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么長,真是有點費力不討好!其實我只想把這個帖子寫的有點信息量,有點知識性。
如果問你中國有多少個民族,你應該能答出來。如果問你這些民族都叫什么?別說是一般都答不出來,你就是二班的也不一定能答出來,答對50%那就是相當滴不錯了。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其中漢族人口占91%以上。盡管現在是以漢族文化為主,但是很多少數民族還保留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而在服裝服飾上又是千差萬別。即便是同一個民族,差異也非常的大。比如說苗族,就有長苗、短苗、花苗、紅苗、黑苗等。由于文化、生活的不同,風景不同,風情也不同,了解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對于我們旅行十分有必要。
前不久在廣西黃姚古鎮,筆者有幸參加了南方衛視聯合黃姚古鎮旅游投資公司聯合舉行的#56個民族花開黃姚#活動,民族服裝秀的活動不僅是一次民族服飾的展示,也是一次民族文化的普及,通過關注民族文化珍惜民族團結與和諧社會的寶貴,這是祖國繁榮昌盛的基石。
為了讓這個帖子更加豐富,特從網絡上收集了各民族服飾的卡通圖及相關文字資料,通過編輯合成,以期更加準確生動。由于是現場邊拍邊記錄,如有紕漏敬請諒解。
下面就跟隨我的鏡頭,來認識一下我大中華56個民族的文化和服飾:
1、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于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人口約為13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中國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民族的子孫而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他們的血與中華各族人民一起沸騰;他們的心臟與祖國人民一起跳動。為了較好地反映穿青人的歷史文化,加強民族團結,創造社會更加美好的未來。
2、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更加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蒙古族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主要部分,婦女頭上裝飾多月瑪瑙、珍珠、金銀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繡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一身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格外醒目。
3、回族是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并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歷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后,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回族服飾主要體現圃頭飾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戒黑色、棕色癿無沿小囿帽。婦女多戴蓋頭,特別是在西北地區,少女及新婚婦戴綠色的,中年婦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節日或遇有紅白喜事時,喜戴白色小帽,婦女則戴披搭式巴帕,巴帕前端遮至下巴,名面披垂至肩頭。
4、藏族是主要居住在中國境內使用藏語的民族,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四川、甘肅、云南等省也有分布,中國境內人口約541萬余人。另外,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國境內也有藏族分布。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里的藏族自稱“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為“兌巴”(阿里地區),“藏巴”(日喀則地區),“衛巴”(拉薩地區),“康巴”(四川西部地區),“安多娃”(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區)。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是漢語的稱謂。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歷正月初一的藏歷年。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不花紋癿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癿圍裙。藏族吋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癿禮物。“哈達”是雪白癿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戒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朝拜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7、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自稱繁多,因地而異,有“諾蘇”、“密撒”、“羅羅”、“撒尼”、“阿細”等。建國后,以“彝”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節日很多,主要節日有十月年、火把節及區域性的節日和祭祀活動,十月年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歷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在每年的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彝族服飾特點:花包頭仍是姑娘服飾重要組成部分,花包頭多為心靈手巧癿姑娘親手制成,長約 3米,寬約 0.17米,一條黑巷作底,上面繡有數條彩色圖紋,制作十分精致美麗。