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一個民族最顯著的外在標志及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現。在花腰傣的服飾中,色彩、圖案、造型等都具有豐富寓意,從中可看出花腰傣的民族崇拜、民俗傳統等信息。
新平縣漠沙鎮是全國最大的花腰傣聚居地,有“花腰傣之鄉”的美稱。近日,記者來到漠沙,近距離感受花腰傣服飾的魅力。
舊時在花腰傣聚居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套織布機。顧世丹 攝
華麗的“花腰”服飾
大沐浴,傣語為“情人約會的地方”。大沐浴花腰傣文化生態旅游村位于漠沙集鎮北邊紅河西岸,屬龍河社區。大沐浴歷史悠久,何年何時建寨,已經無法考證。這里是花腰傣傳統花街節的發祥地,居住著熱情好客、純樸善良、謙遜勤勞的花腰傣人。
走進大沐浴,土掌房和檳榔樹隨處可見,穿著民族盛裝的小卜少是最靚麗的風景。關于花腰傣服飾,漠沙大沐浴景區文藝隊的傣族高志明說,花腰傣的服飾不僅有中年的也有青年的,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青年裝,服飾傳承到現在已有很長時間了。
據了解,根據不同的名稱,花腰傣可分為傣雅型、傣卡型、傣灑型,服飾大體相似,但又有明顯的區別。以彩帶束腰,使腰部形成獨特的“花腰”形體,是他們共有的特點。此外,傣灑多用紅、綠色綢緞,腿部打白色綁腿。在色彩的搭配上,傣灑多用紅、綠、黑等為主,而傣雅、傣卡則以黑、紅色調為主。總的來說,花腰傣的民族服飾都是亮麗和雍容華貴的。其中,漠沙傣雅是花腰傣服飾中最有魅力的一款。她們頭戴“雞土從帽”,魔術般地變幻出無盡的風情,腰挎別致的小秧籮,使斗笠、秧籮渾然一體,達到了一種天然的藝術效果;短褂、長袖兩件上衣和諧搭配,加之從領到胸鑲滿的銀飾和各色布條鑲邊的手袖,使整個上裝仿佛是一件艷而不俗的藝術品。而下身著裝更別致,如彩虹般艷麗的裙擺微微上挺,打破了人們對裙子的傳統印象,把少女婀娜多姿的身姿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據介紹,花腰傣的服飾可分女子服飾和男子服飾。女子服飾分為童裝、盛裝、成年裝和老年裝,而男裝都是一身黑。其中,童裝沒有銀飾,講求方便。而盛裝則是在趕集、節慶、婚喪等活動時穿,上面鑲有大量的銀泡等飾品作為裝飾。在成年出嫁之后,女孩子的服飾和頭飾上便缺少了銀飾,人們以此來分辨姑娘是否已婚。老年裝主要以黑色為主,講究的是簡潔、樸素。要做出“盛裝”這種精美的服飾,花腰傣婦女會把大量的閑暇時間都用在紡紗、織布、染布、織錦、挑花、縫衣上,并利用服飾盡情展示自己心目中的追求。一套完整的花腰傣服飾,往往可以看出制作者或穿戴者勤勞、聰明、手巧的程度高低。
高志明這樣告訴記者:“服飾的制作都是人們親自動手來完成的。以前,人們使用本地的棉線等原料進行紡織染色,做出來的布料易掉色,現在則是從街上購進原料進行紡織。布織好后便做成衣服,再加以布條鑲邊、刺繡和銀飾裝配。這樣,一套衣服做下來通常需要1至3年的時間。因此,價格昂貴。”
花腰傣“盛裝”服飾主要由頭飾、衣、裙三部分組成,雖然有遠看層次鮮明、近看別致多彩的視覺美感,但要穿上它得費一番功夫。高志明說介紹,因花腰傣盛裝整體由多個部分組成,因此在著衣時特別費事,要花上30分鐘左右才能穿戴完畢。
在大沐浴,記者很少看到人們在平時生活中身著盛裝。究其原因,高志明說:“盛裝只有在節慶等活動中才會穿,而且一般不會外借,這是屬于自己終身的一個服飾,我覺得它是‘穿在身上的藝術’。”
蔡傳斌 攝
特有的民族文化符號
說到花腰傣服飾,紡織與刺繡是不得不說的內容。在漠沙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男人看田邊、女人看花邊。”這“花邊”玩的就是刺繡,這是伴隨著織物的誕生而逐漸興起的,從而形成屬于自己民族的特殊文化符號。
據相關文獻記載,花腰傣的織錦,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清康熙五十一年《新平縣志》民族圖譜中,“擺衣圖”所繪的就是一花腰傣少女精心紡線的場景。而新平在明代已普遍種植棉花、種桑養蠶,還能用棉花和蠶絲紡織出精美、細致的傣錦。花腰傣婦女一般可織出十種不同的花紋圖案,這些花紋圖案均完全來源生活、來源自然。
據了解,花腰傣紡織技藝精湛、古樸。舊時,由于花腰傣人居住地偏僻閉塞,生產生活落后,人們只能自紡、自織。因此,在花腰傣聚居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套織布機。她們把織出的布料用紫云樹葉、板藍根、石灰等碾成粉末染色后,做成漂亮的衣服、床單、被子等物品。高志明告訴記者:“以前,人們通常是在晚上織布。經排線、裝‘馮’、繞線、上織布機等工序紡織成布,現在這里能織布的老者還有20多人,她們都已是65歲以上的高齡。”
刺繡是花腰傣服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花腰傣婦女從七八歲起便要學著引線穿針,跟阿咪、阿達們學習刺繡,并以自織自染的面料為底,刺上豐富多彩的圖案,還要在上面點綴雪亮的銀飾,其工法講究手法、配色及針法。
在針法上,刺繡主要有平繡和挑花之分。漠沙花腰傣刺繡其實是挑花,就是在包頭、衣褂、外衣、筒裙、圍腰上繡花。繡得最多的是包頭和筒裙,通常情況下,繡一個包頭就要半年時間,繡一件衣服則需要2到3年。在配色方面,通常一個圖案用一種顏色,8種顏色一組,采用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花線,繡什么圖案全憑繡花人的想法。花腰傣刺繡并無更多奇特之處,針法與十字銹差不多。只不過是用“壓二挑二”的方法,往上挑2根,又折回往下挑2根。挑20針,最多30針就換線,也就是挑一朵圖案換一根線。8種圖案一組,循環反復。
花腰傣服飾經紡織、刺繡等工序才形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穿在身上的華麗服飾,這其中不僅包含了花腰傣人的勤勞,同時也向來到這里的人們展示了自身的民族文化。
隨著時光的變遷,花腰傣服飾在今天的社會中不僅成為了一種歷史標記,也成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文化象征,它必然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記者顧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