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族 Bai ethnic group
漢稱"滇僰 "、"昆明蠻",唐代稱"白蠻",“西爨”,“白爨”或"洱河蠻",“下方夷”,元代稱"白人"或“僰人”、“民家”等,納西族稱之為“那馬”.傈僳族稱之為“勒墨".其它民族對白族的稱謂初步統計達六十多種.
白族共有人口159.4萬人(1990年),其中云南有134萬人,80%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
在歷史上曾廣泛分布于云南全省,四川南部和貴州西部.現大部份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云南省內其它地區以及湖南的桑植、貴州的畢節、四川的西昌等地都有分布。
本族自稱“僰子”、“僰兒子”、“白尼”、“白伙”,意為僰人或白人。
民族概況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
白族少女
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還有說法主張白語(白族的語言)、
土家語也屬于漢語族。絕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語言,通用漢語文。元明時曾使用過“僰
文”(白文),即所謂“漢字白讀”。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彩。善于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傳統飲茶方式。
民族歷史 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蒼山洱海和滇池為中心的地區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濱的臺地上創造了早期文明的水稻農耕文化,過著農耕漁獵的定居生活。從西漢至唐初,白族先民在漢文化以及其他外來文化的影響下,不斷進分散和聚合,先后形成東"西洱河蠻"、"白子國"、"渠斂詔"及"六詔"等酋邦,后建立了南詔國,大理國等政權,歷500多年。公元1253年大理國被蒙古滅亡。建立了云南省.元朝任命大理段氏為“大理總管”,世襲其職。終元之世,大理總管傳11代。公元1381年明朝大軍平定云南,取消了段氏在大理的世襲特權。元明清三代,白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與中原逐步形成一體。
白族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與漢族人民和其他少數民族人民密切交往,不斷發展,創建了繁榮的經濟、燦爛的科學文化。大理地區在兩漢時期,就是從四川到印度的交通要點,漢、唐時的西南“絲綢之路”亦從這里經過;大理有名的“三月街”也形成于1000多年前,商業貿易盛況在古籍中均有記載,并出現了聞名滇西的三大商幫。尤其需要指出的,大理城不僅是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而且是當時我國與東南亞諸國通商、貿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門戶,是當時云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大理地區至今保存的崇圣寺三塔、南詔太和城遺址、南詔德化碑等名勝古跡,似乎都在敘說著白族人民在豐富祖國文化寶庫方面所作出的 卓越貢獻。大理城現已列入國務院首批批準的我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白族可能已經有青銅文化。關于白族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土著說 認為白族自古以來就是本土產生的土著民族。論據在于民族語言部分特征、民間故事比較、歷史出土文物和其他史詩。2008年云南劍川海門口發掘出迄今3000多年前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表明白族地區很早就有人類居住,并產生出當時屬于云南最早的的青銅器文明。 外來說 認為白族人是早期入滇漢人土著化形成的族群。論據包括:白語中漢語成分多于藏緬語成分,很多白族人聲稱祖上是流落發配到云南的漢人。經典的說法是祖先是從南京應天府柳樹灣遷徙來的。傳說中莊蹻入滇發生的年代是公元前300年,而根據en:Sergey Starostin的研究,白語與漢語分化的年代上限是公元前160年左右,時間與莊蹻入滇的史料吻合得很好。這又為外來說提供了證據。 從明朝到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確立的幾百年內,云南大量的白族人被同化為漢人。現代云南白族除了大理州外,昆明的西山、丘北的馬者龍、保山的舊寨相互之間呈不連續分布的事實也反映了這一點。
歷史學家馬耀的觀點是白族是異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個藏緬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來源的人形成的民族。
社會經濟
新中國成立以前,白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總的來說,封建地主經濟占絕對優勢,資本主義經濟有一定的發展。在一部分山區尤其是高山地區,還保持著封建領主制、奴隸制以至原始公社殘余。農業是白族社會的主要經濟部門,在封建地主經濟地區,占農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農占有約60%~80%的土地,而人口占90 9/6以上的農民只有20%~40%的土地。70%以上的農戶淪為貧雇農。地租剝削一般占收成的五、六成,多達七八成;高利貸、雇工剝削也很嚴重。商業資本比較發達,先后出現一些進口洋紗、洋貨和出口
