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貴州省麻江縣境內龍山鄉河壩地區的瑤族,于明洪武年間幾經遷徙而來,因“所居深山”,長期封閉,使他們的服飾打扮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習俗,且與其他地區的瑤族相比也具有鮮明的獨特性。
居住在貴州省麻江縣境內龍山鄉河壩地區的瑤族,于明洪武年間幾經遷徙而來,因“所居深山”,長期封閉,使他們的服飾打扮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習俗,且與其他地區的瑤族相比也具有鮮明的獨特性。
瑤族服飾相較其他民族服飾,色彩并不鮮艷,主要是用黯淡、偏遠的色調來顯現拙樸、凝重,蘊含瑤家人內斂的審美取向,體現瑤家人在寧靜中追尋生命意義和心靈源泉的精神訴求,折射出獨具光彩的文化韻味。
在貴州省麻江縣,有一個特殊的族群----繞家人,因其處于一個較為封閉的自然環境中,長期不為外界所不知,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集體從哪里來,也曾一度為自己的族群歸屬感而困惑,是彝族、仡佬族、苗族、瑤族還是又一個未知族群,至今仍未有一個完全的答案。但是這一特殊族群在“多彩貴州”原生態民族文化展演、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方面確有其獨特之處,史書從明代開始對這一族群有所記載,為夭家或夭苗,其來源,遷徙路線至今任由爭議,但由于在明尤其是清、民國時期,貴州的很多少數民族都歸結于苗族或其分支,諸如《百苗圖》里所載的許多少數民族今日都被識別在苗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筆者也曾經在其集聚區域龍山鄉河壩村進行過關于其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之一的“繞家過冬節”的田野考察,故而撰成下文,(儀式過程中的圖片由麻江縣文物管理所聶凱華所長所拍攝并提供)。希望有更多人研究者對這一獨特的族群文化進行進一步研究。
(一)河壩瑤族概況
河壩瑤族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少數民族共同體[1],長期處于未識別民族狀態,較少受到外界關注,直到1992年,才被官方正式認定為是瑤族的一支。近年來,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在地方的開展,僅2008年,河壩瑤族就有2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向國家文化部進行申報(分別是河壩瑤族“隔冬”儀式和河壩瑤族“楓脂染”的蠟染工藝,后者成功入選)和“多彩貴州”原生態民族民間文化才藝的發掘、整理,這一族群才逐漸為外界所知。其聚居地河壩地區,隸屬于貴州省黔東南侗族苗族自治州麻江縣,在龍山鄉西南部,清水江上游,面積24平方公里,距縣城32公里。河壩瑤族村民跨河谷兩岸,依山傍水而居。計有河壩中心村(原為河壩鄉,是該地區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后撤鄉并鎮降為河壩中心村,但仍保留鄉村集市貿易制度定期趕集)下轄30個自然村寨,每一個村寨都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干欄式建筑群,居住格局較為簡單,基本上是一姓一個村寨,如巖腳寨和平寨為龍姓、白巖寨為楊姓、團坡寨為曹姓、共846戶,人口達3450人。
瑤族占88.38%,其余為苗族、畬族、仫佬族、漢族等它民族,是貴州省較為典型的多民族共生共居地和貴州省瑤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二)文化生境
“布依住水邊、水苗在中間、瑤族在山嶺”這是一句反映貴州少數民族地理分布格局的民諺,它體現了在貴州這樣一個山地面積占絕對優勢(民間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的區域內,瑤族仍處于山地的中心地帶(高原腹地)。它地處云貴高原東部,清水江上游,屬武陵山脈余脈、苗嶺北部山麓、雷公山西部環繞地帶。“深林密箐,跬步皆山”,自然生態景觀五彩繽紛,擁有河谷、山脈、臺地丘陵等不同的地貌類型。平均海拔900米左右,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265mm,年平均氣溫在16.2度,歷年最低溫在8.4度,最高溫在38.1度,日照平均時數為1800小時,無霜期296天[2]。河壩之名據該村張主任介紹,因山麓之間有一條彎曲的小河(清水江上游支流) 穿寨而過及其沖擊而成的小壩子故而得名。在河壩瑤族這樣一個與山相伴、與水為鄰的山地族群在這種特定的生態環境中,為維持本族群的生存與發展,只得“生深山重溪中” 、“居山谷間” 、“皆棲止山巖”,在崇山峻嶺和河谷之間開辟出一條求生發展之路,創造出獨具族群特色的山地經濟文化。