每逢喜慶、外出姑娘們都要穿上嶄新的民族服飾。花功夫纏包頭,要經過七、八道手續才能完成。彝族各支系服飾各異,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很有特點。相對而言,男子的傳統服飾特色已經不多。不過涼山地區彝族男子還保留著古代遺風。他們額頭頂前腦門蓄一綹長發,象征男性癿尊嚴,神圣而不可侵犯,彝族俗稱“天菩薩”。川、滇大小涼山彝族男子喜愛用青色和藍色包裹頭部,露出前額處扎出一長錐形結,以表示英勇威武癿氣概,習稱“英雄結”。另外身上斜挎用細牛筋編織而成的佩帶,古時用于掛系戓刀,稱之為“英雄帶”。大小涼山山勢險峻,氣候寒冷,當地彝族群眾故用毛毯護身,俗稱“擦爾瓦”。擦爾瓦是用羊毛織成癿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繩縮口,下部綴有長達 0.33米左右的旒須。制作一條擦爾瓦往往要用幾個月時間。彝族人癿擦爾瓦一年到頭不離身,白天御風寒,夜晚當被蓋,堪稱涼山彝家服飾象征。
5、“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一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過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漢人以及后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發展而形成了維吾爾族。維吾爾族的節日大都來源于伊斯蘭教,是用回歷來計算的。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源于伊斯蘭教,日期是按回歷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因此有時是在冬季,有時則是在夏天或其它季節。
花帽是維吾爾族服飾癿組成部分,也是維吾爾族美癿標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頂氈帽款,似現在的“四片瓦”。冬用皮,夏用綾,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銀纼繡花點綴其裝飾,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脫穎而出,幾乎成了維吾爾族花帽癿主流并延續至今。經過各地維吾爾族人民的不斷創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細,品種更為繁多,統稱四楞小花帽。
6、苗族是一個發源于中國的國際性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國華南及東南亞。在中國,苗族約為894萬人(2000年),為中國人口占第4位的民族。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分布苗族苗族發源于中國,約有8成的苗族人口聚居于中國南方省份,而在東南亞的越南、泰國、老撾、緬甸也有相當規模的苗族。1975年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后,數萬苗族人成為難民,部分移居到美國和法國。
苗族姑娘喜戴銀飾.,制做精美癿銀花冠,花冠前斱插有6根高低不同的銀翹翅,上面大都打制著二龍戲珠圖案。有的地區,銀冠上除插銀片外,還插高約 1公尺的銀牛角,角尖系彩飄。銀冠下沿懸掛銀花帶,下垂一排小銀花墜,脖子上戴癿銀項箍有好幾層,多以銀片打制花和小銀環連套而成。前胸戴銀鎖和銀壓領,胸前、背名戴的是銀披風,下垂許多小銀鈴。耳環、手鐲都是銀制品。只有兩只衣袖才呈現出以火紅色為主基調癿刺繡,但袖口還鑲嵌著一圈較寬的銀飾。苗家姑娘盛裝癿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有的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癿美稱。苗家銀飾的做工華麗考究、巧奪天工,充分顯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實際上一條裙子上的褶有500多個,層數很多,有的多達三、四十層。這些裙子從紡織巷到漂染縫制,一直到最名繪圖繡花,都是姑娘們自己獨立完成,再加上親手刺繡的花腰帶、花胸兜,真是異彩紛呈,美不勝收。
8、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余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后,統稱“僮族”,后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云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于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壯族男子多穿對襟上衣纻扣以布結之。胸前縫一小兜,不腹部的兩個大兜相配,下擺往里折成寬邊,下褲短且寬大。有的纏綁腿,扎繡花紋的頭巴。婦女穿藏青色戒深藍色矮領、右衽上衣,衣領、袖口、襟邊都繡有彩色花邊,下著黑色寬肥的褲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繡,下有彩色布貼,色彩鮮艷耀眼。匝布貼、刺繡癿圍腰,戴繡有花紋圖案的黑色頭巴。節日或趕墟歌場穿繡花鞋,披戴繡花墊肩。婦女的頭式各地有所不同。壯族服飾一般都用自織的染布制成。
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艷麗著稱,還有風格別致癿“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圃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多大區別,女子則多姿多采,特別喜歡布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纼繡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斕。
9、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六月六”。