石磺、黃絲、
豬鬃、
茶葉的商行。白族商業資本是在地主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資本家又把商業資本轉化為土地資本,集中大量土地。
新中國成立后,白族人民在中國領導下,先后完成了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在白族主要聚居的大理中心地區,采取與漢族地區相同的方式,于1953年完成了改革,并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殘存著封建領主制的瀘水、六庫等土司統治的白族地區,采取和平協商方式完成改革。在碧江、福貢等人數不多和階級分化不明顯的白族地區,沒有把改革作為一個運動來進行,而是發展經濟和文化,結合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完成某些環節的改革任務。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建國四十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全州工農業生產發展很快。自治州首府下關市,由建國前的一個消費城市,發展成為滇西重要的工業城市;全州建立了電力、機械、汽車修配、
化工、
造紙、
紡織、
皮革、制榮等工業部門。1990年,全州工農業總產值達33453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43369萬元,農業總產值191162萬元;全州人均工農業總產值1111.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6元。全州各鄉鎮都通了汽車。教育、醫療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白族人民已經有了一批數量可觀的教授、作家、醫生和各類科研人員。建國以前蔓延很廣的血吸蟲病,已基本得到防治。現在白族地區已出現了生產一年比一年好,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的繁榮景象。
文化藝術
白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對祖國的文明作出貢獻。蒼洱新石器遺址中已發現溝渠的痕跡。而在劍川海門口銅石并用遺址中發現居民已從事飼養家畜和農耕的遺跡。春秋、戰國時期,
洱海地區已出現青銅文化。蜀漢時,洱海地區已發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蒼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數萬頃;修治高山梯田,創建了鄧川羅時江分洪工程。南詔有自己的歷法,明代白族學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煒的《奇驗方書》等,都是總結了古代天文和醫學的代表作。
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筑、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級,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
小雁塔。劍川石寶山石窟,技術嫻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國石窟造像的共同點又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我國石刻藝術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來修建的雞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疊,屋角飛翹,門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層層的人物花鳥,巧奪天工,經久不圮。它們都出于有名的“劍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藝術造詣很高,元明兩代王朝所取的高藝漆工,大都從云南挑選;大理國的漆器傳到明代,還一直被人視為珍貴的“宋剔”。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被帝國主義盜走的“南詔中興國史畫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畫家張順、王奉宗的杰作。它將南詔建立的神話傳說,用連續的短畫形式精妙的描繪出來,生動優美,是我國珍貴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張盛溫創作的“大理畫卷”,被稱為“南天瑰寶”。該畫全長十丈,一百三十四開,以“護國人王經”為主題,畫著六百二十八個面貌不一樣的人像。筆法精致嫻熟,工巧細膩,是我國古代藝術的珍品。
古典戲曲"吹吹腔"發展起來的"白劇",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準較高,各種人才輩出。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