“隔冬”儀式源流和基本結構
人類學視野下的“祭祀儀式是一種文化地建構起來的象征交流的體系,它是有一系列模式化和序列化的言語和行為組成,其內容和排列特征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禮儀性的習俗,具有立體的特征(剛性)、凝聚的(融合)和累贅的(重要特征)”[3]。雖然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這種祭祀儀式的社會功能逐漸減弱,有消失的趨勢。但這種祭祀儀式卻還在河壩瑤族地區保存得比較完好,這種人類社會早期的祭祀儀式能流傳至今而未發生較大變異不能不說是一種獨特性使然,以下是對“隔冬”儀式考察所作一個民族志材料的文本描述:
瑤族隔冬又稱“河壩瑤年”或“繞家過冬節”,定在每年十一月的第一個虎場天。在近三年內,誰家有老人去世,就要在“過冬”之前舉行隔冬儀式,以祭祀去世的老人。“隔冬”基本上以“房”進行,如這一房三年內有多位老人去世,就在不同的一天分別進行隔冬,每天只能祭祀一位老人,在老人去世后的三年內每年都要進行一次,形式和內容都差不多,但是第三年最為隆重。
“隔冬”這天,親朋好友寨鄰、全家族都要到場,就像平常辦酒席一樣,主人要宴請三天。前來參加的人不能送現金,只能送雞(去世老人是男性的送公雞,是女性的送母雞)、酒、糯米飯、肉、香紙、燭等。主要活動儀式有:掃墓、殺豬、打糍粑、開田捉魚等。
隔冬儀式由保卦公主持。午飯后先將客人送來的雞全部殺掉,整個煮好,取12條魚煮好,并且不能剖開,煮酸菜湯一鍋。糍粑打好后,捏成桃狀,粘在一枝桃樹枝上,掛在堂屋左邊壁上(第一年7個,第二年9個,第三年11個)。將左右親友送來的香燭堆放于大門外,滴上少許雞血,又一位老者將其全部燒完。在堂屋內,包括保卦公在內的寨中12為男性長者分兩邊坐好,面前各擺放酒一碗,魚一條,糍粑一個,豆腐一條,熟糯米飯各一些,均分別用采葉盛著。用一大盆將煮好的整個雞盛于中央,在神翕前放置一雙高粱竿做的筷子,供祖先使用。
儀式開始,保卦公點燃香紙燭并念口語,每念完一節,就向地上擲卦,要擲出順卦為止,然后12個人各呼“老人得去了”,就各取面前祭物少許,丟在地上。如此反復共12次,儀式方完畢。保卦公所念口語內容大意為:今天,我們為您進行隔冬,請您老人來享用豐盛的食物,您在上天之靈要保佑我們遠離鬼邪,并為我們送來錢米和子孫……儀式完畢,要取祭品各一份送至保卦公家中。由保卦公過后享用。下午,主人宴請賓客,席上,親友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劃拳、唱歌、跳板凳舞,鬧得越歡主人越高興。家族中的女性還要依次向客人敬酒。如有人要返家,寨中婦女要一路歌唱敬酒,送出寨外。第二天,沒了祭祖儀式,只是吃喝玩樂,上午有吃已出嫁的女兒拿來的東西,下午則吃每戶寨鄰煮好拿來的酒菜,以示寨鄰的團結。第三天上午,主人再次宴請賓客,親友陸續返家,主人要將一些糯米飯和肉等贈與親友帶回。至此,“隔冬”儀式正式結束,人們又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二)習慣法保障:族群社會的良性運行
“隔冬”儀式中禁忌是與本民族習慣法相輔相成,共同約束本族群成員的個人與社會行為方式:一是圖騰崇拜與禁忌:河壩瑤族是不吃狗肉的,瑤族神話里因為狗(盤王)對瑤族人有恩,對中央王朝立有功勞,因而與中央王朝定有免徭役與自由開發山林的契約《過山榜》與特權。“神話既不是騙子,也不是無謂想象的產物”、“神話是保存關于過去的回憶的寶庫,若非如此,這種回憶便會永遠付之遺忘。”[8]所以才使瑤族在歷史上有“莫瑤”(莫徭)的民族自豪感。河壩瑤族村民一生中至少要向盤王還愿一次,還愿即“還祖宗愿”或“還子孫愿”。有特定的儀式空間---盤王殿專供祭祀;二是內婚禁忌與互惠,長期以來實行族內婚制,同宗不婚,不與漢、苗等外族通婚,穩定族群自身的繁衍及其族群意識?;槎Y一般在“隔冬”儀式之后的特定時間舉行(一般相當于漢族春節的正月初一至初七這段時間),須歷時四天,婚宴食品由“房”各戶自己出。這種“房”組織與前面參加“隔冬”儀式的“房”性質上一致性的;三是父子連名制,雖然現在河壩瑤族地區由于上學、外出務工、政府人口統計等原因多采用漢姓、漢名,部分家庭甚而有類似漢族的家族譜系字輩,但是父子連名制作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歷史時期普遍存在的文化現象,現亦較為罕見,而在河壩瑤族地區至今仍然傳承著這一特殊的族群親屬制度,如在山腳寨一戶龍姓村民仍采用父子連名制,按輩分順序為龍阿報—龍銀報—龍祥銀—龍關祥—龍東關—龍景保東—龍妹景保。與苗族同類文化事項相比,河壩瑤族的宗族觀念則更為濃厚,保存更為完整。而周邊苗族更明顯的表現為民族認同觀念,這與河壩瑤族長期作為一個弱小民族的身份而生活在周圍漢族、苗族民族的強勢文化包圍中,為保持自己族群的生存與發展,不得不以其基本社會組織單位“房”來強化族群生存與發展意識。
