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助力中國民族文化遺產煥發生機
2016-01-31 19:05:31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在文具包裝的封面,“國之瑰寶,為您"衍藝"”幾個大字清晰可見。包裝箱里,有以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為原型設計的紙膠帶,有漢朝擊鼓說唱俑外形的橡皮擦,還有設計成書簽的南北朝馬頭鹿角形金步搖,以及明青花束蓮紋鉛筆……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尚昊 姜瀟 曹越)高挑的國家博物館里,幾個年輕人正精心地清點和打包模樣稀奇的文具。
在文具包裝的封面,“國之瑰寶,為您"衍藝"”幾個大字清晰可見。包裝箱里,有以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為原型設計的紙膠帶,有漢朝擊鼓說唱俑外形的橡皮擦,還有設計成書簽的南北朝馬頭鹿角形金步搖,以及明青花束蓮紋鉛筆……
一天后,這些文具通過快遞到達上海,出現在一個中學生的書桌案頭。
從北京到上海,得益于電商的助力,國家博物館的文物不再“正襟危坐”,而是變得輕盈生動,進入尋常百姓家——這是1月中旬中國國家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上線后的一幕。
與國博天貓類似,還有它一個知名度極高的“網紅”小伙伴——故宮淘寶。將朝珠做成耳機,讓雍正皇帝在畫中“動”起來,印著御筆“朕就是這樣漢子”的折扇……來自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通過電商平臺走紅,曾一度成為中國互聯網上最熱的話題,人們紛紛戲言600歲高齡的紫禁城也可以如此之“萌”。
近年來,電商在中國迅速崛起。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到7.63萬億元,同比增長30.4%。
在 “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商與民族文化遺產激碰出了不一樣的火花,為市場注入了不一樣的新型思維模式。
“中國已經有6.68億網民,40歲以下的網民占總人口的80%,在"互聯網+"的大時代,如何讓傳統文化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是我們必須面對重大而現實的問題。”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方建生說。
電商在為居于“廟堂之高”的博物館文物帶來文化機遇和產業機遇的同時,也為更多來自“江湖之遠”的民間文化遺產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山東省高密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聶家莊泥塑”的傳人聶臣希格外忙碌。今年五十多歲的聶臣希生于泥塑世家,自明朝開始,祖祖輩輩就捏制泥塑。
幾百年間,聶家莊泥塑做好后都只能拿到附近的集市上去銷售,所覆蓋的銷售范圍不過周邊的鄉鎮和縣市。而如今,聶臣希把自己的泥塑搬到了線上,生意越來越好,作品行銷中國各地。“過去一年能賣一兩萬個泥老虎,現在能賣四五萬個。”
民間工藝世代相傳,蘊含著智慧融匯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氣質和文化素養,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不過進入現代社會,這些文化遺產卻遭遇著尷尬:市場難以突破空間限制,定價機制不成熟,傳統產業工匠積極性難以得到發揮……珍貴的遺產曾一度失落。
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和介入,中國民族文化遺產的市場邊界被大大拓寬,失落的文化遺產逐漸煥發生機,加之相關產業鏈中的中間環節被清除出去,文化遺產的產品價值得以實現最大化。
近日,一個名為“阿里巴巴年貨節”的新鮮詞匯,讓“聶家莊泥塑”這樣的中國文化遺產再次走進公眾的視線。
這場年貨節旨在為公眾打造一個真正有年味的“節日”,景德鎮瓷器、朱仙鎮年畫、慶陽香包、蔚縣剪紙……人們發現,留在紙上、寫在名錄上的文化遺產“活”了起來,成為公眾“看得上、買得起、年味濃、可珍藏、可傳情”的文化消費品。
不僅如此,年貨節還創出“文化遺產+互聯網”的新玩法,推出多場旨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眾籌活動,引入“大圣歸來”等廣受好評的IP,幫助文化遺產與時尚的設計對接。
在方建生看來,電商為民族文化遺產帶來的遠不止平臺這么簡單,電商還可以將工藝大師、手藝人的作品和聲音傳遞出去,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年輕人愿意加入到堅守傳統文化行業中,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才有希望。
“我們承載為中國美找到一個亮相的舞臺,把它的美妙,把它內涵展現給成長在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讓他們眼里不僅僅有鉆石的璀璨,還能夠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獨有的韻味與時尚。”方建生說。
作者:尚昊 姜瀟 曹越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