踏歌。南詔白族詩人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藥》、《洞云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云》、《蛇骨塔》、《殺州官》、《鉤曰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斗爭和生產斗爭中的英雄人物。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圣樂》在唐朝宮廷里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一。《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一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根據《南詔中興國史畫卷》所載,南詔時已有《張氏國史》、《巍山起因、鐵柱廟、西洱河等記》的歷史著作。大理國時期也有《白史》、《國史》,都已失傳,僅《白史》片斷散見于明代碑文中。
元代白族史書《白古通》、《玄峰年運志》雖已失傳,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載記》、《南詔野史》等書的藍本。根據史籍考訂洱海地區歷史的,有明代白族學者楊士云的《郡大記》,該書為另一白族學者李元陽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萬歷《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學家王崧在總纂道光《云南通志》時,匯集了記載云南的書籍61種,編為《云南備征志》2l卷,取材廣泛,體例謹嚴,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風俗習慣
白族婦女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財產繼承權。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
火葬。元代以后,因受漢族的影響而改為
土葬。喪葬儀式一般比較隆重。
平壩地區白族人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于腌制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肴,又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民族服飾 白族服飾,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繡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系綴有繡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繡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琺瑯銀戒指,耳墜銀飾上衣右衽佩著銀質的“三須”、“五須”;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于后或盤辮于頭,都纏以繡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
民族民居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
洱海附近的白族建筑
“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民族婚俗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制作“魚羹”;婚后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時講究先上茶點,后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白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伙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后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一一敬拜,然后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著。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禮上燃起辣椒粉,于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背著新娘圍著嫁妝繞“8”字。
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種形式:一是嫁女兒到男家,這種形式占大多數;二是招姑爺上門,這種情況主要是女方父母沒有兒子,即使有也是癡憨病殘等,所以才招姑爺上門。上門的姑爺必須改換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長輩重新取名;三是 卷帳回門 的形式,即男女雙方結婚后七日,妻子帶著丈夫攜帳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為女方家雖有兄弟,但年齡太小,父母年邁,只好“卷帳回門 來贍養老人和照顧年幼的弟妹。等弟弟長大結婚后,男方這才帶著妻子回到男方家生活。這三種婚姻形式由來已久,至今沿用。但不管屬于哪一種婚姻形式,婚期和婚禮的過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只不過招姑爺上門是女娶男,而不是男娶女,雙方的角色互換而已。