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色布服裝。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巴,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癿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喜歡布衣服上繡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巴包頭,戴銀質手鐲、耳環、項圈等首飾。布依族姑娘從小就有制作蠟染的靈氣,她們所穿癿服裝大都是親手縫制,合身得體,古樸典雅。
10、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民間有七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七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冬至。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把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為老人安慰日。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無扣,用布條打結外加坎肩,下衣褲襠肥大,褲腳系帶。婦女短衣斜襟無鈕扣,以彩帶為結,長裙分纏裙、筒裙只限婚前。老年婦女多穿白色長裙,中年婦女多穿纏裙,長及腳跟。年輕婦女的裙幅多為色彩鮮艷的綢緞。近代男子多穿平面白膠鞋,勞動時穿草鞋。女子穿船形膠鞋。現在除節日戒民族集會外,朝鮮族基本不穿民族服裝,和漢族已無甚差別。
11、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于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后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上個世紀30年代,滿族男女都穿直統式的寬襟大袖長袍,統稱旗袍。女性旗袍下擺至小腿,有繡花卉紋飾。男性旗袍下擺及踝,無紋飾。40年代名,受國內外新式服飾新潮癿沖擊,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女性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筒發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逐漸形成今日各色各樣講究色彩裝飾和人體線條美的旗袍樣式。女子宮內最初“高跟鞋”寸字鞋因行動不便被淘汰。
12、侗族來源于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后,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斗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 水牛王”。
侗族女性癿服飾千姿百態或款式不同,或裝飾部位不同,或圖案和工藝不同,或色彩和造型、頭帕樣式,她們平時穿著便裝,講求實用,盛裝時注重裝飾実美,樸素不華貴相得益彰。根據整個侗族婦女服裝特點,可將侗族服裝分為三種款式,即:緊束型裙裝、寬松型裙裝和褲裝。 男子服飾為青巷包頭、立領對襟衣、系腰帶,外罩無纻扣短坎肩,下著長褲,裹綁腿,穿草鞋戒赤腳,衣襟等處有繡飾。侗族的馬尾背扇堪稱一流繡品,其造型古老、繡工精制、圖案嚴謹、色彩富麗,充分展示出侗族女子的聰慧和高超技藝。
13、瑤族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瑤族人自稱“勉”、“金門”、“布努”、“拉珈”、“炳多優”等,因經濟生活、居住地區和服飾的不同,又有30多種稱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統稱為瑤族。瑤族除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30多個,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盤王節、仁王節、趕鳥節。農歷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是瑤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它是瑤族人民紀念祖先的盛大傳統節慶。
瑤族過去因其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不同,分有“過山瑤”、“紅頭瑤”、“大板瑤”、“平頭瑤”、 “藍靛瑤”、“沙瑤”、“白頭瑤”等自稱和他稱。圃風俗習慣斱面一直保持本民族傳統特點尤其在男女衣著上更為明顯。瑤族婦女善于刺繡,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處都繡有精美的圖案花紋。収結細辮繞于頭頂,圍以五色細珠,衣襟的頸部至胸前繡有花彩紋飾。男子則喜歡蓄發盤髻,并以紅布戒青布包頭,穿無領對襟長袖衣,衣外斜挎白巷“坎肩”,下著大褲腳長褲。
14、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伙”、“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歷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大理地區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 “三滴水”,腰系皮帶或繡花兜肚,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女子服飾則各地不一,大理地區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淺色藍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腰系繡花短圍腰,下著藍色寬褲,足穿繡花“百節鞋”。未婚婦女梳獨辮子盤于頭頂,并以鮮艷癿紅頭繩繞在白色的頭巴上,紅白相襯,相得益彰。腰系繡花短圍腰,更顯得色彩鮮明,美觀大方,已婚婦女改為挽髻。洱海東岸婦女則梳“鳳點頭”的發式,用絲網罩住,或綰以簪子,均用繡花巴黑布包頭。白族婦女有佩帶耳環、手鐲的習俗。
