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蘇里江畔感受赫哲漁獵民族文化
2015-10-01 09:35:57 作者:何山 馬迪 許正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數:0
新華網哈爾濱9月27日電(記者何山 馬迪 許正)“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在赫哲民歌《烏蘇里船歌》的創作地——黑龍江省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赫哲人粗獷的歌聲引得游客紛紛駐足烏蘇里江畔,欣賞古老漁獵民族嫻熟的捕魚技術。
赫哲族人自古依水而居,以魚為主要食材,對魚的烹調帶有“遠古”的味道。在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熱情好客的赫哲人會用優美的歌聲以及豐盛的全魚宴來招待遠方來的客人。塔拉哈、馬哈魚籽、魚丸湯……全魚宴讓游客親身體驗到赫哲族人獨特的食魚文化。
烏蘇里江是大馬哈魚洄游路線以及產卵地之一,因此營養豐富的大馬哈魚籽、炸魚段和魚丸湯等也是金秋季節特有的美食。“烏蘇里江全流域沒有重工業生產,被稱為 沒有污染的江 ,水產資源非常豐富,因此也使得全魚宴倍受游客青睞”,四排赫哲族鄉鄉長侯淑霞說。
侯淑霞說:“最著名的就是 塔拉哈 ,是赫哲族人招待貴賓的一道主菜。我們將新捕撈上來的活魚切下完整的魚肉,烤三至五分熟,再用刀將魚肉切成片,游客蘸著醋、辣椒油和精鹽等調料,就可以品嘗到特色美味。”
四排赫哲族鄉位于饒河縣東北烏蘇里江西畔,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中國僅存的四處赫哲族聚居地之一。赫哲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三江流域,曾以捕魚狩獵為生。
根據相關統計,中國赫哲族人口約5300余人。赫哲族有語言,無文字,以近似民族史詩的口頭說唱藝術伊瑪堪來記錄民族歷史。2011年,伊瑪堪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饒河縣四排赫哲族鄉,游客能夠參觀赫哲魚皮服飾、薩滿服飾以及樺皮工藝展覽等,欣賞赫哲說唱藝術伊瑪堪,近距離感受這個古老漁獵民族的民俗文化。
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赫哲族創造了獨特的漁獵文化、薩滿文化、魚皮服飾文化、樺皮文化以及食魚文化等。自商周時代起,赫哲人世代延續著夏捕魚、冬打獵的生產方式。由于長期用魚皮做衣服,赫哲族形成了傳統的魚皮服飾文化,也有著“魚皮部落”的別稱。
侯淑霞說:“做工精細的魚皮服飾非常受外地收藏家的歡迎,有的魚皮衣價格近萬元”。
走在四排赫哲族鄉,干凈整潔的獨門庭院整齊劃一,寬敞明亮的磚房裝飾著魚紋、云紋圖案,都顯示著這個少數民族鄉的祥和與富足。有的赫哲族人還將自家房屋改造成家庭旅館或者飯館,同時自制民族手工藝品,不僅受到遠方游客的歡迎,自己也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如今,鄉里的赫哲族人除了捕魚,發展旅游和農業生產也成為了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侯淑霞說,“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許多赫哲人家的庭院里,都同時停著一艘漁船、一輛拖拉機和一臺小轎車”。
佟海洋生活在四排赫哲族鄉,是地道的赫哲族人,也是赫哲族嫁令闊藝術團的團長。他告訴記者,周末他經常開車來到大頂子山。“白云飄過大頂子山,金色的陽光照船帆……”佟海洋用赫哲語在山頂上高歌《烏蘇里船歌》。
“從山頂俯瞰生活的地方,唱著赫哲族民歌,心里真是特別敞亮。”佟海洋笑著說。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