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两个人看的www中文字幕

羌民族文化的艱辛承載

2016-05-07 00:46:38 作者:陽希編輯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自2001年5月18日昆曲藝術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現代意義上的非遺保護已經走過了10多年歷程。如今,非遺不再是個陌生的詞語,它深刻影響著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形態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中國當代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自2001年5月18日昆曲藝術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現代意義上的非遺保護已經走過了10多年歷程。如今,非遺不再是個陌生的詞語,它深刻影響著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形態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歷屆州委、州政府領導班子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州文廣新局、州非遺中心,更是年復一年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不遺余力,辛勞奔波。

在美麗而神秘的岷江上游,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民族——羌族。他們主要聚居在阿壩州汶川、茂縣、理縣的高山峽谷之中。多年來,盤旋在云端之上的悠長的羌笛、神秘的索橋與碉堡、濃重華美的羌繡、羌族多聲部民歌以及雄勁豪壯的羊皮鼓舞……無不在以自己獨特文化的形式向世界述說著羌山的歷史和民族的輝煌。

查閱相關資料,我們不難知道,今天的羌族是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稱以及部分傳統文化的一支,與漢族、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基諾族等為兄弟民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汶川、理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平武縣,其余散居在阿壩州松潘、黑水、九寨溝等縣,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縣、成都市都江堰地區、雅安地區、四川西南,貴州省江口縣、石阡縣,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略陽縣,寶雞市鳳縣部分地區,甘肅南部、云南等地。但是,如果說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標志和結晶的話,那么對于這個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的民族來說,為什么僅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羌文化可以說是“保留在羌民舌尖上的文化遺跡”僅靠心口相傳,一直是學界的一個謎。
 

傳說中羌族的歷史上也是有過文字的。天神阿巴木納帶了很多在各種祭祀場所用的經書,由于路途勞累,休息時他睡著了,醒來時,所有的經書都被一只山羊吃進了肚里,正著急時,樹上的金絲猴對他說:“羊子吃掉了你的經書,你快殺掉山羊,用山羊皮制成鼓,做法事的時候,敲起羊皮鼓,經文就會脫口而出。”此法果然靈驗,阿巴木納為感激金絲猴,在做法事的時候,就佩戴金絲猴皮帽,手拿羊皮鼓。羊皮鼓舞在羌語中稱為“莫恩納莎”、“莫爾達沙”或“布滋拉”,是羌族祭祀活動中主要的舞蹈形式。由此我們可以明確,早先的羊皮鼓舞不是誰都可以跳的。羊皮鼓舞的重要道具之一“羊皮鼓”,也不是誰都可以敲的。從宗教信仰看,羊皮鼓是釋比做法事專用的神圣物品,羊皮鼓意味著經文和文字,只有釋比能夠擊鼓唱經也就是拾回羌人有關文字的記憶。也就是說,羊皮鼓舞從有歷史記憶的誕生開始,就是與羌族的釋比文化是一衣帶水、不可分割的關系。也就是說,羊皮鼓舞,是羌族釋比文化的重要形式,而釋比文化,又是羊皮鼓賴以存在和發揚的文化靈魂。

羌族的羊皮鼓在制作上多有講究。鼓框木制,單面蒙以羊皮,鼓框高約11厘米,鼓面直徑38~40厘米,鼓框里面置有橫梁。鼓身連在一個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飾以羊頭,下端拴系雙絲彩穗。鼓棰用藤條或杉木制作(羌語稱“爾握特”),呈勾形,長約58厘米,棰頭纏以綢布,棰柄飾以彩穗。改革后的羌族皮鼓,單面蒙以雙層羊皮,鼓框外表彩繪條形紋飾,鼓框周圍裝飾絲質彩穗經文分三壇,儀式分三級,鼓色分三種,相互對應。羌人這種祀神逐祟的三色觀,亦見于釋比經文,如:“解穢不離三條水,白水解穢山神壇,黑水解穢山和巖,黃水解穢邪無蹤。”一般說來,三種色彩中,尤其以黑、白對立區分在羌民審美和宗教意識中最鮮明,如釋比經《兌也》(所唱:“今天村寨還大愿,請求神靈分黑白。白牛白羊還愿用,黑牛黑羊送鬼用。上壇神愿須用白,下壇鬼愿才用黑。”)羊皮鼓舞一般在每年二月的還愿、四月的祭山會、十月初一的羌歷年和請神、送神、祛病去災等宗教活動中跳,分獨舞、雙人舞、集體舞三種,跳時由1到2名或多名巫師表演,他們戴金絲猴皮帽,手持神杖和盤鈴,念動經文、一手持單面羊皮鼓把手,一手揮動鼓槌,在敲擊中起舞,開始時鼓聲沉悶,盤鈴輕響,在單一、遲緩的舞步中很快就能形成虔誠、神秘的氣氛。在“神靈附體”后,節奏開始加快,動作力度開始加強,蹲跳、轉打,情緒一片振奮。值得注意的是,表演中擊鼓的舞姿看似簡單,卻技巧性很強,像著名的羊皮鼓舞《布拉茲》,既要有粗獷、穩健的特點,又要像猴一樣輕盈敏捷,如“擰腰轉身擊鼓”、“持鼓繞頭”、“屈腿左右旋轉”、“旋擺髖部”及一些蹲跳擊鼓動作,難度很高而且精彩,高潮時,表演者和觀看者都能進入如醉如癡的境界。