兒子成婚后,一般都與父母分居,另外組織小家庭。父母和誰一起生活,由父母自己選擇,一般選擇與幼子一塊生活的居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是白族普遍的家庭組織形式。
按白族的習俗,如果丈夫去世,妻子可以終身守節,也可以另嫁,但另嫁時不得帶走前夫的家產。在個別地區,還有轉房的習俗,兄死后,嫂可以嫁給弟弟,稱為叔就嫂,但這種現象現在已不多見
宗教信仰
白族崇拜相當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詔、大理國的王子,有的是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約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區,最初傳來的是“婆羅門”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稱“阿閨黎”,所以又名“阿閹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后,內地禪宗傳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區很早就有“古妙香國”的稱號。
重要節日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每年夏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后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新中國成立后,三月街已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和民族體育文藝大會。
三月街賽龍舟
火把節于每年夏歷六月二十五舉行,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節日前夕 ,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桿,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桿用竹竿串聯三個紙篾扎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斗四周插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斗下面掛著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節的中午,人們帶上小火把、 紙錢、香燭、供品,到祖墳前掃墓、祭奠。小火把點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桿后方能回家。墓地如離家甚遠,則在家里祭祀。
太陽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飯,扶老攜幼出門觀賞火把和跑馬。跑馬的有大人、有小孩。繞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遠處馳騁。不跑馬的,就挨家挨戶欣賞各家門前的火把,看誰家火把精致美觀。在全村的大火把點然之前,年輕的媳婦們打著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下轉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臨時,村中老人領頭獻祭品,向大火把叩頭。幾個勇敢矯健的小伙子,一個接一個地攀上高豎的大火把,將小火把逐人上傳將大火把點燃。剎時,列焰騰空,鼓樂大作,鞭炮齊鳴,響切云霄,場面壯觀。當火把上懸掛升斗的竹桿被燒斷時,人們爭相搶奪凌空飛下的升斗。搶到者被視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賀,被簇擁著回家,由主人用煙、酒、茶款待簇擁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搶得升斗的人備辦。
火把節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個火把。見人就從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發出耀眼的火光,發出“轟”的一響,火苗燎向對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認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氣,.故競相燎耍,喜氣洋洋。燎耍過后,青年要成群結隊,舉著小火把到田間地頭,向火把撒松香粉,給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蟲保豐收。
火把節的尾聲還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歡時燃燒著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個接一個地從篝火來回跨越兩三次,祈求火神“禳災祛邪”。要看誰跳跨得高、跳得遠,直到興盡為止。
火把節
