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欄目X
苗族三大方言區音樂人
在中國原創民樂基地--麻雀瓦舍
首次聯袂敬獻
以最原生態的樂器
吹奏“藏在深山里的音符”
呈現“晨露般純凈的音樂”
出場陣容
三大方言區苗族音樂人
一個都不能少
千萬苗族,經歷5000年萬里大遷徙,如今分布于貴州、湖南、云南、四川、重慶、廣西、海南等省區,形成了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大方言區。我們的生活就是音樂,音樂也是我們的生活。
中央民族歌舞團苗族音樂家楊勝文,攜三大方言區音樂人和兄弟民族音樂人,首次在帝都聯袂獻上晨露般清純的苗族歌舞。
金竹樂隊:苗族音樂第一隊
楊勝文:黔東南苗族,被稱為“蘆笙王子”,樂隊主創
毛毛:后海酒吧自由音樂人,打擊樂
李豪:黔南苗族,芒筒
黎德清:黔南布依族,芒筒
一朵
湖南苗族
中央民族歌舞團歌唱演員
鄒興秀
云南苗族
中國音樂學院歌手
阿妙
貴州瑤族
自由歌手、主持人、導演
馬艷琳
貴州黔東南苗族
新生代演員
伊木王
云南景頗族
中央民族大學第一位巴烏專業學生
鄢洪阿略
西江千戶苗寨形象代言人
舞蹈編導
最原生態的樂器
超乎您想象!
金竹樂隊將給你帶來一場帶感又有范兒的民族音樂盛宴!
即便坐在帝都鋼筋水泥樓里,你也可以跟著節奏游世界,去傾聽藏在深山里的音符,去感受清新的空氣、潺潺的流水、泥土的味道、鳥語和花香……
金竹樂隊主創楊勝文出生在黔東南苗寨,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他的《苗嶺瑤》、《干一杯》作為中國第一盒苗族流行音樂帶,流傳在苗嶺大地的村村寨寨,幾乎人人會唱。
他走進山里,挖掘藏在深山的音符。
他從老家里燒火用的吹火筒得到靈感,創造了系列低音樂器芒筒。
他記得兒時候父母喜歡把糧食種子放在竹筒里存放,無意中發現,雙手握住竹筒搖搖即聽到悅耳的聲音,于是創造了五谷棒。
他一次看到母親砍糟辣椒,旁邊放著缸子,隨意吹吹缸子玩耍,發現缸子有特殊的共鳴,于是我用牛皮蒙住缸口,自造了缸子鼓。
關于蘆笙,《詩經》中有詩句曰:“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聲聲”。這一流傳數千年的樂器經過楊勝文的改革,在融入樂隊之中發揮了神奇的作用。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
關于苗族文化,我們選擇音樂來答復,期待你親身來體會。
音樂會時間:2015年12月22日
音樂會地址:工人體育場88號—麻雀瓦舍
金竹樂隊介紹
走進深山,尋早時尚和現代,它是民族還是民間,現代還是原生態,直覺告訴你山里有可能深藏著一種什么樣的音樂藝術?勾起你那豐富的想象,能否有所期待?我國西南樂器品種繁多,主體我們選擇竹類來演繹,金色也可以代表為“貴”和“雅”,象征著希望和收獲,于是我們定位叫“金竹”樂隊。
藝術就是來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又回到生活。我們的生活就是音樂,音樂也是我們的生活。從老家里燒火用的吹火筒得到靈感,創造了系列低音樂器:直芒、橫芒、套芒、鼓芒。兒時候記得父母喜歡把糧食種子放在竹筒里存放,無意中發現,雙手握住竹筒搖搖即聽到悅耳的聲音,于是創造了五谷棒。一次看到母親砍糟辣椒,旁邊放著缸子,隨意吹吹缸子玩耍,發現缸子有特殊的共鳴,于是我用牛皮蒙住缸口,自造了缸子鼓。一件常規的樂器是苗族的蘆笙,也是經過我自己的改革,使它更能容如樂隊。除了蘆笙是改革幾乎所有的樂器都是我自創,這就是金竹樂隊的不同,用這些山里的生活用具和民族特色樂器來體現所謂的現代音樂,避開了華麗的電子和嚴肅的傳統樂器,將會得到怎樣的效果?于是我們走進山里,挖掘藏在深山的音符。
音樂風格:民族、原生態與現代的結合,可能是獨樹一幟,因為很多樂器都是新創,產生樂隊的結構獨特,風格奇異。這種形式也是首度出現,如何用語言表達?我們選擇音樂來答復,期待你親身的體會。
蘆笙手:楊勝文,也是樂隊的主創和編配,打擊樂:毛毛,芒筒:李豪、黎德清。
主辦:麻雀瓦舍
它是北京音樂現場演出地標級場所,有中國獨立原創民謠基地之稱。
占地近3000平米,集合了兩個話劇場、一個音樂現場以及排練廳、酒吧、咖啡館等多個功能空間。
關于苗族文化,我們選擇音樂來答復,期待你親身來體會。
音樂會時間:2015年12月22日
音樂會地址:工人體育場88號—麻雀瓦舍
主辦:麻雀瓦舍
它是北京音樂現場演出地標級場所,有中國獨立原創民謠基地之稱。
占地近3000平米,集合了兩個話劇場、一個音樂現場以及排練廳、酒吧、咖啡館等多個功能空間。
協辦:苗族印象
中國苗族第一微信公眾平臺,為你展現千年苗族最獨特、最絢麗的那一面,敬請關注(mzyx2012)!
分享更多少數民族,民族文化知識
中華民族文化網 http://www.56china.com
民族元素網上商城http://www.sinofolk.com
(歡迎關注民族文化網 希望有更多熱愛民族文化共同發展中華民族文化傳播媒體平臺,面向全國有獎征集優秀稿件,聯系電話或微信交流 18001299866)
關注民族文化服務號公眾微信號:cn_56china |
關注民族文化訂閱號公眾微信:china_56china |
上一篇: 內蒙古的冰雪是民族文化靈魂的冰雪
下一篇: 習羌笛技法 傳民族文化
網站首頁| 網站介紹| 網站公告| 聯系方式| 招聘信息| 版權聲明| 廣告服務| 民博合作網單位| 文化結構| 民族自治地方| 友情鏈接| 網站地圖| 廣告訂閱| 留言本RSS
傳播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宣傳民族品牌,構建56個民族和諧團結與發展為宗旨,打造成中國最健康,最綠色,最有民族特色,最有主題思想的中國
網站部分資料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之處,請立即通知,我們會在一周內刪除
業務咨詢電話:1800-1299-866 E-mail:56china#sina.com 可將#換成@即可 QQ:58160271 微信加關注:公眾號碼:cn_56china
京ICP備05007121號 京公安網備 11010802010377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