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正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43臺少數民族題材文藝演出劇目將陸續在北京上演,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聽覺的盛宴。近年來,各地積極推動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成效顯著。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不僅展示了各地在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中取得的成就,同時也將極大地促進各民族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承、弘揚,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于16日正式拉開帷幕。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來自全國各地的43臺少數民族題材文藝演出劇目陸續在北京上演。據了解,本屆參加會演的劇目共囊括歌舞劇、音樂劇、話劇、少數民族劇種等十余個藝術種類,不僅在數量上為歷屆之最,而且題材廣泛、各具特色,集中展現了近年來各地創作成果。
北京代表團的參演歌劇《冰山上的來客》在會演首日就與觀眾見面。這部歌劇是根據同名電影重新創作而成。總導演陳薪伊介紹,為了向經典致敬,歌劇保留了原電影音樂的主題,在舞臺形象上更是取得了超越電影表現的藝術效果,整部創作更具旋律性和畫面感:“舞臺劇在創造神圣的冰山上我個人認為比電影有優勢,電影你是航拍也罷,俯拍也罷,在怎么拍它是一個寫實的,他就是一座山,但是在我們的舞臺空間藝術里,他可以似山非山,要尋找到這樣的舞臺形象,同時這個似山非山,這個神圣的象征他要和人物構成關系,比如兩個戰士,一班長和二班長,一位救活了阿米爾,一位永遠的凍僵在冰山上,這樣一個形象,我要用冰山怎樣去烘托他,我的空間處理,就要比電影有優勢的多。”
此外,來自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的代表團也帶來了他們的參演劇目。比如新疆代表團的兩部優秀劇目:歌舞劇《情暖天山》、大型音舞詩畫《木卡姆印象》也將陸續在北京上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黃永軍表示,參演劇目將向全國人民展現新疆特有的少數民族文化,以及新疆在對民族文化挖掘保護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木卡姆印象》全面反映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二木卡姆的藝術形式,通過這臺舞臺劇,也讓全國人民了解我們新疆對民間文化的挖掘和保養,弘揚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作風。”
正如這位官員所說,近年來,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力度。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例。目前,寧夏已有國家級歷史名城1個、歷史文化名村1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9人,寧夏“花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回族服飾、回族花兒、口弦、踏腳等18個項目也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型回族古籍巨著《回族典藏全書》已編纂完成、填補了中國歷史上無系統整理回族漢文古籍的空白。
此外,寧夏立足于區域特色文化,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挖掘和創新了一批文藝精品。寧夏演藝集團總經理范晉國介紹:“已創排了舞劇《花兒》《月上賀蘭》《西夏軼事》、秦腔《花兒聲聲》《狗兒爺涅槃》、京劇《蕭關道》《莊妃》、話劇《回民干娘》《閩寧鎮移民之歌》、交響組曲《黃河金岸》《美麗寧夏》、史詩紀錄片《西夏》等30余部弘揚中國精神、具有寧夏特色、藝術水準精湛的優秀作品,獲得了全國各類文藝大獎90余個。
業內人士指出,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舉辦,能夠展示各地在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中取得的成就,同時也會促進各民族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傳承、弘揚,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