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呼吁重視中秋:我們越來越把它過成假期而非節慶
2015-10-01 09:28:53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上官云) 今天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作為一位深諳中國傳統的學者,于丹對中秋節的內蘊有獨到感悟。她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秋節原本是一個非常具有儀式感的節日,但我們現在卻越來越把它過成了假期而非節慶,“我希望今年大家能盡量脫離手機、電腦等營造的虛擬空間,在真實中同家人團聚,讓我們的酒杯中還能有真實、明亮的月光,這就是我對大家的祝福了”。
于丹
中秋具有復雜意味
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中秋是一個歡聚、團圓的節日。但于丹表示,歷來中國人都會對季節有所感悟,因此,中秋也具有一種比較復雜的意味。同時,于丹說,月亮的陰晴圓缺教會了人們學習用平常心來接受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而正因為圓滿的難得,人們才會賦予中秋節如此強烈的儀式感。
“農歷的七、八、九月是秋季,‘八月半’是仲秋,后來演繹為中秋。從當時農耕社會的角度來講,更是個豐收、盤點的季節:能對一年的收成心里有底、接下來一家老小的衣食是否有保障等等。”于丹這樣解釋“中秋”具有的第一層含義。
而如同《楚辭》中所說:“悲哉,秋以為氣”,于丹覺得,中秋到來的時候,恰好又處在草木搖落的季節,“中國人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從盛夏轉向嚴冬,秋天恰好是個過渡,人們會有些許感傷、眷戀之情”。
“八月十五還是潮頭最盛、月亮最圓的時候,潮汐與朗月形成了最完美的風景,人們會特別珍惜。”于丹認為,正是農耕民族的豐收慶典、文人悲秋、團圓節日的眷戀等幾重含義的疊加,讓中秋變得充滿意味。
“總之,對于中國人來說,中秋節是一個十分盛大的節日。中秋與春節都十分具有儀式感,都是以‘團圓’作為核心訴求的節日,是最應該與家人團聚的。”于丹說。
母親為兒子在“月亮”前拍照留念。 李珂 攝
中秋節是月亮節而非月餅節
悲秋也好、豐收也罷,正如八月十五的一輪明月,中秋講究“圓圓滿滿”,慶祝儀式就顯得十分必要了。于丹介紹,以前的中秋,大家會舉行一些拜月祈福的儀式,十分具有詩意。然而今天,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今天的中秋節,比過去多了更多的‘物質’因素:有各式各樣的月餅、中秋宴會的一條龍服務……可我們少了儀式感,越來越把中秋過成了假期而不是節慶。但是,中秋畢竟是月亮節而非月餅節。”于丹認真地表示,大家在今天還是否關注這些,關系到會把中秋過成什么樣的質量。
于丹口中所說的“儀式”,倒不是要一定恢復古代的“拜月”、“乞巧”。她說,如果能在這個團圓的節日,攙著老人,帶著孩子,三代同堂在月亮下散步,仰望圓月,也是一種儀式,核心還是在于“團圓”二字,“哪怕讓孩子在歡聚之時念幾首中秋詩詞,這個節日都具有了儀式感”。
“一到中秋前后,網上可能會曬出來世界各國美麗的月亮照片,我承認,那都非常美,也是攝影師等待很久捕捉到的珍貴鏡頭。但是,相比于唯美的月景,最好的還是自家單元門或者小院上空的、能跟家人共賞的月亮。”于丹笑著表示。
應讓中秋的酒中還有萬古月光
毋庸置疑,現代社會物質豐富,通訊便捷。但于丹提出,對于家庭來說,最大的“第三者”就是手機,“當一個高端智能的移動終端深度植入我們的生活后,究竟是錦上添花還是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呢?這些事情,都是可以在中秋想一想的,觸動也許會更大”。
“總有人覺得,中秋節能夠在家休息,看看晚會刷刷朋友圈便叫做過節。”于丹并不這么認為。她以自己為例,表示“心里始終有一種對手工時代的眷戀”,“在匆忙的工業化復制出的生活流程中,也就只有一些中國傳統節日留下了我們的儀式感。就是一家其樂融融的意味,就是大家的團聚還在”。
于丹認為,對于家庭來說,“一年中,總要有幾個特別的日子,是現實感要大于虛擬的手機、電腦空間的。在古人的生活中,人與自然是有一種恒定的信任的,在團圓哪怕失意的時候是有月光相伴的”。“月亮始終帶著一種千古的哲思陪伴人們,比如曾經被貶官的李白、張孝祥等人。他們在詩中與明月對話,那種感受是十分美麗的。”于丹形象地比喻道,現在我們的杯中不缺酒了,可是缺月光,“人類文明的美好時代,應該是既信任科學又信任詩意的時代。藝術與科學也是任何一個孩子在童蒙教育中必須植入的種子。”
“從這個角度說,我希望,今年的中秋節,能有更多的人在現實中聊聊家常、聽聽孩子念詩,讓我們的酒中還有萬古月光,與李白這樣的詩人們一起過一過萬古同此一刻的真實中秋節,這就是我的祝福了。”于丹真誠地說道。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