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我們以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載體,以“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為民族守藝,為文化存根”為宗旨,以培養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職業人為目標,南向彩云之南戶撒刀之鄉,西走甘肅臨夏積石山縣,從中原浚縣泥咕咕到江蘇無錫惠山泥人,以傳承文化、傳習技藝為己任,尋訪我國金屬工藝、泥塑兩大類非物質文化遺存,遍及20余個省市自治區采集、整理30余種國家級非遺資源,開發圖文、視頻、動畫、案例、課程、教材等教學資源27000余項,平臺全國在線用戶17000余人,最大程度地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創新與應用。
“六藝”一體教學實踐,探索民族文化傳承學校教育新模式
在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創新探索了職業教育“六藝”一體教學模式。標準化采集加工,為民族文化保護--專業守藝;技藝大師進課堂,為民族文化留根--大師傳藝;與教育教學融合,為民族文化傳承--學生學藝;教學模式探索實踐,為民族文化創新--師生用藝;創新成果展示應用,為民族文化傳播--社會展藝;多元平臺聯合構建,為民族文化發展--多方弘藝。保護、傳承、學習、創新、傳播、應用“六維”融合共促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守藝、傳藝、學藝、用藝、展藝、弘藝“六藝”一體共育民族文化傳承職業人,是民族文化傳承學校教育模式的新的探索,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對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的群體化,民族文化創新應用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
資源平臺構建,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共用
按地域性、代表性、現實價值遴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資源載體,資源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和厚重的歷史沿革。按行業規范采集,保留原汁原味的傳統技藝;按企業技術標準制作,資源呈現富媒體、跨終端特性;按教育教學規律開發,資源體現可學、易學、樂學的學習性。聯合多家政校企行主持構建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大容量、共享型、互動式、持續更新的國家級職業教育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專業教學資源庫。素材采集選項全,加工整理數量多,應用領域范圍寬,媒體類型傳播廣,學習受眾輻射大,數字技術制作精,資源建設質量較高,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民族文化優質資源不足的突出問題,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共用。
“四化”方法運用,有效傳承與弘揚民族文化
數字化保護,實現民族文化優質資源共享及系統規范整理;教育化傳承,促進專業人才培養與民族文化傳承有效對接;應用化實踐,提升師資隊伍的教科研及專業創作能力;平臺化弘藝,助力民族文化“學、研、產、用”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民族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基礎作用、服務作用和促進作用,通過數字化保護、教育化傳承、應用化實踐、平臺化弘藝等“四化”方法,克服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信息缺失、表現缺失、機制缺失等問題,實現民族文化從單一的本體保護向內容保護、技藝傳承、大眾傳播、應用創新等立體化傳承與創新轉化。促進職業教育與民族文化產業對接,增強職業院校服務區域經濟實力,加速構建民族文化智能化、網絡化的自主學習環境,拓展民族文化終身教育、大眾學習的社會服務能力,為民族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應用提供可借鑒范例。(通訊員:劉正宏 孫磊 陳淑姣 段巖濤 譚坤 鐘連盛)
上一篇: 2018年創意北京?京澳文創交流團來京感受了一場不一樣的文化交流
下一篇: 從金絲彩砂到掐絲琺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