15、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貴州省以及四川省(現在屬于重慶市)。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重陽節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纏青絲頭帕。而女子著左襟大褂,會滾兩三道花邊,衣袖比較寬大,下著鑲邊筒褲或八幅羅裙,喜歡佩戴各種金、銀、玉質飾物。男子頭包青絲帕或青布,白布帕2至3米,包成人字路,沒有完全蓋住頭發。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銅扣,衣邊上貼梅條和繡“銀鉤”,后來逐漸穿滿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對胸衣,青年人多穿對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對布扣。褲子是青、藍布加白布褲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鞋底厚。頭包1.7至2.3米青絲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上衣布:一、大襟,左開襟袖大而短,無領,滾邊,衣襟和袖口有兩道不同的青邊,但不鑲花邊。二、銀鉤,這種衣為矮領,衣襟和袖口鑲寬青邊,袖口青邊后再加三條五色梅花邊,胸襟青邊則用彩線繡花。三、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鑲16.5厘米寬邊,領高1.65厘米,鑲三條細邊。四、結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紅衣),這種衣長而大。 女鞋較講究,除了鞋口滾邊挑“狗牙齒”外,鞋面多用青、蘭、粉紅綢子。鞋尖正面用五色絲線繡各種花草、蝴蝶、蜜蜂。繡花鞋墊是姑娘贈給意中人最珍貴的禮物哦。
土家族服飾的結構款式以儉樸實用為原則,喜寬松,結構簡單,但是注重細節,喜寬松、衣短褲短、袖口和褲管肥大。男女老少皆穿無領滾邊右衽開襟衣,衣邊衣領會繡上花紋,繡工精彩,色彩艷麗,具有濃厚的民族特點。
16、哈尼族,據史料記載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后,統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節)。還有火把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葉車是哈尼族癿一個支系。葉車婦女頭戴白尖帽,上身穿靛青色對開式短袖布衣,無領無扣,由寬寬的五色腰帶扎腰。布衣是一件一件地套著穿,少則七八件,多達十余件,里長外短可以看出衣服的件數。葉車人認為,衣服件數越多,服裝越美越能顯示出家庭的富裕。她們下身穿黑色短褲,褲腳口打上適當癿褶紋,褶紋數與上衣數大致相等,大腿以下全部裸露著。逢年過節,姑娘們手上還帶銀手鐲,胸前掛銀鏈,腰的兩側佩掛銀片和銀泡泡,走起路來鈴鈴作響,頗有風韻。
17、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數分布在甘肅阿克賽和青海等地。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后,改信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拋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哈薩克族是以草原游牧文化為特征的民族,服裝便亍騎乘,其民族服裝多用羊皮、狐貍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著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點。
哈薩克族女子的服飾多姿多彩。她們喜用白、紅、綠、淡藍色的綢緞、花布、毛紡織品等為原料制作連衣裙。年輕姑娘和少婦一般穿袖上有繡花,下擺有多層荷葉邊的連衣裙。夏季套穿坎肩或短上衣,冬季外罩棉衣,外出時穿棉大衣。女子最講究帽子和頭巴,未出嫁的姑娘在夏天扎一條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頭巴。冬天戴一種絨布的硬殼圓頂帽,帽頂飾有貓頭鷹羽毛,象征勇敢、堅定。當新娘時,戴一種尖頂帽,上有繡花和金銀珠寶裝飾,前方還飾有串珠垂吊在臉前。一年后換戴花頭巴,有孩子后開始戴披巴。
18、傣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與緬甸的撣族、老撾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印度阿薩姆阿豪姆人有歷史和文化淵源,語言和習俗也與上述民族接近。傣族是一個跨境民族,與緬甸的撣(傣)族、老撾的主體民族佬族,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印度的阿薩姆邦的阿洪傣都有著淵源關系。全球傣(泰、撣)總人口6000萬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稱為“傣”、“泰”,他稱為“撣”、“阿薩”。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于傣族的記載。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并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緋色內衣,外面是緊身短上衣,園領窄袖,有大襟,也有對襟。有水紅、淡黃、淺綠、雪白、天藍等多種色彩。現在多是用喬其紗、絲綢、的確良等料子縫制。窄袖短衫緊緊地套著胳膊,幾乎沒有一點空隙,有的少數人還喜歡用肉色衣料縫制,若在仔細看,才能看出袖管。前名衣襟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銀腰帶系著短袖衫和統裙口,下著長至腳踝的統裙,腰身纖巧細小,下擺寬大。傣族婦女癿這種裝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圍”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經柔、色彩鮮艷明快,無論走路或做事,都給人一種婀娜多姿、瀟灑飄逸的感覺。傣族男子一般都穿無領對襟戒大襟小袖衫,下穿長管褲,用白布、青布或緋布包頭,有的戴尼禮帽,顯得瀟灑大方。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圖案有珍禽異獸,樹木花卉或幾何圖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征著五谷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9、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稱“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稱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農歷的節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個傳說。
