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途徑
2015-09-28 09:57:00 作者:博弈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重要尺度。古語云:不患寡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公平不是平均的意思,而是公正平等的意思。縱觀歷史和現實,很多社會問題和矛盾糾紛都是由不公平引起的。鄧小平同志也曾告誡過,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發展不成問題,問題是發展后的分配將成為重要的問題。社會文明進步需要法治,只有依靠法治才能解決公平正義,照顧各方利益,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從而推進社會的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一定是以公平為基本特征、以正義為最終價值的社會。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就是在全社會實現公平正義。法治的精神不僅在于有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復雜的執法工作機制,更在于公平正義精神與價值在法治各個環節中真實的體現和實現。
我國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推翻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權,人們為追求公平正義作了不懈的努力和抗爭,如南宋鐘相、楊幺起義,提出“等貴賤,均貧富”,明末李自成起義,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深得民心,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名言也屢見不鮮,都反映了人們對公平正義的渴望和要求。歷史明鑒,主要是沒有用法治理念維護人民的利益,而是隨心所欲的人治,隨著奢侈淫欲的膨脹漲,任意增加人民群眾的苛捐雜稅,弄得民不聊生,逃也是死,不逃也是死,走投無路,最后只有揭竿而起—造反。國家的公權不受約束,不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就會施暴于人民。過去法律不健全之時任意把群眾的東西拿走,任意強拆民房,造成了政府和群眾的對抗性矛盾越來越大,有的政府大樓被圍攻燒毀,有的群眾阻止強拆在自己房上自焚身亡,稍微輕一點的,不斷上訪。另一方面就是腐敗并伴隨著阻礙社會的發展,最近一段時間公布的反腐情況,都是利用國家和人民賦予的權利謀取私利,以權干涉社會的正常秩序。如河北省秦皇島自來水公司經理馬超群收受巨額賄賂,利用手中權力給好處就通水,不給好處就停水。公權一定要為公辦事,否則天下大亂。
“法者,天下之準繩也”。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尊法學法,習慣守法用法。自覺尊法,就是要自覺地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的基本法治觀念,真正信仰法律,使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自覺學法,就是要自覺地了解法律、掌握法律。法律是我們定決策、解難題的重要依據,學法是做工作的基本準備,不學法就可能在工作中出毛病。“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學習基本法律和工作中必需的法律法規。對必須學習的法律法規應鉆進去,帶著問題、聯系實際學深學透,努力成為行家里手,不斷提升法治素養。習慣守法,就是要習慣于遵守法律、維護法治。法制定出來卻不能得到遵守和執行,就會失去法的權威和尊嚴,我們的合法權益也就難以得到法律保障。一些人肆意闖“紅燈”、打法律“擦邊球”、用權無邊界,就是因為沒有守法的底線,早晚定會“栽跟頭”。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群眾迫切期盼執法者依法行事,期盼司法體制、司法職權配置和權力運行機制、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我們應在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弄明白法律規定我們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讓遵守法律、維護法治成為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習慣用法,就是要習慣于厲行法治、依法辦事。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劃工作、處理問題,營造一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