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董壽平先生作畫之神韻
——介紹國畫家于國森
北京畫家于國森先生,河北深州人,是我國書畫大師董壽平先生的入室弟子之一。他在青年有幸在董老身邊伺畫二十余年,獲得董老教益良多,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董壽平先生的高尚品格,淵博的學識,精湛的繪畫技法以及高深的繪畫理論,尤其是董老的高雅清新,繼承傳統而又能走出傳統畫風,都是于國森終生受用不盡的。
(于國森先生近照)
于國森潛心學畫,心追手摹,勤奮實踐,技藝日進,所畫松、竹、梅、蘭、黃山近似董壽平先生之風骨神韻,可嘉也。
(劉恪山先生為于國森作品題跋)
他畫青松,華蓋亭亭,郁郁蔥蔥,氣勢恢宏,生機盎然,虬枝鐵干,麟皮磊落,激情所至,憤然揮筆,蒼勁挺拔茂然之態,給人以清新高潔之感。
(劉恪山先生為于國森作品題跋)
他畫翠竹,構圖奇偉,用筆簡練,行筆如風,縱跳自如,一氣呵成,濕筆過后猶如雨后翠竹,枯筆落后猶如臨風飄舞,竹子在風、晴、雨、雪中的各個姿態,躍然紙上。
(劉恪山先生為于國森作品題跋)
他畫梅花,朵朵梅花各有姿態,花瓣的正、反、側、合,各具其趣,涂點花蕊,遒勁豪放,剛柔相濟,猶有寒香浮動。
(于國森先生作品)
他畫蘭花,蘭葉一波三折,變化多端,清新飄逸,獨具風采,蘭花瓣隨手點簇,疏散俏麗,猶有幽香拂來。
(劉恪山先生為于國森作品題跋)
他畫山水,以黃山的奇峰老松為素材,而不是某一景點的寫照,不拘泥于一峰一樹的形似,而求整體的統一。因之氣韻生動,章法恢弘,瀟灑自如,氣勢磅礴,意隨筆出,一揮而就,充分表達出自然造化之美。
于國森和董壽平先生的師生之誼非常深厚,尤其是董老在病中住院之后,國森更是經常伺奉在病榻前,董老于1997年6月21日因病逝世,終年93歲,7月在北京八寶山隆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首都各界一千多人前往告別。
2002年秋,中華文學基金會和日本創價學會,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央大廳隆重舉辦“池田大作詩歌書畫攝影展覽”,主辦單位特請于國森先生作巨幅青松圖(200cm*400cm),并請我題寫池田大作先生1987年所作贈送董壽平先生的青松不老長詩于畫下,此畫中央大廳正中展出,獲得中國和日本友人的高度好評與贊譽,而后又在日本各地展出一年,現有創價學會展覽館永久陳列。
于國森先生的作品飲譽海內外,在日本很受歡迎和好評。
(作者簡介:劉恪山先生系中國少先隊隊徽的設計者、董壽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著名的美術評論家、曾參加《中國大百科辭典》的美術、書法、攝影、篆刻四部辭條的編撰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