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展覽館歷時近4個月的《苗繡&油畫--蝴蝶媽媽與玫瑰花藝術生活》展覽, 于2021 年 4 月 23-25 日迎來本次活動的收官之作:“鄉村有約”--鄉村文化體驗活動。本次活動是北京展覽館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博物館文化專業委員會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鄉村文化振興與古城鎮保護專業委員會、中央民族大學藝術研究院、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中共雷山縣委縣政府等單位共同舉辦。
北京展覽館報告廳《苗繡&油畫--蝴蝶媽媽與玫瑰花藝術生活》展廳內,來自全國各地的36個特色鄉村,通過展板、展品、現場非遺技藝表演、鄉村音樂秀、鄉村茶話會、鄉村服飾秀等多種形式,不僅給現場參展嘉賓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視覺盛宴,同時也奏響了各民族和諧共存、鄉村文化協調發展的華彩樂章。
雷山縣是貴州苗族文化資源大縣,以苗族文化為主體,始祖蚩尤文化是苗族文化的本源。這里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雷公山、“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郎德上寨、“中國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戶苗寨,還有鼓藏節、苗年、吃新節、爬坡節等習俗,集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古樸的民族風情于一體。
基諾族是于1979 年經過民族識別,由國務院批準公布為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是我國認定的第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是原始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的直過民族,是全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基諾山鄉是基諾族的發祥地及主要聚居區,也是基諾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獨特的攸樂茶文化、非遺文化基諾族大鼓舞,傳統織錦砍刀布,“奇科”,獨特的飲食風俗是基諾族傳統文化的典型和象征,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地處太行古堡古村落群最核心部位山西省陽城縣上莊村,是我國唯一匯集元、明、清、民國四朝民居于一身、以官宅民居和民俗、美食文化為特色的原生態文化古村。在這里,不僅有被譽為中國民居活化石的“元代民居”、華北“臘梅王”之稱的明代古臘梅、民國時期中西合璧風格的樊家莊園,更有“萬歷改革”的重要操盤手、明太子太保吏部尚書王國光家族一門五進士、六舉人建造的大型人文府邸,徜徉其間會讓您產生“一日穿越四朝,恍若夢回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
山西省陽泉市義井鎮小河村歷史悠久,文物古跡、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傳統古建筑有三萬四千多平方米。有以石家大院為代表的美輪美奐的民居大院;有以關帝廟、觀音庵為代表的巍峨壯觀的神祇廟堂;有以明清古碑為代表的斑駁深邃的古代碑碣;有奇特而震撼人心的“小河深井”;有曲折回旋的備戰地道,還有有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
三面青山一面碧湖,湖光荷景清新怡人,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的江蘇省徐州市北村,是“微山湖大隊”、“運河支隊”、“鐵道游擊隊”革命斗爭紀念地。村內古跡眾多,古井、古樹和古老的傳說等人文資源豐厚,水下古城遺址蘊藏著大量的古文化秘密,有著較高的考古和觀賞價值。依山而建的石頭院落古樸、厚重,一道道蜿蜒的石階述說著歷史的滄桑。古樸的石頭房,干凈整潔的石頭小路,淳樸的民風,清甜的空氣,讓游人留戀。屋墻上裝飾的船槳、斗笠、魚籠讓人仿佛回到了遠古漁獵部落,山下的荷塘、長廊、游船碼頭,則處處彰顯著湖區的靈動和活力。鄉里寒舍民宿的石樓石閣、石房石院、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道石巷、石橋石欄充滿了書香氣息,石墻紅瓦下精致的木窗,是最原汁原味的鄉愁。
被譽為“漢潢古道上的一顆明珠”, 地處大別山腹地的河南省信陽市新縣毛鋪村,擁有古道、古寨、古民居“三古”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特別是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民居建筑群,依山傍水、氣勢恢宏,雕欄畫棟、匠心獨具,彰顯豫風楚韻兼具徽派風格。
中原文化與荊楚文化交相輝映,村落民居盡顯硬朗靈秀之氣的河南省信陽市田鋪鄉田鋪大灣;吸引了成群的鴛鴦盡情嬉戲玩耍的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昌集的鴛鴦湖也同樣使觀展嘉賓流連駐足。
