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非遺活態展示璀璨的民族文化
2015-09-09 21:02:14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阿壩州非遺活態展示驚艷北京成就展
巴蜀在線訊 據阿壩新聞網消息 這里,有被世人譽為“石砌建筑典范”的藏羌碉樓,有被稱為“中國圈舞活化石”的鍋莊、薩朗,有被稱為“復音孤島”的岷江上游藏羌多聲部,有流傳于草原和山谷的格薩爾英雄史詩,有鮮活演繹并追溯古老精神信仰和蜿蜒歷史的釋比圖經……千百年來,藏羌回漢等民族先民用辛勤的勞動和無窮的智慧共同開發這片神秘的土地,他們在這里相互融合、共同創造,形成了古老的民風、獨特的民情、多彩的民俗,締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
步入“美麗阿壩•相約北京”成就展非遺活態展示區,藏族編織、羌族刺繡、藏醫藥、藏香、藏茶等制作過程格外引人注目。面對彌足珍貴的民族文化,參觀者對古老的藏羌文化贊嘆有加。
覺囊唐卡展示區,人們不禁感嘆千年前藏人的智慧。這些內容表現豐富、色澤艷麗、用料貴重、工藝精美的經典之作,受到眾多藝術愛好者的喜愛,也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徜徉在佛學與美學的藝術殿堂,觀眾不僅可以從中感受佛教文化之美,感悟佛法人生,而且是一次靈魂的洗禮。
走過琳瑯滿目的唐卡,一縷清香緩緩飄來。那是來自馬爾康縣草登鄉的藏香傳承人巴爾基正在聚精會神“搞創作”。巴爾機介紹說,藏香是藏族的傳統手工藝品,分為藥香、水香、熏香,其配方主要源自藏紅花、雪蓮花、紅景天、檀香木等四十多種名貴藏藥及香草,經采摘、選配、研磨、調和、開孔牛角擠制成型、晾制、包裝等幾十道傳統工序純手工制作,充分保留了藥物的本質藥性。如今,藏香制作技藝以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相較于現代編織技藝,古老的藏羌編織技藝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同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和羌族刺繡,是藏羌人民長期生產生活實踐的產物,是藏羌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具有獨特的社會價值與民族文化內涵。展廳里,讓人目不暇接的還有藏經石刻技藝、藏族祥巴、羌族銀飾鍛造技藝……正式這些古老而神秘的技藝,托起了藏羌文化的豐富內涵。
近年來,全州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積極開展非遺搶救保護工作,不斷拓展保護領域,州、縣、鄉三級非遺保護傳承體系初步建成。全州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9個,省級非遺項目66個,州級非遺項目410個,縣級非遺項目802個;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9名,省級非遺傳承人70名,州級非遺傳承人322名,縣級非遺傳承人441名;有羌繡、卡斯達溫等25個非遺傳習所,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1個、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3個、省級非遺傳習基地3個;國家級民間藝術之鄉2個,省級民間藝術之鄉16個。理縣、汶川、茂縣等5個羌族聚居縣被納入國家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美麗阿壩,大美天成,文化底蘊豐厚。在這片如夢似幻的雪山草原上,藏羌回漢等各民族以其堅韌的生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了令世人嘆為觀止的民間藝術文化,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大花園中的一枝奇葩。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