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桂風壯韻唱響生命禮贊
8月20日、21日晚,音樂舞蹈詩《花山》在保利劇院上演。作為一部展示“桂風壯韻”的舞臺藝術作品,《花山》以舞蹈為載體,通過將遠古文明與現代文明的對接、精神的穿越和連接,將廣西左江沿江兩百多里的美麗畫卷復活到舞臺上,展示廣西壯族厚重的文化歷史和時代風貌。
花山巖畫,是保存了壯族先民偉大藝術杰作的載體。壯族巖畫音樂舞蹈詩《花山》,是對這一特殊壯族文化象征的藝術再現。《花山》從開篇的序——駱越古歌開始,以第一幕太陽之下、第二幕月亮之上、第三幕繁星之間、第四幕山水之中演繹到尾聲的駱越新歌。《花山》嘗試用舞蹈詩的形式解讀花山巖畫的密碼,以男人、女人的生命特征表達鮮活的生命形式和生命質感。同時,《花山》將銅鼓、繡球、壯錦等壯族特有的文化符號巧妙組合,融于舞蹈意象和特色音樂中,洋溢出鮮明的“桂風壯韻”,展現了古老壯族勤勞、勇敢、奮斗的民族精神。
《刀安仁》創新演繹傣家百年英雄
大榕樹下,一位長者以佛經講唱的方式敘述刀安仁的一生,8月20日、21日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演出的大型傣劇《刀安仁》是云南省德宏州傣劇傳承保護展演中心歷經多年打造的一個傣劇優秀劇目。該劇通過對盈江干崖第24任土司刀安仁從一個封建領主羽化成為中國民主革命先驅的那種艱難曲折、鳳凰浴火般艱難痛苦的心路歷程的描寫,成功塑造了刀安仁這一被孫中山譽為“邊塞偉男”“中華精英”的傣家百年英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崇高形象。
傣劇被譽為“東南亞的藝術明珠”,民族特色濃郁,充滿典雅之美和人性之美,《刀安仁》將宏大的歷史、光輝的人性融入到傣劇特有的形式里。大型傣劇《刀安仁》共分八場:鐵壁抗英、躬耕官田、祭拜谷神、貪官吸髓、力山指路、劈波斬浪、沙場點兵、騰沖起義。劇中刀安仁的飾演者在表演中舉手投足、一招一式、每句念白與唱腔都詮釋了刀安仁英雄的光輝形象。同時,該劇獨具特色的傣劇特色令觀眾印象深刻,表演中將舞蹈、聲響、打擊樂等手段融入劇中,說傣話唱傣歌的藝術個性,使該劇民族特色鮮明,而創新的民族舞蹈和舞姿則為傣劇這種民族劇種增添了許多時尚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