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貴州一個寨子,去年來了606萬客人

2018-09-21 00:56:34 作者:田儒森 歐寧玉 來源:貴州都市報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在旅游開發之前,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經濟落后、貧困面廣、文化保護乏力的傳統村落,雖然坐擁豐富的苗族文化遺產,但“富饒的貧困”是其典型特征。
 
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風光。 (雷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風光。 (雷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原標題:一個寨子,去年來了606萬客人

提到黔東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江千戶苗寨。

在旅游開發之前,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經濟落后、貧困面廣、文化保護乏力的傳統村落,雖然坐擁豐富的苗族文化遺產,但“富饒的貧困”是其典型特征。

自2008年第三屆貴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召開以來,西江千戶苗寨逐漸成為享譽國內外的民族文化旅游勝地。歷經10年,西江千戶苗寨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從2008年的78萬人次和1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606萬人次和49.91億元,分別增長了7倍和49倍。

短短10年時間,“天下西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西江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幾位老人及村民用他們樸實的話語為我們講述了西江的精彩蝶變……

最原始的苗寨 孩子淪為留守兒童

西江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有1400多戶、6000多人,故稱西江千戶苗寨。

由于地處雷公山深處,人多地少、生產生活資源匱乏、交通不便,在成功發展旅游之前,村民吃飯靠種地、掙錢靠打工,是一個偏遠而貧窮的苗寨。

“過去西江太窮了,吃不飽,穿不暖。”74歲的潘世蘭老人說起西江的變化滿是感激。她回憶說,早在10年前,由于交通不便,前往凱里全是走山路,足足要走一天。正因為出行不便,即便家里有蔬菜、野果,也很難挑出去賣,那時,家家都窮得叮當響,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84歲的侯天祥老人也感嘆,那時寨子里窮,大部分年輕人都往外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一年到頭,孩子們只有到了春節,才能見到父母一眼,過了大年初八,父母走后,孩子們繼續淪為留守兒童。直到2008年,旅發大會在西江召開以后,寨子里才開始發生了質的變化。

旅游大會召開 千年苗寨換上新顏

2008年在西江召開的貴州省第三屆旅游發展大會,給這個古老的苗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年,雷山借助旅發大會平臺,深耕苗族文化內涵,大力發展民風民俗鄉村旅游業,政府部門投入8000萬元修建和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朗西旅游公路的修通,對于助推西江旅游發展取了決定性作用。

緊接著,雷山縣各部門共同發力,整合各類項目建設資金,重點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接待能力培訓、招商引資、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等問題,繼而成立西江景區管理局進行景區管理,調動村兩委、“建保會”與村老年協會等主體,共同承擔西江的經營管理工作,之后便謀定了西江苗寨跨越發展的大局。

很快,西江千戶苗寨猶如深山里婀娜多姿的苗家少女走向世界的舞臺,深深吸引著世人的眼光。同時,西江苗寨一夜成為了國家4A級景區。

據了解,西江苗寨開發前,到這里旅游的游客一年約千余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外國游客。到2008年,前來西江的游客驟增77.7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36億元。而2015年,西江接待游客345.6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6.62億元。

大力發展傳承 文化遺產獲新生

當西江苗寨成為了國家4A級景區后,縣政府各部門對景區的保護更加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保護乃是西江苗寨確保持續發展的關鍵。10年來,西江苗寨堅持“發展式”的保護理念,著重激活苗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基質和創造活力,以行動開展保護,以旅游開發促進文化的價值再生、價值聯動。

在旅游大開發不久,西江苗寨制定出臺的《西江千戶苗寨文化保護評級獎勵辦法》以“人人都是文化主人,個個參與文化保護,家家成為民俗博物館,戶戶都是文化保護場所”為落腳點,積極探索“景區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護”的運作機制,建立起了“全面普查,完整保護,鎮村復查,兌現獎勵”的長效管理機制,讓廣大村民在參與旅游中實實在在地受益,從而充分帶動其參與保護民族文化的積極性。

