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弘揚中華民族民間醫藥文化,2019年10月11日,由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特別邀請荊氏經絡點穴十八代傳人荊克中講述他50多年傳承發展祖傳荊氏經絡點穴療法的動人故事,并作現場演示體驗,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會長黃忠彩、副會長舒達、付義民、王森、李麗出席了沙龍。
荊克中先生,上世紀50年代出生于中醫世家。清朝乾隆年間,荊克中先生八世祖荊學曾出生于中國武術之鄉菏澤市牡丹區,自幼習武,武藝高強,曾在清朝軍隊當醫生,善長治療跌打損傷、脫臼、腰腿疼,尤其擅長經絡點穴術。祖上的醫術、點穴術、武術一代代在傳承下來,直到曾祖父荊水銀、荊水山這一代,將傳統醫術發揚光大。
荊克中先生自幼年喜歡武術,不但繼承了祖上傳下來的武術、醫術和經絡點穴術,還吸取了其它門派的武術精華,使這些技術得以發展和完善.五十多年來,荊克中受邀遍赴山東全省及北京、上海、河北、甘肅、陜西、河南、河北、浙江、江蘇等地傳播荊氏經絡點穴療法文花,甚至一些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的病人也慕名前來治療。目前已經擁有數萬名病例實踐經驗,為廣大的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解除病痛,指導保健養生。現為山東和諧發展研究中心保健部專家。荊氏經絡點穴療法目前以列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荊克中為指定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人。
荊氏經絡點穴療法傳承了中醫的精華。以中醫經絡學、陰陽學、氣學、五行學等為理論基礎,通過內勁運氣發力,運用手、足、肘、膝等部位,瞬息之間完成意到氣到、氣到血到、血到力到的內勁,進而幫助病人打通任督二脈。此療法前捻任脈,后捻督脈,上捻百會等穴位,通過點穴、按摩、推拿等治療手法,讓病人經絡穴位全部暢通,促進氣血暢通,活血化瘀,消除炎癥,激活細胞組織,增強自身的吸收排泄等功能,提高自愈能力,達到陰陽平衡。療效立竿見影,異常奇特。
荊克中先生的經絡點穴療法具有不吃藥,不打針、不手術,不用任何器械、療程短,療效快,并且不易復發,無任何毒副作用等特點。多年的臨床經驗證明,荊大夫采用自身特有的內功和祖傳手法,使患者得以康復。特別是在治療人體各部位的頸椎、腰椎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股骨頭壞死、坐骨神經疼、關節炎、偏頭疼、痛經、宮寒、失眠、過敏性鼻炎、咽炎、脫發等多種疾病方面都有獨特療效。荊為此得到了國內外眾多患者們的贊譽,并尊稱為“華佗再世”。
會上,會長黃忠彩、副會長付義民、王森、舒達等共同表示,民族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醫藥的一部分、是我們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我們民族保持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資源,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會上,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會長向荊氏經絡點穴療法傳人荊克中先生頒發了聘書,隆重聘請荊克中為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專家。
為了讓參加沙龍活動的人員更深刻體會中華民族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近距離了解民族醫藥文化的魅力,荊氏經絡點穴療法傳人荊克中先生為每一位與會人員進行了現場經絡點穴,贏得了一片喝彩和肯定,每一位就自己身體不適和荊克中交流后,經過幾分鐘的經絡點穴調理,紛紛贊嘆荊大師高超醫技,手到病除。
通過本次沙龍活動,多角度展現了博大精深的民族醫藥文化內涵,使大家感受到了民族醫藥文化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