(三)原生性宗教遺存:祖先崇拜與天人合一
祖先崇拜的基礎是相信人死后靈魂不滅,并相信死者的靈魂繼續與活在世上的人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人們對親屬的亡靈既尊敬又畏懼:既祈望祖先神靈能幫助活著的親屬,又害怕得不到撫慰而更加害后人。因此人們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行祭祀儀式。河壩瑤族地區的“隔冬”儀式定期在每年的十一月的第一個虎場天。而原始宗教的精髓不是信仰而是行動,信仰宗教的判斷標準不是同意信條而是參加祭祀活動,正如卡西爾所強調:“我們尋求的不是結果的統一性,而是活動的統一性;不是產品的統一性,而是創造過程的統一性”[9]。河壩瑤族居民崇拜的不是動植物而是人類本身。被崇拜的對象又往往是自己部落的氏族的祖先,在特定的時空場域中追尋的深處記憶,祖先們不斷遷徙的歷史過程中,生活環境之艱難、生存之不易,是后世子孫在安定的社會中無法想象的,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樣也是祖先們的艱辛歷程中的奮斗所換來的。這種儀式過程在于祖先的互動中強化了對于祖先的歷史記憶。
儀式舉行的特定時空場域也強化了本族群成員對于祖先的認同意識,在虎日這個特定的時間上進行,也是某種意念使然,河壩瑤族先民在其長期的狩獵過程中,對虎既崇拜又敬畏:敬畏的是個人在虎面前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崇拜的是渴望自己擁有像虎一樣勇猛的力量。在群體共同狩獵的長期活動中,意識到群體的力量可以獲得像虎一樣勇猛的力量,解除虎等獸類對自己生命的威脅。這種把早期對虎的崇拜、敬畏與祖先崇拜相結合的宗教意識,更增強了群體的凝聚力與環境的生存能力。祖先崇拜與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是河壩瑤族先民留給子孫的重要精神財富。這種精神財富保證了其族群的生生不息。漢族古諺:“佑啟后人萬代昌”有異曲同工之處,在河壩瑤族儀式過程中保卦公所念祀詞(譯為漢語大意):“今天我們為您進行“隔冬”,請您老人家來享用豐盛的食物,您在上天之靈要保佑我們遠離鬼邪,并為我們送來錢米和子孫……。”
(四)變異中的穩定: “桃”文化的族群象征
在整個儀式場域中,除了祖先之外,始終伴隨“桃”這樣一個核心概念,在儀式所用物品中,除了雞肉、魚、糯米飯、香、紙燭等普通的祭祀用品外,較顯著的一個特點是桃樹枝及桃狀糍粑在這一過程中的應用,可桃樹在當地卻并不常見。對于筆者的這一疑惑,報道人的解釋是:“當年被官兵圍剿逃難的時候,在路上以桃為生,因此在相對定居的環境中為了報答對桃的救命之恩,在儀式中與祭祀祖先相并立。”對報道人的這一解釋,筆者認為應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自然的行動是通過文化來展開,或者說是它不是通過它自身的形式而是作為意義才出現的形式,這也不僅僅使一種話語,轉譯的過程,它采取了一種新的存在方式,作為象征化了的事實存在,其文化衍生與結果受制于其文化維度與其它類似意義的關系,而不是受制于其自然維度與其它類似事實的關系。當然,所有的這些都是在物質限制范圍之內”,[10]這也揭示了我們在進行田野研究時的真正限制,原始事實從來都不可能被直接觀測到,他們都是被建構起來的。通過查閱相關歷史文獻可知,《明實錄.成化實錄》卷一八零載:“貴州陳蒙爛土(治今三都水族自治縣境內)長官司張鏞奏,夭壩千賊賁果,自正統以來,侵占土地無已,臣嘗七疏請兵,而三司委官不為處決,乞調兵于今秋撫剿之”;民國《三合縣志略》卷十三說:夭家營,在城(今三都縣城)北四十五里普屯街對岸,昔為夭壩土司之族盤踞其上,故謂夭家營”;[夭]讀若繞。民國《麻江縣志》卷五說“夭家(既擾家,仡佬之別稱)…..歲首,夭家以子月首寅日。
這些文獻記載與河壩瑤族村民歷史記憶的口述,再與繞家人的另一聚居地---都勻市繞河地區聯系起來,在地圖上可以看出河壩瑤族先民有一條自都柳江流域向清水江流域方向遷徙的歷史路線。同時也可看出河壩瑤族祖先為維系其族群的生存與發展,其遷徙路線之漫長與艱辛。
