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曾指出,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今年的五中全會,綠色發展成為未來中國發展的五大理念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如何補上生態環保短板,是“十三五”期間中國必須破解的發展難題。
在人類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比起那種“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的做法,已經有所進步,但是,“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實際上難于放在一個天平上擺平,在“一切向錢看”與以GPD為依歸的指導思想下,往往是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結果,破壞了環境,嚴重制約了可持續發展。“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口號的出現,將兩點論變成了重點論,在保護環境意識上無疑是又前進了一步,但由于把這“兩座山”分離開來,在實踐上難于擺脫一些矛盾和糾葛。實踐表明,只要處理得好,要“綠水青山”,并非一定要以“不要金山銀山”為代價的。習近平同志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論斷,進而把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滿足人們需求統一起來,更高地舉起了生態文明的大旗。
“綠水青山”之所以就是“金山銀山”,其一,因為“綠水青山”是人們的基本需要。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青山、綠水、碧云、藍天,遠古時代不論生存條件多么艱苦,但由于“清風明月本無價”,誰都可以享用,憑籍自然之母的庇護,人類就能不斷地繁衍發展。而當今,盡管物質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如果“清風明月”沒有了,青山不在,綠水不流,污濁橫流,災害頻發,人類生存就會受到極大的威脅。清新空氣、清潔水源、舒適環境、宜人氣候等生態產品,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是具有最高價值的“金山銀山”。其二,是“青山綠水”可以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綠水青山”是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巨大資本。2008年,我曾去過浙江遂昌縣,該縣境內山巒疊嶂,林深谷幽,森林覆蓋率高達82、3%。其時習近平主政浙江,十分強調保護環境,該縣在發展中沒有亂開發,沒有破壞生態,盡管開始發展步子似乎不快,但隨即就顯出了后勁,旅游、生態農業等產業迅速跑到了前面。他們說,“常青樹就是搖錢樹,常綠水就是發財水。”他們也是“靠山吃山”,但這個“靠”,不是對山林的砍伐破壞,而是大力維養保護。
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是民生之基、民心所向。良好的生態環境本身就是生產力,就是發展后勁,就是核心競爭力。經濟發展和碧水藍天能否兼得,是對各級黨委政府的重大考驗。我們除了要算清經濟賬,還要算好資源賬、環境賬和政治賬;既要考慮經濟發展,又要考慮資源支撐力、生態環境和社會承受力;既要考慮經濟增長的收益,又要考慮為此所付出的成本和代價。
上一篇: 法治政府下要加強對“黨建法治”的認識
下一篇: 黨員干部要適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