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現場
《再見芳華》,讓人重溫電影《芳華》的故事情節。
精彩節目,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在炫目的燈光下,《希望》扣人心弦。
《紅燈記》經典選段,讓人熱血沸騰,重溫那段可歌可泣的歲月。
小戲小品《扶瓶漢》
花燈《瓜子紅》
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
紅網時刻張家界7月9日訊(記者 張紅 通訊員 袁利 朱小勇)7月8日晚,張家界市《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打造張家界地域特色多民族民俗文化新名片”》系列活動之——第六屆湖南藝術節張家界舞蹈、小戲小品曲藝專場賽在張家界市民廣場如期舉行,現場人頭攢動,觀者云集,熱鬧非凡。
一場炫麗高雅的旗袍秀,拉開了演出的序幕,在炫目的燈光下,動感的音樂中,一場屬于張家界地域特色多民族民俗文化的藝術盛宴徐徐上演。舞蹈專場共有節目12個,《再見芳華》,讓人重溫電影《芳華》的故事情節,隨著音樂舞動的演員們,帶著觀眾一起回到那激蕩人心的崢嶸歲月。《現代舞蹈融合》的演員們,以春青靚麗的形象,輕盈靈動的舞姿,讓現場觀眾看得目不轉睛,拍手叫絕……小戲小品曲藝節目共有13個,表演唱、現代京劇、小戲小品齊齊上陣,更有土家族傳統民俗節目漁鼓筒、三棒鼓、花燈小戲等,贏得人們陣陣掌聲,現場氣氛居高不下。由桑植縣文化館選送的花燈小戲《老趙吹嗩吶》,曲調活潑、唱詞詼諧,讓人忍俊不已。漁鼓筒《麥稈草帽十八轉》的表演者,是一位年近80旬的老人,為了更好的傳承漁鼓筒這項民間藝術,他將三個孫子一起帶上舞臺,和他一起,將這項民間曲藝發揚光大。小品《母愛》,弘揚孝行天下,讓觀眾現場叫好的同時,也深受觸動……整個比賽分上半場舞蹈、下半場小戲小品曲藝分別舉行,都是由各區縣文化館、各大藝術培訓學校以及各民間協會選送的優秀原創節目。
“演得實在太好了,每一個節目都非常好看,感覺都沒有看夠。里面有些節目太感人了……希望以后這樣的演出能夠經常有,也能夠讓我們老百姓多了解我們張家界本土特色多民族民俗文化。”節目結束后,一位舍不得離去的市民這樣說。
市文化館館長覃大鈞表示,張家界市是多民族聚集區,這里融合了眾多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構成了張家界特色文化形態的軟實力,成為張家界建設世界旅游勝地的核心競爭力。通過這些活動,要把市民廣場打造成沒有圍墻的大劇院,開放的大舞臺,藝術愛好者的會客廳,加快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步伐,致力于打造張家界地域特色多民族民俗文化新名片。
此次活動由張家界市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張家界市文化館承辦,紅網張家界站、張家界舞蹈家協會、張家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協辦。
上一篇: 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的根
下一篇: 60名華裔青少年赴廣西體驗傳統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