢族人口99%以上都分布在大中華地區,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2%,分布于各個省份;在臺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地區 | 人口(2005年) |
---|---|
中國大陸 | 1,201,809,000 |
香港 | 6,554,000 |
澳門 | 462,000 |
臺灣 | 23,365,400 |
總計 | 1,231,261,000 |
其他地區
漢族在其他部分地區也是當地的主要民族,如果敢(緬甸)(漢族人口比例為90%)、新加坡(77%)、圣誕島(澳大利亞)(61%)、檳城(馬來西亞)(56%)。同時在許多國家也是重要的組成民族之一。大洲/國家 | 人口 | 占該國百分數 | 占海外漢族人口的百分數 |
---|---|---|---|
亞洲 | 28,800,000(1998年) | 81% | |
柬埔寨 | 150,000(2003年) | 1.2% | |
印度尼西亞 | 7,300,000(2003年) | 3.1% | |
日本 | 175,000(2003年) | 0.1% | |
朝鮮 | 50,000(2003年) | 0.2% | |
韓國 | 100,000(2003年) | 0.2% | |
老撾 | 50,000(2003年) | 1% | |
馬來西亞 | 7,000,000(2004年) | 30% | |
緬甸 | 1,300,000(2003年) | 3% | |
菲律賓 | 1,500,000 | 2% | |
新加坡 | 3,400,000(2004年) | 76.8% | |
泰國 | 7,300,000(2003年) | 12% | |
越南 | 2,300,000(2003年) | 3% | |
北美洲 | 5,020,000(1998年) | 14.5% | |
加拿大 | 1,200,000(2004年) | 3.69% | |
美國 | 2,400,000(2000年) | 0.8% | |
歐洲 | 945,000(1998年) | 2.6% | |
俄羅斯 | 680,000 | ||
法國 | 300,000 | ||
英國 | 247,403(2001年) | 0.4% | |
大洋洲 | 564,000(1998年) | 1.5% | |
澳大利亞 | 454,000(2003年) | 2.5% | |
新西蘭 | 115,000(2003年) | 2.8% | |
非洲 | 126,000(1998年) | 0.3% | |
南非 | 100,000(2003年) | 0.2% | |
總計 | 35,175,000 | 100% |
文化
語言
主條目:漢語
漢族的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漢語屬漢藏語系,按學術界較常見的劃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語、粵語七大方言(有許多不同的劃分方法,參見[漢語方言')。對漢語標準語的規定,漢族所在的不同地區各有不同,中國大陸、臺灣、新加坡定為標準官話(以官話區的北京話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語言,其稱謂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別稱為普通話、國語、華語),香港定為標準粵語(廣州話)。中文的書寫表達方式分別有繁體中文(或稱正體中文)和簡體中文。
姓氏
主條目:中文姓氏
和其他民族不同,漢族的姓氏多為單字。如張、陳、李、王、楊、黃、吳、劉、周、徐、朱、林、孫、馬、高、胡、鄭、郭、蕭。在春秋戰國時期,一般平民只有名沒有姓,貴族才能有姓。戰國後,姓氏制度瓦解,姓氏慢慢合而為一。
飲食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稻米的吃法以米飯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湯圓、粽子、年糕等各種不同的食品;小麥則有饅頭、面條、花卷、包子、餃子、餛飩、油條、春卷、炸糕、煎餅等吃法。漢族講究并善于烹飪,有魯菜、川菜、淮揚菜和粵菜享稱為“四大菜系”,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
茶
主條目:中國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制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中國茶藝在世界享有盛譽,在唐代就傳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后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酒
主條目:中國酒文化
米酒,又叫酒釀,甜酒。舊時叫“醴”。用糯米釀制,是漢族傳統的特產酒。
服飾
漢族的民族服飾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一,從華夏族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延續到1644年清軍入關后。1645年,清朝政府下令中國更改新制。于是漢族接受了清朝滿人的服飾。在300多年清朝長期統制之後,滿族的服裝默認地成為了中國漢族的服飾。旗袍馬褂也成為了漢族的服飾。中國改革開放后,少數人發起的漢服運動,他們倡導恢復漢族的傳統服飾,并實行中國傳統的冠禮、笄禮、射禮等等傳統禮儀。
傳統節日
節日名稱 | 日期(農歷) | 説明 |
---|---|---|
春節 | 正月初一 | 俗稱過年,傳統上從歲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 |
立春節 | 立春 | 從這天到立夏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
人日 | 正月初七 | 傳說女媧創造蒼生,并於第七天造出人來,故此初七為人的生日。 |
谷日節 | 正月初八 | |
天日節 | 正月初九 | |
地日節 | 正月初十 | |
元宵節 | 正月十五 | 亦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 |
天穿節 | 正月二十 | |
填倉節 | 正月廿五 | |
正月晦 | 晦日 | |
中和節 | 二月初一 | 太陽生日 |
春龍節 | 二月初二 | 龍抬頭、龍頭節 |
花朝節 | 二月十五 | 花神節、百花之神生日。 |
觀音誕 | 二月十九 | |
春分節 | 春分 | |
上巳節 | 三月初三 | 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
寒食節 | 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 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 |
清明節 | 清明 | 於此日祭祖掃墓。 |
浴佛節 | 四月初八 | 釋迦牟尼誕辰。浴佛節又稱佛誕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 |
碧霞元君節 | 四月十八 | |
端午節 | 五月初五 | 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等。 |
雨節 | 五月十三 | 關公磨刀日 |
分龍節 | 二十 | |
夏至節 | 夏至 | |
天貺節 | 六月初六 | 六月六、曬蟲節、蟲王節、回娘家節 |
觀音會 | 六月十九 | |
觀蓮節 | 六月廿四 | 蓮花生日 |
七夕 | 七月初七 | 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傳説鵲橋相會之日,是亦乞巧許愿之日。 |
秋日拔禊 | 七月十四 | |
中元節 | 七月十五 | 又稱盂蘭節、盂蘭盆節,俗稱七月半、鬼節等,有祭祀靈魂等習俗。 |
地葬節 | 七月廿九 | |
天灸日 | 八月初一 | 天醫節 |
中秋節 | 八月十五 | 又稱秋夕、八月節、月節、團圓節等。習俗有賞月、吃月餅、玩燈籠等。 |
重陽節 | 九月初九 | 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習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
觀音會 | 九月十九 | |
寒衣節 | 十月初一 | 又稱授衣節、冥陰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 |
下元節 | 十月十五 | 「水官大帝」禹的生日,又稱「消災日」、「下元水官節」。 |
冬至節 | 冬至 | |
驅儺日 | 臘月初七 | |
臘八節 | 臘月初八 | 相傳是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的日子,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
尾牙節 | 臘月十六 | |
祭灶日 | 臘月廿三 | 小年 |
除夕 | 除夕 | 又稱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 |
禮儀
(漢族傳統禮儀)[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