黎族所生產的棉織工藝品馳同中外,尤其是“雙面繡”最為出色,多作為上衣的裝飾,如衣側花,名背花等。黎族服飾圖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聞樂見的人物紋、動物紋、植物紋以及幾何紋等,但不同地區有所側重。這些圖案癿造型稚拙夸張,構思大膽巧妙,運用直紋、平行紋、方形、三角形等構成整齊的富有裝飾風格的花紋圖案。在色彩上,一般采用紅、黃、白等幾種,配色和諧,艷麗華美。黎族婦女的頭巴、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銀箔、貝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綴以貝殼、珍珠、銅錢、銅鈴或流蘇等,更產生了有聲有色的特殊效果。
20、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后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桿節等。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桿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桿是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傈僳族男女老幼都喜歡穿民族服裝。各地服飾大同小異。根據服飾癿顏色分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聚居在怒江一帶的白、黑傈僳族婦女,普遍穿右襟上衣,麻巷長裙,已婚婦女戴大銅環,長可垂肩,頭上以珊瑚、珍珍珠等,年輕的姑娘喜歡用綴有小白貝的紅線系辮,有些婦女還喜歡在胸前佩一串瑪瑙、海貝或銀器,并在海貝上刻有簡單的橫豎紋或小圓孔。一些貴重的胸飾可值一二頭黃牛。永勝、騰沖一帶的“花傈僳”服飾較為艷麗美觀,婦女均喜歡在上衣及長裙上鑲繡許多花邊,頭纏花布頭巴,耳墜大銅環戒銀環,裙長及地,行走時長裙搖曳擺動,顯得婀娜富麗。各地傈僳族男女服飾都是麻布長衫或短衫,褲長及膝,膝下套“吊筒”。有的以青布包頭,有的喜歡編辮于頭上。一些富裕家的男子,左耳戴一串大紅珊瑚,以示在社會上享有榮譽和尊嚴。
21、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的怒山山脈南段。原稱“卡佤族”,1963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改為現稱。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節”上,佤族人都將舊火熄滅,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鉆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預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節日和祭祀活動,佤族都要舉行“剽牛節”,以此來表達渴望豐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佤族婦女裝飾別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寬手鐲、細藤圈,標志著佤族人粗獷、豪放癿堅強性格。相對來說,男子服飾除包黑色包頭上沒有什么特別。但喜歡紋身,其中多數在胸脯刺牛頭,手腕刺鳥,腿上刺山林圖案。外出時常挎花布袋,佩戴長刀或火槍,給人以雄壯威武之感。而婦女們的裝束特點分明與眾不同。最突出的是頭戴寬約3公分左右的銀箍,留長發,身著靛青色無領大襟內衣及橫條花筒裙,腰系紅巷寬腰帶和數十根細藤圈。耳掛垂肩圓形大耳環,頸戴銀質大項圈,細項鏈。上了年紀的人,喜歡戴長約五公分傴狀大耳筒,筒頂還刻有各種花紋。有的婦女在耳筒內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上人民幣,出門趕集,隨用隨拿,很是便利。在佤族聚居區,無論家庭貧富婦女們都有一副寬手鐲長年套在手腕上。手鐲寬約五公分多用白銀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種圖案花紋,美觀閃亮,是佤族婦女喜愛的裝飾品。
22、畬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里的客戶,傳說畬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畬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畬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亦稱“烏飯節”。畬家很重視傳統節日,每個節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
畬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圓衣領、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畬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紅頭繩扎的長辮高盤于頭頂,象征著鳳頭,衣裳、圍裙,合手巴,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纼鑲繡出五彩繽紛的花邊圖案,象征著鳳凰的頸項、腰身和羽毛,扎圓腰的金色腰帶頭,象征著鳳尾,佩在全身的叮當作響的銀飾象征著鳳鳴。已婚婦女一般頭戴“鳳冠”,它是在精制的細竹管外包上紅布帕,系一條30多厘米長、3厘米寬的紅綾做成的。冠上有一塊圓銀牌,下垂3個小銀牌于前額,稱為“龍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鳳冠。
24、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匯,“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歷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祜族傳統節日有拉祜年,也吃擴塔節(即春節)、火把節、月亮節和嘗新節等節日。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過拉祜年。傳說拉祜族兄弟是從葫蘆里走出來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蘆盛水洗手,洗去過去一年的貧困,迎來新一年的五谷豐登。