4月24日下午連續舉行3個茶話專場。首場專場以“規劃與鄉村振興”為主題,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鄉村文化振興與古城鎮保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礦業大學林祖銳教授主持,國家民委經濟發展司巡視員彭澤昌、河南省信陽市毛鋪村駐村第一書記劉志平、山西省陽泉市小河村村支部書記周向陽、湖南森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昇、河南省信陽市田鋪鄉黨委組織委員李永超、湖北省襄樊市昌集村村支部書記曾祥波、江蘇省徐州市北村村支部書記劉廣鐸等嘉賓參加。嘉賓們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對于偏遠地區鄉村而言,當前工作重點是“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今天參加論壇的四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和一個旅游示范村都屬于“偏遠型鄉村”。規劃在村落發展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與會嘉賓緊緊圍繞各自村莊已經完成的規劃以及規劃對村莊發展中的作用、如何作一個好的規劃、如何確保規劃的高質量實施,就村委是如何作為、如何調動村民積極性、如何取得村民配合進行了積極的互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接下來進行的茶話專場以“博物館與鄉村振興”為主題,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博物館文化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民族博物館原副館長韋榮慧主持。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王軍、貴州省雷山縣白巖村村主任唐文德、中國古跡遺址協會秘書處主任燕海鳴、福建柒牌時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洪炳文、湖南省龍山縣云頂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向陽、云南民族學會基諾族研究會會長張美瓊、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村黨總支副書記張桂平、貴州省雷山縣南猛村村主任余洪先、貴州省雷山縣烏達村支部書記陸城鋒等嘉賓參加座談。嘉賓們認為:鄉村博物館是傳承民族文化的直接途徑,也是發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條件。挖掘各民族當地生活、社會、自然環境的發展過程,將當地自然、文化、產業遺產結合鄉土現狀進行保護、培育、展示,是協助當地社會發展 、提振民族精神的一條重要路徑。
最后進行的茶話專場以“藝術與鄉村振興”為主題,由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王建民教授主持。參加的嘉賓主要有: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秘書長、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軍萍、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資源區劃處處長陳奕捷、北京觀光休閑農業行業協會規劃設計工作委員會主任、策展人、藝術家徐人杰、北京市密云區溪翁莊鎮金笸籮村駐村第一書記伊書華、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龍泉鎮黨委書記宋平、北京市朝陽區黑戶莊鄉鄉長趙歌帆、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花園屯鎮黨委書記王宏等。與會嘉賓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的藝術性、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藝術鄉村建設的發展道路等內容暢所欲言、侃侃而談。
24日晚間的北展報告廳內,由資深模特劉彭生、苗繡藝術家高成春、龍雙妹、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北京東方賓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龢樂團、苗嶺笙聲民族藝術團聯袂演出的《我從山中來》大型雷山苗族服飾秀,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霓裳飄飄、韶樂裊裊。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僅僅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文化振興,而且必將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譜寫新的篇章。
中國56民族文化網56china.com是國家民委下屬單位中國民族博物館建立的合作成員網單位之一,是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博物文化專業委員會為專業指導單位,是面向社會傳播推廣民族文化的門戶網站平臺;隸屬北京今日龍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技術指導運營單位,旨在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中國民族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精神,是為向全球傳播中華民族文化而設立的56個民族文化網站平臺;以“56枝花”為品牌建立了56民族文化網站手工基地——56枝花手工坊來開展線下業務。
中國56民族文化網站手工基地業務:
1、承接活動拍攝與攝像、各央媒、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
2、承接企業形象品牌設計、年會活動策劃、民族文化活動策劃、
3、非遺手工課程教學與企業團健、曖場活動、研學旅游、手工禮品定制等,
4、承接各種活動的展示展覽承接搭建、裝置藝術設計及花藝環境搭建、美陳設計制作。聯系電話與微信:13121048636
上一篇: yui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