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在泗水古道的孔子文化
2015-08-21 22:49:24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59歲的時候,孔子在衛國呆不下去了,輾轉來到了徐州,當時那是宋國的地方,這讓他險些送了命。
那時孔子并不顯蒼老,他高大偉岸的身軀(九尺六寸,合2米21)、器宇軒昂的神態、慷慨沉著的談吐正顯萬世宗師的風范。
衛靈公對孔子相當不
59歲的時候,孔子在衛國呆不下去了,輾轉來到了徐州,當時那是宋國的地方,這讓他險些送了命。
那時孔子并不顯蒼老,他高大偉岸的身軀(九尺六寸,合2米21)、器宇軒昂的神態、慷慨沉著的談吐正顯萬世宗師的風范。
衛靈公對孔子相當不錯,他沒有重用孔子,卻大方地按魯國大司寇的待遇給孔子發工資,年奉6萬粟。這或許是因為衛國、魯國都是姬姓國,文化血脈相連,孔子捍衛周禮,潛含著對姬周祖先的頌揚、對當下姬姓國的尊崇;或許,是衛靈公夫人南子對孔子的好感起了作用。
不知怎的,衛靈公這個弱小混亂、不思進取的國家的國君,忽然向孔子“問陣”,就是詢問打仗排兵布陣之法??鬃右欢ǚ浅1梢曔@個不上路子的衛靈公,他出行和南子同坐一輛車上,還讓孔子的車跟在宦官車隊的后面,孔子相當不爽,怒稱“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孔子沒有回答“陣”,而是當場滔滔不絕給衛靈公上了一堂“禮”的課。這讓衛靈公很難堪,孔子也不得不再次離開衛國。
孔子在宋國每日帶著學生們在大樹底下演習寄托著他宏偉政治理想的禮儀,學生很多,圍觀的一定也很多,連宋國掌管軍權的大司馬桓魋的弟弟也成了孔子學生。熱愛禮儀、渴望仁政是老百姓人心所向,朝野上下都在熱議。
那桓魋是掌管軍權的人,非常惱怒孔子的言行,派人把大樹砍了,并揚言要殺孔子!
《史記》記載: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還嘲笑:“桓魋造石槨,三年不成”。石槨就是石頭墓室,大概在春秋時期,鐵器還不很發達,鑿山建墓是奢靡奇異的事,桓魋吭哧吭哧三年也沒弄好,讓孔子覺得他是個愚莽可笑的人。
桓魋石槨尚在,就在徐州城北銅山境內的桓山上,劈山而建的一個大洞,上書“桓魋石室”,洞前石壁上,排列詩文題字,然多模糊不清。石室有近百平米,似分前室、后室,旁邊還有些小的耳室,如今空無一物。
桓魋石室因孔子而著名,文人騷客多到此追憶孔子。蘇東坡在徐州不到2年,就3次來到此處,3次都留下了詩文,憤怒譴責桓魋欲殺孔子的悖理行徑。
桓魋欲殺孔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深深刺痛了歷代文人學士的心。這是赤裸裸的刀槍恫嚇書生、強權凌辱文化、野蠻踐踏斯文。
站在桓山上,可以看到泗水河汩汩流淌。蘇東坡一定是乘船去桓山游覽的,因為泗水河就從徐州城中穿過,城中的百步洪,正是他率領軍民奮勇抗洪的地方。從百步洪登船,逆流而上,過秦梁洪不遠就到了桓山。
有時,蘇東坡也會乘船順流而下,至城東南30里,到呂梁洪會友觀水。這呂梁洪更是留下了眾多孔子觀洪的遺跡和傳說。
《論語》記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這川上就是泗水之川,就在呂梁。徐州山體是東北至西南走向,與南北走向的泗水交叉,河床中有巨石突出(石梁),形成“川”?!端涀ⅰ芬裁鞔_指出呂梁就是孔子觀洪處。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