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天門放歌”武陵山趕歌會現場。
1月18日,“天門放歌”武陵山趕歌會在張家界云頂會舉辦,來自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州、懷化、常德等武陵山地域的民歌傳承人、藝術家同臺競技,共同打造張家界“‘天門放歌’武陵山趕歌會”文化品牌。
武陵山區是土家、苗、白、侗等數十個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山的王國,是歌的海洋。歌舞既是武陵山區各民族文化的符號,也是各民族兒女的情感載體。“趕歌會”是武陵山區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每到歌會這天,就成了武陵山區人民的盛大節日。歌場所在地四鄰八鄉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的人民,都穿節日的盛裝,聚集歌場。
隨著66歲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桑植民歌歌王”尚生武登臺亮嗓,拉開了“天門放歌”武陵山趕歌會的序幕。來自恩施的龍玲莉演唱了鄂西土家風味民歌《山里的女人喊太陽》;79歲的湘西非遺傳承人黃太鑫唱著《猛洞河漁歌》來趕歌;年輕的國家級非遺項目苗歌傳承人翠翠表演了高腔;近百名張家界土家族發源地的農民們,舉著牛頭骨,跳著《畢茲卡-蘇木妥》,為觀眾帶來了原始的農耕表演。
原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著名歷史學家、土家族著名學者夏家駿稱為全國首次舉辦的多民族趕歌會題字。
參加“天門放歌”武陵山趕歌會的重慶黔江區文化館館長何政說,武陵山區地理相依、人緣相親、民俗相近、文化相融,共同擁有濃郁獨特、燦爛多姿民族文化。張家界借助巨大的國內外旅游市場,創新舉辦多民族趕歌會,逐步打造成為國際民族文化交流的平臺,值得學習和發揚。
張家界武陵山珍館總經理劉平說,舉辦“天門放歌”武陵山趕歌會,不僅可以推動旅游文化的發展,還可以以文化為紐帶,激活武陵山區經貿合作交流,促進武陵山經濟發展和群眾脫貧致富。
張家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郭天保介紹說,文化創新、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極大地促進了張家界旅游經濟發展,使張家界旅游保持高基數高增速發展,2016年接待旅游總人次6143萬,旅游總收入4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30%,接待總量和增長幅度均居全國之首。(圖/彭立平 向韜 王建軍)
上一篇: 《清清陵水河》王澤洲詞曲 閻維文演唱
下一篇: 晴隆中營鎮苗族“跳花節”民族風情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