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15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部署2016年經濟工作。李克強在講話中闡述了明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具體部署了明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并作總結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的所作的工作報告、說明和重要講話,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系統闡述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論斷、新要求,對于做好“十三五”時期各項工作,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新的一年即將開啟,面對新常態帶來的經濟運行新特征、新規律、新要求,闖關奪隘的動力從哪里來?改革發展的路徑向何處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新常態”的趨勢性變化,我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新常態下,“穩”是基本前提,“進”是根本出路。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三大特點。經濟增長“換擋調速”,絕不意味著不要增長了。恰恰相反,穩增長始終是經濟工作的目標任務,這就要求新常態下的經濟工作必須有新思路、新辦法,而新思路、新辦法的切入點,就是質量和效益。發展始終是硬道理,我們要的發展,是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發展,既要走出“速度情結”,又要以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讓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如此,才能保持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平衡,實現以比較充分就業、提高勞動生產率、投資回報率、資源配置率為支撐的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成功不可能唾手而得,敢于攻堅、敢于超越,才能收獲春華秋實。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其關鍵,是加快形成與以往不同的增長結構和動力機制。這個關鍵,體現于向結構性創新要動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創新是重要引擎。我們要充分發揮天津濱海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引領帶動作用,廣泛聚集國內外創新資源和要素,以創新推動結構優化升級,激活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網絡經濟等潛在增長因素,促進經濟提質增效。這個關鍵,體現于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深化改革正激揚出強勁的發展活力,在新常態下,提升發展質量,增強發展后勁,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最大限度地調動和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這個關鍵,體現于向民生改善要動力。民生領域蘊藏著巨大的內需“富礦”,我們要把發展經濟與保障改善民生更好結合起來,充分釋放民生潛力。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主要表現為經濟增長速度適宜、結構優化、社會和諧;轉入新常態,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轉變,經濟增長將與過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別,與傳統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粗放增長模式基本告別。
因此,新常態絕不只是增速降了幾個百分點,轉向“新常態”也不會只是一年兩年的調整。認識不到新常態下的新趨勢、新特征、新動力,不僅難以適應新常態,更難以把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
上一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下一篇: 補好“智貧”短板才能真正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