大理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勤勞、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們悠久的歷史、 發達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吸引著眾多的旅游者。 白族民居建筑有著獨特的風格。住房多采取 三房一照壁 或 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們十分重視門樓建筑和照壁、門窗雕刻及山墻彩畫的裝飾藝術。門樓裝飾,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畫、 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磚和青磚等組成串角飛檐,花枋精巧,斗拱重疊,雄渾穩重,美觀大方,體現 了白族勞動人民的建筑才華和藝術創造力。
白族人民偏愛白色,他們建房的總體色調是白色,白族傳統服裝的色調也是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對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領褂;婦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藍色、紅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著繡花的小圍裙。已婚婦女的頭飾一般是藍色。姑娘是把辮子和一根紅繩結在一起,然后把一塊五顏六色的手貼纏在頭上,雷白的纓穗在頭右邊飄飄灑灑,很能顯出姑娘的嫵媚。
大理白族酷愛花,幾乎家家都種藥,當地有 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 之說,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帶有花字,如:金花、銀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火把節: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不能去大理的旅游愛好者,可以去離昆明市最近的昆明市五華區沙朗白族鄉就可以一睹精彩。
戀愛
白族地區節日多、廟會多、歌會多。從春節到正月十八,幾乎天天有節日,夜夜耍龍燈。從正月到開秧門的幾個月內,月月有廟會,各村各寨都要迎送本主(即本村或本地崇拜的神主),過本主節,非常熱鬧。此外還有三月街、蝴蝶會、繞三靈、火把節、石寶山歌會、茈碧湖歌會、海西海歌會等等。這些節日、廟會和歌會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戀愛提供了極好的機會。白族姑娘和小伙子們充分利用這些機會,物色對象,對唱山歌,或者與情人幽會,借三弦和山歌傳情達意,談情說愛。
在這些節日、廟會和歌會中,白族青年男女尤其喜歡參加石寶山歌會。每逢農歷七月,數以千萬計的青年男女都要成群結隊地去參加為期 7-9 天的石寶山歌會。只見山上山下、樹林崖邊、廟宇里外,以處是參加歌會的姑娘和小伙子。姑娘穿上節日盛裝,精心打扮,小伙子精神抖擻,人人背龍頭三弦。只聽三弦聲聲,歌聲陣陣,此起彼伏,晝夜不絕,場面十分壯觀。姑娘和小伙子可以用歌唱對與對方相識,可以用歌唱向對方試探,也可以用歌唱詢問對方個人和家庭的情況,然后再用歌聲充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這樣一來一往、一問一答的男女對歌,有時可達數小時乃至十多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夜。通過對歌、姑娘和小伙子相識了,相戀了,甚至當場互贈了定情物,盟定了終身。
節 日: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節日,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漢族一 樣,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初十過春節,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祭祖節。逢年過節白族有許多禮儀禁忌。 元江縣的白族每年的三月會或天子廟會期間,禁止殺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準動刀、挑水、潑 水、掃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飯前祭祖時,忌諱外人在場。大年三十,要把借給別人的東西要回 來,否則來年找錢不順,糧信不豐。因而借了別人家的東西,必須在大年三十之前還給別人。大年 初七為女人節,婦女不做飯,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勞動,而是盡情地玩耍;大年初九為男人節 ,男人休息。云龍縣的白族,七月半這一天不準人們到處亂走。
登天牛