從以上族群文化的自觀與他觀的跨文化比較中,我們可以認為用桃作為祭品僅僅停留在曾經以桃為食物的層面上,是較為淺顯的理解。通過對其族群遷徙史的分析, “桃”在河壩瑤族人的心中,并不僅僅是謀食的對象, 而是族群歷史記憶的主要象征物,具有重要的族群象征意義。在漫長的歷史遷徙進程中,河壩瑤族先民也不斷受到當時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為主導的復合型文化)的影響,在通過接觸這種復合型文化的過程中,又與本民族的傳統民族教育方式相結合,形成一種交互融合的新型文化發展狀態,在這一文化互動過程中,弱勢文化往往在文化的外部結構上服從于強勢文化的影響,以求得本族群文化的生存。但在文化的內核結構中,本族群文化仍占主導地位,并通過“隔冬”儀式這樣一個特定場域彰顯出來,在漂泊不定的遷徙生活中,儒家、道家、釋家文化為主的它族群文化,漸漸的與本族群文化進行融合。并深深的影響到后者的發展。而“桃”的象征符號也印證出這種儀式文化不是族群產生之初就發展起來的,而是在其經歷了不斷的遷徙,漂泊生活之后,所擁有的穩定環境之下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緬懷祖先逃難時的艱辛并力圖保持與傳承自己族群文化一種獨特方式,由于文化的動態性和互融性,我們所能看到的民族文化現象,都是在與他民族文化不斷交流,發展的結果。因而也就為河壩瑤族這樣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族群的社會文化教化與傳承,提供了一個較好的互動平臺。
楓染、刺繡,見證了繞家人的歷史
繞家人的傳統手工藝很有特色,尤其是楓染和刺繡。
楓染,在這里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繞家人遷徙生活的寫照。所以,第二天早上,我們先到了寨子里“世襲染匠”楊勛勇的家里。
寨子里現在只有他一個染匠,“從種棉花、紡紗、織布、磨布、繪圖、上楓油、染布、刮去楓油,整個楓染過程需要1年,我負責的是染布這個環節,手藝是從我父親那里學來的”楊勛勇一邊給大家介紹楓染,一邊就演示起來。
寨子里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成為染匠,必須是由上一輩的染匠親自指定。楊勛勇的手藝就是從父親那里承襲的,當我們問他什么時候傳給他的兒子,他卻一臉無奈,說沒這個必要了。后來他告訴我們,因為沒多少收入,所以村里已經沒多少人從事楓染。在隨后去到的一些村民家中,許多家里的卷布機都閑置了。
除了楓染,刺繡也是繞家人的一個特色。龍四妹今年39歲,是村里有名的刺繡能手,有20多年的繞家手工藝刺繡的制作經驗,對自己繡品上的圖案和花紋都能一一說出寓意。在龍四妹展示的頭巾、背扇上,我們看到許多類似蛇、魚鰍菜、雞、繞家花的圖案,繡工相當精致。“這些紋樣里有很多繞家花,我們繞家話叫‘o ou nie(音)’和‘o mei ban’。”據楊支書介紹,因為繞家人在遷徙的苦難過程中,多以吃這種野菜根充饑,所以很多服飾上都有這樣的圖案。
離開龍四妹家,吃過午飯,這次的繞家文化之旅也將告一段落。和來到這個小村寨的時候一樣,寨子里的老老少少又端上米酒,送別我們。
分享更多少數民族,民族文化知識
中華民族文化網 http://www.56china.com
民族元素網上商城http://www.sinofolk.com
(歡迎關注民族文化網 希望有更多熱愛民族文化共同發展中華民族文化傳播媒體平臺,面向全國有獎征集優秀稿件,定制民族文化產品,請聯系電話或微信交流 18001299866)
請長按加關注
關注民族文化服務號
公眾微信號:cn_56china
|
請長按加關注
關注民族文化風情訂閱號
公眾微信:china_56china
|
中華民族文化網www.56china.com是國家民委下屬單位中國民族博物館建立的合作成員網單位之一,是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博物文化專業委員會為專業指導單位,是面向社會傳播推廣民族文化的門戶網站平臺;隸屬北京今日龍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技術指導運營單位,旨在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中國民族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精神,是為向全球傳播中華民族文化而設立的大型綜合門戶網站;同時也是為傳播民族地區文化、旅游、經濟、招商、人物、非遺、為傳承發展民族文化服務的網絡平臺。進一步利用網絡媒體、網絡視頻媒體優勢宣傳中國民族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的網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