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綏縣壯族群眾平時主要講壯話,當地俗稱“土話”。扶綏縣有深厚的傳統壯族文化,當地的村屯名稱絕大部分都用壯話命名,書寫時借用漢字,壯語音譯轉寫。有不少村屯名字還是用壯族的土俗字,讀起來有些拗口。雖然這些村屯的名稱千差萬別,但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來命名。從村屯的名稱去考究,我們還可以從中了解古代壯民族有關生產、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傳統歷史,是研究當地壯族傳統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窗口。
一是以“那”為命名的村屯,說明水稻種植是扶綏縣壯族先民的主要生產方式,扶綏縣亦是中國稻作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在扶綏縣壯語中,“那”是水田、稻田的意思(壯文:naz)。據統計,扶綏縣810個村屯名中,以“那” 字為開頭或者結尾的村屯,約有125個,占全部村屯的15.4%。如龍頭鄉的那貴村、肖漢村那花屯、那里屯等;新寧鎮的那寬村和城廂社區那密屯、大塘村江那屯等;岜盆鄉的那坡村、那標村等;渠黎鎮的那勒村和那隆屯等;柳橋鎮那加村和平坡村那廖屯、灶瓦村那利屯等;東門鎮的那江村、那巴村,東門社區逐那屯等;山圩鎮的那利村、那任村等;昌平鄉的聯豪村那益屯、那豪屯等。中東鎮的舊縣村那峨屯、豐坡村那樓屯等;東羅鎮的那練村、都充村那辣屯等。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著名壯族學者梁庭望先生,曾全方位地論述了水稻人工栽培技術是我國壯族的偉大發明,這個研究成果后來得到世界學術界的公認。壯族先民之所以發明水稻人工栽培法,有自然條件優勢。壯族主要分布在嶺南,氣候炎熱,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終年平均氣溫在22.C左右,土地肥沃,適于種植水稻。正好又有野生稻分布,這就為水稻人工栽培技術的發明提供了條件,使壯族有幸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水稻人工種植的民族。壯族作為最早的稻作民族,對水稻耕作技術的進步和稻作文化孕育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并形成了濃郁的稻作文化。而扶綏縣,擁有眾多的以“那”字開頭或結尾的村屯名,說明扶綏縣在遠古時就以種植水稻為主要農業生產方式,扶綏縣是中國稻作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遙想遠古時代,或許壯族先人們在建立村寨時,站在村邊山嶺上,極目遠眺,看到一垌(片)一垌(片)肥沃的水田。而這些水田,可以種稻谷,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就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保障。先人們就懷著感恩之心,就給所在的村屯,取上以“那”字開頭或結尾的名字。時光流逝,滄海桑田,不論世事變遷,數千年來,這些村屯名字很少改變,成為了一個個永不褪色的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二是以“淥、六、駱”為名的村屯,說明扶綏縣是古代駱越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扶綏縣壯語中,“淥、六、駱”是讀音相同(壯文:loeg),字義是相通,是“山溝”、“大山溝”之意。有時為了簡寫,群眾就把“淥、駱”寫成“六”。在扶綏縣,以“淥、六、駱”等字命名的村屯不在少數,約有35個。如柳橋鎮岜留村淥隴屯,蕾大村的淥吞屯,那加村的六旭屯;東門鎮六頭村的淥良屯、淥耀屯等;山圩鎮那白村的淥谷、淥住屯,平搞村六劃屯;中東鎮新靈村的淥井屯,新隆村伏六屯等;東羅鎮那練村的六內屯;龍頭鄉滕廣村的淥摹屯、淥生屯等;岜盆鄉那標村的淥錫屯,等等。
根據壯族著名的歷史學家黃現璠考證,壯族的先民主要是古代的西甌和駱越人。在周朝、秦漢等各種歷史典籍中,特別是司馬遷的《史記》中,都有西甌和駱越人的記載,說明他們是很早以前就居住在我國嶺南的古老民族。以“淥、六、駱”等字命名的村屯,說明駱越人很早就在這些“山溝”、“大山溝”中聚居生活。且以“淥、六、駱”等字命名的村屯,分布在扶綏各個鄉鎮,范圍廣。由此來說,扶綏縣亦是古代駱越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扶綏縣從至少從周朝開始,亦有古代駱越人在此地生活了,至少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三、以“河、馱、渠、定、派、塘、潭、水、壩”等江河、山塘、小溪等水域為名的,說明扶綏在遠古時代水域資源豐富,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在扶綏縣壯語中,“馱”是江、河的意思(壯文:dah); “潭”、“渠”是魚塘或水塘之意(壯文:daemh);“定”是(壯文:dingh),一般指有山泉涌出而形成的水潭或山塘;“派”是小水壩(壯文:fai)。
在扶綏縣各村屯中,以“河、馱、渠、定、派、塘、潭、水、壩”等江河、山塘、小溪等水域為名的,約有140個,占全縣各村屯的17.28%。如龍頭鄉的潭龍村、那塘村等;新寧鎮的塘岸村和大塘村、水邊村等;岜盆鄉的馱遼村、那村渠摹屯等;渠黎鎮的渠新村、渠蒔村、馱河村、渠鳳村等;渠舊鎮布沙村、馱弄村等;柳橋鎮渠齊村、坡龕村派懶屯等;東門鎮的江邊村、渠榮村枯潭屯、那江村派關屯等;山圩鎮的那派村、那任村定廣屯、平天村定強屯等;昌平鄉的賽仁村潭農屯、潭舊屯,四和村潭產屯等; 中東鎮的瓶山村馱削屯、九和村潭關屯等。東羅鎮渠坎村、東羅村壩敏屯等。