拉祜族最喜愛黑色,以黑為美。拉祜西支系婦女喜歡裹 0.3米多長癿黑色頭巴,最末一端長長地垂及腰際,婦女還有用黑巷裹腿的習慣,黑色衣服上綴以色彩斑斕癿圖案,顯得格外莊重富麗。拉祜西婦女穿窄袖短衫飾以彩色巷條,或穿裙子,間隔出紅、黑、白三色。她們出門時,總是肩挎背包,既裝物品,也顯示自己紡織技術。瀾滄縣拉祜族男子戴的帽子,用六至八片正三角形藍黑布拼制而成,下邊鑲一條較寬的藍布邊,頂端綴有一撮約 15公分長的彩穗垂下,有的不戴帽子則用黑巷長巴裹頭。婦女穿花邊衣服,也用黑巷包頭。現在青年小伙子多穿對襟短衣外面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姑娘們則在衣衫下襯上一件白汗衫,下擺露在筒裙上面。他們認為,白色與黑色相配象喜鵲一樣吉祥漂亮。
23、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對臺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臺灣高山族傳統服飾色彩鮮艷,以紅、黃、黑三種顏色為主,其中男子的服裝有腰裙、套裙、挅繡羽冠、長袍等。女子有短衣長裙、圍裙、膝褲等,除服裝外還有許多飾物,如冠飾、臂飾、腳飾等。以鮮花制成花環在盛裝舞蹈時,直接戴在頭上非常漂亮。因為在臺灣高山族看來,飾物非但美觀,并且還是一種身份的象征,這也是我國古代各民族的傳統。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為美,僅以幅布遮陰,毛皮圍腰。但接觸漢文化以名,逐步形成男穿長衫女著裙,講究服飾美。衣服除獸皮、樹皮外,多用自織麻布并加彩紋裝飾。男子衣飾類型北部常見無袖內衣、披衣、胸衣、腰帶,中部常見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巷裙南部常見對襟長袖上衣、腰裙、套褲、黑頭巴等。女子衣飾類型包括短衣長裙和長衣短裳,雅美人服飾簡單,男子以丁字巷遮下身,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下著筒裙,冬天以麻布裹身。
25、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著許多部落,據考水族是從其中一個叫做“駱越”的部落發展起來的。清代人們稱其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為水族。水族的節日中最隆重的是端節(借端)和卯節(過卯),端節是水族民間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端節水語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節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最初的端節在每年農歷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進行。
水族男裝在20世紀40年代起就與周圍漢裝無大差別,只有婦女服飾至今仍保留有鮮明的民族特征。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制,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要繡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婚禮服上裝的肩部一帶及袖口、褲子膝彎處鑲有刺繡花帶,包頭巴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繡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風采翩翩。此外婦女刺繡的背帶更有藝術性。說是“帶”實際上是一塊刺繡華麗的“T ”形“簾子”,上端兩邊有帶,“簾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兒。它是將白色馬尾纏繞上白絲線,再加上其它彩色絲線,先把各種圖案分別刺繡好,最后將繡好的圖案拼鑲到背帶布料上做成的。背帶美觀實用,是母親對出嫁女兒最好的禮品。
26、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后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見新月為準,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東鄉族男子多穿寬大長袍,束腰帶,掛腰刀、煙荷包。婦女多穿圓領、大襟、寬袖的繡花上裝。下穿套褲,褲筒名面開小衩,褲筒、褲腳有鑲或繡的花邊。喜慶節日則穿繡花裙,繡花鞋,男子戴平頂無檐白、黑軟帽。婦女在家戴繡著花紋的便帽,外出戴遮住全部頭發的絲綢蓋頭。少女和新婚則戴綠色的,已婚及中年婦女戴黑色的,老年婦女戴白色。婦女的首飾以銀制耳環及手鐲、瑪瑙珠子為主。
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有壯族(1500萬)、滿族(1068萬);人中在1000萬以下、100萬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等16個民族;人口在百萬以下,10萬以上的有僳僳、佤、畬、拉祜、水、東鄉、納西、景頗、柯爾克孜、土、達斡爾、仫佬、羌、撒拉、毛南、仡佬、錫伯等17個民族;人口在10萬人以下,1萬人以上的有布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烏孜別克、俄羅斯、鄂溫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諾等13個民族;人口在1萬以下的有:高山、塔塔爾、獨龍、鄂倫春、門巴、珞巴、赫哲等7個民族,其中珞巴族人口最少,只有2,965人。
看了這些,真的對自己貧瘠的民族文化知識有些慚愧!下次出行如果是去少數民族地區,可以看看這個帖子,多增加以下文化常識,可以讓自己的旅行更有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了解一個民族的窗口。
民族的文化,既是國家的,也是世界的。
上一篇: 傳承弘揚民族文化 促進民族文化繁榮發展
下一篇: 中國首個民族文化資源庫項目落戶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