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隆重召開首個非國有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成立新聞發布,宣告首個非國有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成立。這個委員會首批成員單位是北京市20余家非國有博物館,屬于北京博物館學會下屬的二級機構。參加此次新聞發布會的嘉賓有北京市文物局于平副局長、北京博物館學會崔學諳秘書長、陜西民間博物館協會徐也利秘書長、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吳志友館長、郭沫若紀念館趙笑潔館長、北京大學宋向光教授、資深博物館專家韓永先生、北京青聯演常委(青少年博物館推廣人)張鵬先生、北京企業業文博協會會長周蔭良先生、北京手工藝術協會副會長高鼎奇先生、北京古玩城吳倩經理、以及外省市各非國有博物館、北京博物館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北京和外省各非國有博物館、北京國有博物館領導、北京及外省市著名收藏家代表等!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平透露,今年北京市將出臺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指導性意見,“力爭實現非國有博物館的市、區兩級共管,將管理權下放,使其管理更加有序,由下而上豐富博物館行業的發展。”
北京博物館學會秘書長崔學諳告訴記者,自1997年6月15日古陶文明博物館注冊成立以來,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本市注冊博物館數量已達179家,其中非公有博物館占比20%,注冊數量已近40家。“北京市非國有博物館的發展一直居于全國前列,我國最早批準的4家非國有博物館都在北京,包括古陶文明博物館、何陽吳茜現代繪畫館、觀復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崔學諳表示,非國有博物館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如體制、機制的靈活,各自領域的藏品優勢及人才優勢等。“其最重要的特點是收藏門類的奇特,許多都是國有大博物館沒有涉及的。”
北京博物館學會崔學諳秘書長
崔學諳介紹,目前非國有博物館每年注冊數量有限,其原因在于文物部門的把關十分嚴格。首先,藏品要超過500件,“作為個人的資產,一旦登記之后,就具有博物館展陳的意義,博物館是非盈利的機構,不能再交易了。”其次,保證展廳面積不小于300平方米。第三,保證每周開放不少于4天。第四,保證館內有管理人員。“除了文物部門外,還需公安和消防部門共同驗收把關。”
于平告訴記者,在北京文博事業發展的十三五規劃中,提出了新增100家社區(鄉村)博物館的剛性數字。于平認為,這是“記住鄉愁”的一種途徑,可以根據社區形成的歷史和特點,在博物館中講述自己的村史或街道故事。宣傳民族文化請投稿中國56民族文化網56china.com。
北京大學宋向光教授、北京博物館學會學術專委會主任
北京博物館學會非國有博物館專業委員會機構及人員名單:
一、主任
古陶文明博物館館長 董瑞
二、副主任(兼秘書長)
北京百年世界老電話博物館館長 車志紅
三、副主任
觀復二月物館 李萱
四、副秘書長
北京御生堂中醫藥博物館 白建疆
五、委員單位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館長 何揚
紫檀博物館副館長 渠曉玲
北京和苑博物館館長 吳培和
馬文化博物館館長 謝宇
北京國韻百年郵票錢幣博物館館長 朱濤
北京東旭民族藝術博物館館長 張月娥
北京華翰文化遺產博物館研究院院長 徐俊峰
北京英杰硬石藝術博物館 李英杰
北京勵志堂科舉匾額博物館 姚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