鼓色有區分,鼓材亦有講究。作為釋比手中的法器,從“圣”、“俗”分界的宗教信仰看,羊皮鼓制作在材料選擇上不是隨意的。先看鼓面,顧名思義,以羊皮繃制法鼓,這跟本是“西戎牧羊人”羌族群生活特征有關。“圖騰”是民族的標志和象征,圖騰崇拜就是把某種動物或植物或其他無生物當作自己的祖先,或者是把它當作本氏族的保護神,以及種族的標識。漢字“羌”,在甲骨文中是上為羊角而下為人的寫照,故《說文》釋曰“從羊從人,羊亦聲”,反映出上古被稱為“羌”的族群與羊的密切關系,似折射出某種羊圖騰跡象。“大概有圖騰制度的民族,凡遇到人生的重要關頭,如婚冠喪祭之類,每每舉行與圖騰同體化的儀式,或摹擬圖騰的儀式。再看鼓圈,釋比經文所言的用來制作鼓圈的麥吊樹,當指麥吊杉或麥吊云杉,又名垂枝云杉,屬松科云杉屬常綠喬木,乃我國特有樹種,分布于秦嶺、大巴山山區以及四川北部,據《四川植物志》介紹,“主產平武、南坪、松潘地區,向東可至城口、巫山,向南沿岷江流域可達寶興、天全,西北達紅原龍口壩,西南界康定東南面。生于海拔1500—3000米地帶,最低下限達1300米,見于汶川,最高可達3000米,見于紅原,常與青扦、粗枝云衫、鐵杉混交或散生于針闊葉林中。”考察民間信仰可知,杉樹是羌民心目中的圣樹,釋比經文有道:“杉木樺木樹,還愿作旗桿。”“端公來安神,神位在樹上。”在羌人所奉女祖木姐珠神話中,天王木比塔送給女兒作陪奩帶往人間的即有杉、樺、柏等樹種,并說:“給你青稞和麥子,帶到人間去播種,子孫后代有食糧。給你荊棘有柴燒,種子撒在懸巖上。給你杉木樺木種,修房造屋少不了。”從森林資源看,在羌區用材林中,以冷杉、云杉、樺木為較多。居住民俗方面,羌人修建房屋,須請釋比還愿,砍杉桿立于房頂,所謂“房頂邊緣修水溝,房頂正中立石碉。石碉上面放白石,再插一根杉木桿。神靈就位人平安,牲畜發展莊稼好”。傳說杉桿象征天神,天神就住在杉桿上。稱鼓圈用材為麥吊樹的開壇經《笛》流傳于汶川,而在理縣一帶,人們又以柳條作羊皮鼓的鼓圈。《羌族釋比經典》所收《羊皮鼓經》唱道:“阿巴木比傳神鼓/釋比現在來繼承/神鼓架兒您做圈/要把鼓圈箍得圓/楊柳枝條做鼓圈/鼓圈中心要箍圓”。總而言之,無論有關杉樹還是柳樹乃至柏樹的羌族民間敘事,都指證著“鼓圈不得任意取”的規忌中以“神圣性”為準尺的宗教文化心理。

羊皮鼓舞分獨舞、對舞、集體舞等形式。其儀軌嚴格,過程繁雜,舞蹈的功能也十分講究。據記錄,羌族羊皮鼓舞光鼓點打法就有上百種之多,其擊鼓的舞姿,看似簡單其實技巧性極強,既表現了原始狩獵文化,也記錄了羌族人由游牧轉向農耕文明歷史進程的生動影像。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層面而言,羊皮鼓舞傳承與發展的問題,事實上就是羌族釋比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問題。曾經,受多方面經濟、社會、外來文化的影響,作為羌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的羊皮鼓舞,象其它羌民族的文化形式一樣,面臨著艱難的維系和弱勢的傳承的雙重難題。再加上5.12汶川大地震幾乎是徹底的損毀了羌文化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生態,羌文化的挖掘和發揚更是受到了空前嚴峻的考驗。慶幸的是,也正是這樣的災難和考驗更深的激發了羌族人民為了維系和保護本民族文化的空前覺醒。再加上各級黨委、政府不遺余力的保護性的發掘和推進,包括羊皮鼓舞在內的多種羌文化符號成為社會關注的新的熱點。這不僅僅體現在早在2008年,羊皮鼓舞就成功的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不僅僅體現在2009年5月就已經出版了的收錄了48位釋比老人的362部口頭經典的《羌族釋比經典》,更應該是體現在部分地區還先后設立了釋比文化傳習所,打破釋比家族內部傳承的狹隘局限,逐步向羌族社會公開化,從而有效擴大傳承面。

是的,任何一種文化形態,如果僅僅是被動的抵御和過度扼守應該算不上是最明智的舉措。既然羊皮鼓舞是羌族語言文化的重要形式,那么一天更比一天老的釋比們除了更大范圍的在民族的內部更大范圍的傳播和發揚本民族的卓越文化外,至少我是想不出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來完成其本身就相對艱辛的歷史承載。與一些學者所擔心的如果范圍擴大,那么文化的分量和純度都會受到影響不一樣,我的觀點是說羊皮鼓舞也好,說釋比文化也罷,首先要有民族,才談得上民族文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與其說釋比文化給養著羌族文明,不如說是羌族人民創造了并創造著釋比文化。

上一篇: 天臺寺廣玄藝術團

下一篇: 喜慶苗族四月八,民族團結大聯歡 2016年北京四月八隆重召開

已有0條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