歷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為一種習俗保留下來,表現為: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一個本主廟,廟內 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進入白族的本主廟,必須虔誠、肅穆,禁止大聲喧嘩,禁止觸摸本主神像。 白族也崇拜各種神靈。怒江州一帶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須以牛、豬等做犧牲,進行祭天活動 。活動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頂上的一棵大樹下進行,全寨人參加。這棵大樹被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蘭坪縣白族則于每年農歷九十月間舉行原始的祭祀活動。祭祀儀式在村旁一棵大樹下舉行,以黃牛 做犧牲,稱“登天牛”,這棵大樹稱“天牛樹”。“登天牛”和“天牛樹”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 伐,禁止在樹下大小便。
禮儀禁忌
1 、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及禁忌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禮節。家中來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 三道茶 就是白族的待客禮。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受到白族人熱情的款待,應說聲 挪衛你 (謝謝)來表示你的謝意和感激之情。
尊敬長輩是白族的傳統美德。見到老人要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后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吃飯時要讓老人坐上席,由老人先動筷子。在老人面前不說臟話,不準蹺二郎腿。一些山區的白族,家庭成員各有比較固定的座位,一般男性長輩坐左上方,女性長輩坐右上方,客人和晚輩坐下方和上方。白族人家的火塘是個神圣的地方,忌諱向火塘內吐口水,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白族人家的門檻也忌諱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婦女從上面跨過。家庭內忌諱戴著孝帕的人進入,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不潔。
2 、節日與祭祀活動中的禮儀及禁忌
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節日,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除此以外,白族也和漢族一樣,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初十過春節,農歷七月十五日為祭祖節。逢年過節白族有許多禮儀禁忌。元江縣的白族每年的三月會或天子廟會期間,禁止殺生。大理的白族大年初一不準動刀、挑水、潑水、掃地。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飯前祭祖時,忌諱外人在場。大年三十,要把借給別人的東西要回來,否則來年找錢不順,糧食不豐。因而借了別人家的東西,必須在大年三十之前還給別人。怒江蘭坪白族有“七不出門八不歸家”的說法,也就是說大年初七不能出遠門,大年初八不能從遙遠的地方回家。大年初七為女人節,婦女不做飯,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勞動,而是盡情地玩耍;大年初九為男人節,男人休息。云龍縣的白族,七月半這一天不準人們到處亂走。
3 、 婚喪、生育中的禮儀及禁忌
白族婦女懷孕后,以系合頁雙屋圍裙,并將頭頁對折別在腰間作為有喜的標志。外人見了,要懂得注意重點 保護。倘若誤傷了孕婦,要擔保到產后母子平安為止。有些地方的白族,懷孕婦女不能進入新郎、新娘的洞房。嬰兒落地后,誰第一個跨進產婦家的門,誰就是踩生。白族認為,誰來踩生,將來孩子的脾氣就像誰。白族最忌諱戴孝的人來踩生,所以嬰兒降生后,家人要立刻用白石灰在門口撒三道弧線,并在門檻上纏一道青篾子。若是生男孩,還要在青篾子下加一只草鞋,有的還在大門上釘一個甑笆底,以示禁忌。不慎闖入產婦家者,必須送一碗新鮮稠米湯、紅糖、雞蛋、甜白酒和一土鍋豬蹄子燉韭菜根給產婦吃。產后第三天早上,產婦家要請 粥米客 或稱 稀飯客 。到白族人家做粥米客,要用竹籃提著雞蛋、紅糖、小孩的衣帽等前往恭賀。大理、劍川一帶的白族,婦女產后,主人要請第一個進家的客人吃荷包雞蛋湯圓,客人不能拒絕,否則主人會生氣。
民族飲食
大理白族地區的日常飲食,隨當地物產不同而有所差異。平壩地區的百姓以稻米、小麥為主食,住在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
乳扇
為主食。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蘿卜、茄子、瓜類、豆類及辣椒等。在白族飲食習俗中,下列幾種較具民族特色。
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這是將整只豬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時,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黃色時為止。吃時將肉切成肉絲或肉片,佐以姜、蔥、蒜、燉梅、辣椒、蕪美等調料,又香又鮮,為款待貴客的民族佳肴。
海水煮海魚 ("活水煮活魚"或者叫"酸辣魚")
洱海邊的漁民煮魚時,特別是烹煮當地稱為“油魚”等肥美魚兒時,一般都不用油煎。他們舀來洱海之水,待鍋內水沸時,放入鮮魚,再擱上濃重的辣椒粉和花椒粉,其味鮮美麻辣,俗稱“海水煮海魚”。
