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在金色的秋天里
2015-09-22 22:57:20 作者:龍艾青攝 來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歡快的苗鼓響起來。 石秋云 攝
盼著,盼著,一粒粒稻子灌滿了漿,一根根包谷壯如棒;盼著,盼著,一坡坡果子壓彎了枝,一捆捆煙葉堆如山;盼著,盼著,盼來了豐收的日子,盼來了收獲的季節,盼來了花垣縣排碧鄉板栗村的苗族趕秋節。
歡快的苗鼓響起來。 石秋云 攝
盼著,盼著,一粒粒稻子灌滿了漿,一根根包谷壯如棒;盼著,盼著,一坡坡果子壓彎了枝,一捆捆煙葉堆如山;盼著,盼著,盼來了豐收的日子,盼來了收獲的季節,盼來了花垣縣排碧鄉板栗村的苗族趕秋節。
8月8日,農歷立秋。這天清晨,露水剛剛蘇醒,男女老少從四面八方、大路小道涌向板栗村。男的步履矯健,女的披銀戴繡;老的精神抖擻,少的英姿颯爽。他們或捧著朝圣般的虔誠,或揣著期待已久的愉悅,踏著歌聲,踩著笑聲,向板栗村聚集。小小的苗寨看見太陽笑臉的時候,已化為一片人的海洋。四鄰八鄉的鄉親來了,州內縣市以及湘鄂渝黔邊區的兄弟姐妹們來了,連遠方的外國人也禁不住誘惑,也趕秋來了。
趕秋的主會場恰到好處地陷在一個小盆地里,四周的田坎邊、山坡上、屋檐下、樓房頂、樹蔭中、草叢里,到處是人,把趕秋場圍了一層又一層,像苗族婦女頭上那座高高的、深深的頭帕。不絕于耳的苗歌聲、苗鼓聲、銀飾聲、號角聲、歡笑聲,在苗寨里回蕩。那場面,怎一個“壯觀”形容得了!
每年立秋這天,苗族地區常常舉辦趕秋節,用表演、祭祀、貿易、社交等項目,慶祝豐收季節的到來。隨著時光的流逝和演變,一些文體、娛樂等活動又融入其間。2014年7月,花垣“苗族趕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從那時起,花垣年年舉辦規模不等的趕秋節,成為花垣縣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雖然人們對趕秋節的起源說法不一,但都蘊含了苗族人對祖先的無比崇敬,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對甜美愛情的不舍追求。
一陣響徹云霄的禮炮聲轟起,一陣雄渾的迎賓鼓響起,一場民族的狂歡正式拉開了帷幕,一場來自遠古文明的文化盛宴如約而至。
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開幕演出便可見端倪,除了極個別節目外,參演的演員基本上是板栗村以及鄰村的村民。原汁原味、鄉土鄉味,是這次趕秋節的一大特色。
婦女們平日里,挽起褲腳能下田打谷子,掄起胳膊能來一通響亮的苗鼓;在家不僅能相夫教子,還能挑針刺繡。男人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有備受尊敬的“巴代”,有苗歌名手“把江沙”,有苗拳耍得虎虎生風的武術師……不信,你看!木葉做成的服飾,蔑條編成的道具,跳出輕快的舞步,展出瀟灑的身姿,絕不輸給那些“科班”出身人。
《開元春秋》讓人領略到了苗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睹缲芳雷妗纷屓烁惺艿矫缱寮漓胛幕纳衩??!队潍C滄桑》向人們講述著苗族的勇敢、智慧。上了年紀的大嬸們撐著腮幫,打著花傘,入神地觀看《秋場情韻》,此時,她們的思緒,已經隨著叮叮作響的銀飾聲飄回到她們趕邊邊場的年代。
苗家鼓舞、山歌、十二人秋千、上刀梯、接龍舞,籃球賽、民間體育競賽等等,像一碗接著一碗的包谷燒吞進肚里,讓人如癡如醉。
場上精彩紛呈,場下也不失熱鬧。站在樹蔭下的一位年青后生,對著不遠的苗家妹子扔著樹葉子,一旁的大伯看見了,硬要拉他教一首苗歌,好讓他與心儀的姑娘搭訕。那后生訕訕地說:“大伯,我已經要到她的電話號碼了。”惹得眾人一番大笑。也許,這次趕秋會趕出他幸福的一生。
椎牛,苗語叫“弄業”,俗稱吃牛,是苗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祭典之一。
坪場之中,立一五彩神柱,一頭大水牛拴于其上,這時的秋場,儼然一個天然的古羅馬斗牛場。圍住坪場的萬余觀眾摒住呼吸,拭目以待。是的,這樣的祭典足以讓人們大開眼界。
資深的老“巴代”主持椎牛祭典。只見手舞綹巾,嘴里念念有詞,繞水牛數圈,舉行祭祀儀式,祈求祖先禳災賜福,保佑苗鄉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谷豐登。每個動作,每句祭詞,不容出絲毫差錯。
所有的儀式全做到位后,一群握著梭鏢的苗家后生按方位站定,交替著向那祭牛肩胛刺去。祭牛左奔右突,撒蹄狂奔,繞柱數圈后,失蹄倒地。“巴代”上前做法事,送?;晟咸?。接下來,按祭祀規矩,瓜分祭牛。當晚,東道主搬出了酒壇,與客人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跳鼓對歌,通宵達旦。
椎牛的氣氛虔誠、敬重。在“巴代”眼中,倒下的牛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牛,而是神牛,它將災難帶走了,將健康和平安留在了苗鄉。
這,就是難以忘懷的苗族趕秋,年復一年,傳承致遠。
當地民間文藝隊在表演《開元春秋》原生態舞蹈。 龍艾青 攝
《秋場情韻》,展現苗族青年男女詩情畫意般的浪漫情調。 龍艾青 攝
鳳凰縣兩林鄉婦女代表隊在上演服飾秀,展現苗裝風采。 龍艾青 攝
苗族姑娘趕秋來。 龍清彰 攝
儺面舞表演,為整個秋場營造了強烈的神秘色彩。 龍艾青 攝
流水席上的特色菜肴,讓絡繹不絕的八方賓客感受到了苗家人的豪爽好客。 龍恩澤 攝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