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來自四川農業大學的學生以“感悟民族民俗文化魅力,傳承秀山花燈歌舞文化”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清溪場鎮大寨村,開展鄉村民族民俗文化發展現狀調查。
在走訪過程中,大寨村村支書程明仙告訴隊員,“該村因地制宜利用村寨優勢,依托深厚的農耕文明與悠久的人文歷史,發展民族民俗文化旅游。”
據介紹,大寨村建于明朝初,至今已有600余年歷史。原名鬼板溪,后改名為黑虎寨,清末更名為大寨。這里是以土家族為主的少數名族聚居地,村民9成以上姓楊。自農耕興起之初,楊氏秀高祖婆從司城街搬來大寨,修建筑一幢,著紅漆漆屋,村民始稱該祖屋為“紅板壁”。當地村民民風淳樸,人丁興旺,現有土家居民建筑200余幢,其中4幢建于清末時期。
大寨村環境優美,自然資源獨特,村寨保存完好。該村依托世代傳承的土家族民俗文化發展新型鄉村旅游,在弘揚當地民族文化的同時實現村民增收。結合村落發展現狀,該村開展了由“政府集中規劃、企業投資參與、村委會具體落實、農戶積極參與”的開發模式,
“目前,大寨村正在著手旅游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拓寬進村道路,同時在村上建立更多的游客接待農家樂及休閑娛樂設施。”程明仙說,為了擴大村落影響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大寨村獨特的魅力,村內共接待政府機關、企業調研等多批團隊,共謀該村民族民俗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
大寨村作為全國村莊規劃試點村,村寨宣傳成了該村民俗文化發展的重大阻力。“現在只有在土家族特有的節日期間游客量較多,平日游客相對較少,農家樂經營狀況并不樂觀。當地村民說。
(通訊員 楊湜煙)
下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