這些為數眾多的村屯名,說明在遠古時代,扶綏縣這一片區域,除了左江外,還有很多小河,諸如流經渠黎鎮的汪莊河,流經東門鎮的渠榮河,流經龍頭鄉的上沙河,流經中東鎮的百夾河,等等。以及星羅棋布的各個大小不一的小溪、山塘、水潭等水體。這些數不勝數的水體,縱橫交錯,相互溝通,滋養扶綏縣的土地。同時,有著豐富江河流域的扶綏縣,也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發祥地,并不是人們所說的“南蠻之地”。特別在扶綏縣左江河段發現的敢造遺址和江西岸貝丘遺址,是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重要的人類史前遺址,就是一個有力證明。
敢造遺址位于縣城左江北岸木民村附近,出土大量原始人使用的工具,包括骨制的錐、鏃、魚鉤、針,蚌殼制的鏟、穿孔蚌刀,以及各種研磨器和石制品。特別是2014年,敢造遺址目前發現了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墓葬60余座,距今5000-7000年。尤為重要的是,其中有兩座幼兒的墓葬,幼者僅1歲左右。而在縣城左江對岸的江西屯河岸邊,發現許多在石器時代,原始部落人類成片遺失的螺殼、貝殼、魚骨等物,堆積在一起,形成獨特的貝丘遺址。發現這兩處遺址,說明早在新舊石器時代,在左江扶綏段,已經有原始人類居住和活動了。他們學會制作和使用石器、骨角器和陶器,生活和覓食更加方便。他們有固定的墓葬點,并形成了一定的宗教文化和風俗。彼時的左江人類社會,已經告別蒙昧狀態,步入了較為先進的社會發展階段
四、以“岜、弄、崠、隴、峺、吞、敢、叫、山、石、洞”等石山為名的,說明扶綏是典型喀斯特地貌,具有開發旅游的自然資源稟賦。在扶綏縣壯語中,“岜”指石山、高山或大山等(壯文:bya);“弄、崠、隴”是相互通用(壯文:rungh),指被石山、高山或大山全部包圍,或者不完全包圍而形成大小不一較平緩的地帶;“峺”一般指石山坡或坡地(壯文:geng),“吞”指石頭(壯文:rin),“敢”指巖洞(壯文:gamj),“叫”指山坳口或山弄口(壯文:geuq)。
在扶綏縣城各村屯,有很多是以“岜、弄、崠、隴、峺、吞、敢、叫、山、石、洞”為開頭或結尾來命名的,約有146個,占全縣村屯18%。如龍頭鄉的鳳莊村歧山屯、那貴村岜泵屯等;新寧鎮的上洞村和塘岸村敢琶屯等;岜盆鄉的弄洞村、弄廩村舊峺楊屯、新峺楊屯等;渠黎鎮的岜桑村、弄平村等;渠舊鎮的弄卜村、崇邊村叫崠屯等;柳橋鎮的岜留村、那加村崠好屯等;東門鎮的岜樓村、坡葛村吞谷屯、吞宿屯等;山圩鎮的渠透村百敢屯、平搞村派吞屯等;昌平鄉的石麗村、四和村岜細屯等; 中東鎮的上余村屯、新靈村吞巡屯等。東羅鎮的岜羊村、厚寨村弄刀屯等。
從這些地名可知,扶綏縣地處大石山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貌以巖溶石山為主,山嶺連綿,石山聳立。這些豐富的喀斯特地貌,十分適合動植物的生長,素有“綠色寶庫”之稱。扶綏縣境內岜盆鄉珍稀動物自然保護區內,棲息著國家重點保護的世界珍稀野生動物白頭葉猴,現有白頭葉猴約400只。據有關專家介紹,白頭葉猴至今已有300多萬年的歷史,是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目前它們也被公認為世界最稀有的猴類。白頭葉猴為我國所獨有,并且僅僅分布在廣西扶綏和江州區之間的一個十分狹小的三角形地帶內,面積不足200平方公里。白頭葉猴能生長于此,說明扶綏喀斯特地貌生態環境具有獨特的優勢,適合白頭葉猴生長。
喀斯特地貌雖然是不利于農業生產的,但對于發展林木、野生動植物、中草藥產業,特別發展旅游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扶綏山區中,有很多溶洞和洞穴,規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納千人以上,蜿蜒數公里。溶洞中有許多奇特景觀,如石筍、石柱、石鐘乳、石幔等,形態千奇百怪。如在渠黎鎮那勒村附近的犀牛洞和昌平鄉中華村附近的葫蘆八寶洞,曲徑通幽,乳石林立,形態各異、生動逼真、美不勝收,是溶洞景觀的代表,具有旅游、探險、科考等價值。特別是扶綏縣境內左江河段,長達近百公里,兩岸自然風光秀美,具有水清、石秀、山奇、洞美等特征,是山水旅游觀光的勝地。
300多年前,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文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扶綏縣,暢游左江。他在《粵西游日記》中贊嘆扶綏左江兩岸的石山:“(扶綏)石山最勝,而石岸尤奇。余謂陽朔(桂林)山峭瀕江,無此岸之石,建溪(福建省一條河)水激多石,無此石之奇。雖連峰夾嶂,遠不類三峽(長江三峽);湊泊一處,促不及武彝(福建省武夷山);而疏密宛轉,在伯仲間。至其一派玲瓏通漏,別出一番鮮巧,足奪二山之席矣。在徐霞客眼中,扶綏的石山比桂林陽朔、長江三峽和福建武夷山的風景,獨具特色,更勝一籌。由此看來,扶綏縣境內豐富的喀斯特地貌,可以充分利用,大力發展山林資源和旅游開發,讓人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旅游產業共同發展、相得益彰,造福于民。(梁新勇)
上一篇: 瑤家生活里的藝術:訪麻江瑤族楓脂染
下一篇: 藏在滇王老窖里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