在獎勵辦法的帶動下,西江苗寨傳統文化彰顯出現代的魅力。村民文化自覺意識也不斷高漲。從2008年起,西江苗族博物館得以建立,有20多戶家庭博物館掛牌;村寨連續打造出了“古歌堂”、“鼓藏堂”、“刺繡坊”、“銀飾坊”、“米酒坊”等20多個苗族文化點;在2017年“吃新節”的“千人齊唱苗族古歌”中,再次掀起了社區對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高潮。

除此之外,文化的原生性也是西江旅游生存之本。西江以旅游為載體,通過申遺來加強文化的保護、傳承與開發,為旅游發展提供了永續的發展動力。

目前,西江的蘆笙舞、銅鼓舞、苗族織錦技藝、苗年、吊腳樓營造技藝、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和苗族鼓藏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與此同時,組建西江文工團60人,組建西江迎賓隊伍和游方隊伍共300余人,每天舉辦苗族農耕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節日文化、歌舞文化和婚俗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更讓西江旅游成為有水之源,煥發出勃勃生機。

旅游富民 村民過上了好日子

景區在文化傳承上不斷加大力度進行保護外,民族文化資源為根基的利益共享機制也在逐步完善。

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保護發展共享機制的內容有三部分:

一是每年從景區門票收入中提取18%的份額作為民族文化保護獎勵經費。2012年,西江民族文化保護獎勵經費發放金額為806萬,2013年為1100萬,2014年為1480萬,2015年為2270萬,2016年為2400萬,2017年為2900萬。

二是“人人有份,戶戶受益”。按照《西江千戶苗寨民族文化保護評級獎勵辦法》的規定,文化保護獎勵費的發放以戶為單位,受益多少取決于吊腳樓保護的程度和家庭人口數。2011年全年戶均約為3600元,2016年全年戶均約為17400元,2017年戶均約為21000元。

三是文化保護費發放有嚴格的流程,且多主體參與。每年分上下半年各發放一次,全程都有村民代表參與和監督。

“過去政府要我保護,現在我自己要保護。”對于60歲的張永芬老人來說,房屋保護得越好,獲得的獎勵就越多,現在寨里的村民對于房屋保護這一塊特別積極。

老人還說,最近幾年,來西江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借助旅游業,村民們大部分做起了生意,比起之前種稻田,收益高出了好幾十倍,就連像她這樣的老人,每天打掃四五百米的街道,一個月都有上千元的收入,大家的日子確實比以前好了很多。

在村民姜永珍看來,2008年以前,西江鎮僅僅只有幾臺勞力車,自從景區開始火爆后,外出打工的村民都陸續回鄉創業,到現在家家都有小轎車,這在2008年之前是當地人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2017年,西江苗寨游客接待量超過6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49億元;在西江苗寨注冊登記的各類經營主體超過了1000多家,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開發完整的產業鏈;通過景區帶動,不僅解決了周邊村寨2000多名村民的就業,還帶動了附近20多個村寨養殖業、種植業的發展,對當地縣域經濟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08年以前,整個西江苗寨村民以傳統農業為生,全寨有超過1500人的村民外出打工;2008年旅游開發后,外出打工村民逐漸回流。2017年,西江苗寨全體村民通過制度性收益、資產性收益、勞務性收益和經營性收益等四大手段,人均年收入達到了22100元,戶均86190元,人均年收入較2007年相比增長了13倍,大部分村民已經實現了脫貧創富。收入的提高、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98%以上的農戶都有冰箱、彩電,有了水沖式衛生間,洗澡間24小時供應熱水,生活質量今非昔比。

短短10年時間,西江千戶苗寨化繭成蝶……(田儒森 歐寧玉)

上一篇: 6.5萬人次做客寶古圖沙漠民族文化旅游節

下一篇: 貴州旅游校園文化周推介會上的非遺蠟染秀出貴州好風光

已有0條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