下關砂鍋魚
這是下關的地方特色菜肴。將洱海的肥美鯉魚,剖腹洗凈,抹上少許精鹽,腌上十來分鐘,與火腿片、嫩雞塊、鮮肉片、豬肝片、冬菇、蛋卷、肉丸、海參、豆腐、玉蘭片等各種適量配料,同置砂鍋內,再撒入適量的胡椒、精鹽、味精等調料,置炭火爐上文火k煮而成。食時,將砂鍋以盤襯墊上席,即熱氣騰騰,又鮮美可口。
燉梅
大理地區產梅,尤以洱海東岸,綿延百里的半山半壩地區到處是梅樹林。梅有苦梅、鹽梅兩種。用苦梅制作的燉梅,是白族人民喜歡的調味品。燉梅是將苦梅放入沙罐,加上鹽和花椒,蓋嚴后,置于火塘正中,周圍堆上稻殼,點燃后,用微火連著燉上一至兩天。這時,黑色的燉梅味道酸香異常,老百姓常用作吃生皮的調料,或加上紅糖做成燉梅湯。燉梅耐貯,能放上一二年而不壞。
雕梅
產于洱源縣的雕梅,制作時先用石灰水將鹽梅浸泡。取出晾干后,用小刀在梅向上雕刻連續曲折的花紋,并小心擠出梅核,使其中空若縷,壓扁后其狀似一朵朵盛開的菊花。這時,放入酒中浸泡,再用紅糖浸漬。幾個月后開瓶取出,雕梅色澤金黃,清香四溢,是洱源縣出產的上乘果品。
洱源白族姑娘,人人善制雕梅,并成了衡量姑娘是否心靈手巧的標志。因為當地婚俗中,姑娘出嫁前,須依俗給婆家送上一盤姑娘制作的雕梅作為見面禮。新婚之夜,新娘要為親友賓客擺設點心甜席,此謂“擺果酒”,案十上陳列著新娘帶來的蜜錢、干果、雕梅款待客人,并讓大伙品評。于是,洱源姑娘皆精心雕刻,她們制出的雕梅,不但是上乘的果品,還稱得上是一種工藝美術品。
餌塊
餌塊又稱粑粑,是廣泛流行于云南的傳統小吃。但是,大理餌塊別具特色:將蒸熟的米團,放在大理石墊板上,用工搓揉。包入糖和核桃鹽、鹵腐等,置炭火爐*烘烤。這種現揉現燒的餌塊,軟香可口。
乳扇
洱源鄧川壩,土地肥沃,水草豐美,這里的農家素有飼養乳牛的傳統。當地出產的乳扇,為遠近馳名的特產。制乳扇時,先將鮮牛奶發酵成酸奶水,再放入鍋內加熱至60C一70℃,隨即傾入鮮牛奶,并用竹筷輕輕攪動,使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等漸漸凝結成絮狀,再用竹筷攤成薄片,晾在竹架上風干而成。
黃中帶白、純潔光亮、薄似紙張的乳扇,富含蛋白質、脂肪等,營養豐富。它可以生吃,也可煎、蒸、烤吃。但最好是用香油煎成淡黃色,取出置涼,又脆又香,尤為可口。孔詞是白族宴客的美味佳肴,是祭祀的必備供品,也是饋友的佳品。
烤茶
烤茶是白族的傳統茶俗。白族人家的堂屋,一般都設置了鑲以木架的鑄鐵火盆,上面放有一個鐵三角架,來了客人,主人便讓客人到堂屋落座,并在火盆升火,放上砂罐準備烤茶待客。待砂罐煨熱后,放入茶葉,迅速抖動簸蕩煨烤。待茶葉烤至徽黃色,飄逸出清幽的茶香時,沖入一勺開水。這時,只聽“傭”的一聲,被沖起來的茶水泡沫也升至罐口,有如繡球花狀,堂以立時飄逸一股誘人的茶香。這一沖茶之聲,又響又脆,因而又稱烤茶為“雷響茶”。
待茶泡沫落下砂罐時,便可沖入開水,斟茶獻客了。煨烤的茶水,茶色澄黃,濃香撲鼻。烤茶一般沖水三道,邊煨烤邊品茗:初飲覺得其味微苦,再品則甘香醇厚,最后一道更覺其味甘甜,愈品味道愈美,滿齒留香,令人回味不止。此謂“頭苦、二甘、三回味。”有的地方在飲第二道茶時,還往茶內放入核桃仁片、紅糖、蜂蜜和幾粒花椒,別具一番風味。
烤茶的茶具也很別致。烤茶的砂罐粗糙,而茶盅卻為小巧玲瓏、潔白晶瑩的瓷杯。按照“酒滿敬客,茶滿欺人”的習俗,主人斟茶要少,僅以品啜一二口為宜。當主人雙手高舉茶盅向客人獻第一盅茶時,客人接茶后應將它轉敬主人家中的最年長者和座中長輩,彼此謙讓一番之后,客人方可品茗。這時,客人一邊品啜,還要一邊贊賞茶味的甘香,欣賞茶盅的精巧。因而,白族的烤茶習俗,堪稱一門茶道藝術。
白族烤茶所用的茶葉,多為下關淪茶。下關向為制茶中心,這里出產的散茶,遠銷西藏、四川等地。因路途遙遠,常遭風雨,損失甚大。后來將散茶壓成碗形茶塊,不但耐儲易運,還不失茶味。茶葉運至地處長江、淪江匯合口的四川滬州時,茶商為廣銷此茶,便宣傳道:“淪江水,下關茶,香高味醇品質佳”。久而久之,四川人便將下關出品的茶葉稱為下關注茶。于是,這種茶味醇厚,湯色澄黃,香氣馥郁,解渴提神,又有消食行氣、散煙醒酒之效的下關淪茶,便聲名遠揚了。
豬肝胙
霜降過后,鶴慶的一些農家開始宰豬了。這時,他們照例要腌制白族傳統風味食品——豬肝胙。
豬肝胙的制法大略如下:將新鮮豬肝、豬肚、豬大腸和排骨等洗凈,入鍋煮成半熟,撈起來晾涼后,把豬肝、豬腸、豬肚切塊,將排骨剁成小節塊。然后,再按10%的比例放入鹽巴,12%的比例配辣椒粉,以及150一200克的花椒粉、50—100克的小茵香粉和烈性.酒1斤,調勻拌和后,裝入陶罐,壓緊,封嚴,置于通風陰涼之處。
經三四個月以后,可開罐食用了。啟封時,一股豬肝胙特有的香味便飄逸出來。食用時,用一碗盛上豬肝昨,放入飯甑蒸局。蒸后的豬肝脾光潔油亮,香味誘人,吃起來麻辣咸香,鮮嫩可口,是白族農家款待親友的上好下酒菜。如果食用米線、面條,用它作蓋澆菜,其味更佳。
白族賀新房習俗與祝賀歌在白族地區,起房蓋屋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自然也就要舉行隆重熱鬧的儀式,還要按儀式 進程吟唱祝賀歌。
建蓋新房先要擇吉日動土砌石腳,石腳砌好后隔幾個月 (有的地方要隔二至三年,白族稱這段時間為歇墻)才擇吉日 開工營造。在營造中要唱祝賀歌。祝賀歌由“上梁歌”和“封 龍口”兩部分組成,分別由木匠師傅在不同時辰吟唱。“上梁 歌”要在上梁的時候唱。在一派歡樂的嗩吶、鑼鼓和前來祝賀 的歡聲中,當頭的木匠師傅身掛一道紅彩,接過主人遞上的大紅公雞,一進步出堂屋,一邊唱道:“大紅公雞雄赳赳,你在 家中報五更,遇著主人造金屋,用你報佳音。吉日良辰放聲 唱。四鄰好友賀新聲,良辰喜慶大家唱,日子天天新。”他一 邊唱一邊在人們祝賀聲中爬過腳手架,登上利用兩根中柱臨時 搭起的“陽臺”,面朝東西南北中各拜了一拜,又高聲唱道:“一點龍頭出學子,二點龍尾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