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國學——風情萬種的中國宮扇
2015-08-17 12:04:46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說到宮扇,便想到班婕妤的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白絹地繡孔雀漆柄團扇
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
說到宮扇,便想到班婕妤的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白絹地繡孔雀漆柄團扇
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這是民間流傳的一個謎語,稍加思索,不難猜出它謎底是扇子。
提到扇子,我們總會想到它在炎炎夏日,驅酷暑送清風的功勞。我國扇子之所以受人喜愛,除了可以扇風納涼之外,還和扇子雅致精巧和扇面的書畫藝術分不開。
在源遠流長的歲月中,小小的扇子除日用外,還孕育著中華文化藝術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之精華,蔚成獨具中國扇風格的奇觀,是民族傳統文物中的藝術瑰寶。
羽扇
晉人的《古今注》中記載:“舜廣開視聽,求賢人自輔,作五明扇。”明人也有“舜始造扇”的記載,說明舜帝時就已經有扇子了。在商周時代,人們用雄雉雞絢麗斑斕的長尾制成了“翟扇”,并出現了長柄的“雉扇”。扇此時成了帝王威儀的象征。雉毛扇到唐朝改成了孔雀毛。
據考古發現,四川成都出土的戰國銅壺刻有一個仆人手執長柄扇替主人扇風的圖案,這是目前發現較早的扇子形象。漢末到魏晉南北朝出現了用動物尾毛做成的拂塵,謂之“毛扇”。而另一種以禽類羽毛制成的羽毛扇,質地潔白,毛絨柔軟,輕飄舒適。江南地區以白鵝羽毛制成的羽扇最為著名,多作為貢品進貢朝廷。
黑綢繡花蝶竹柄團扇
竹柄紗地堆綾加繡花蝶扇
到了漢代,絲織業開始發展,出現了“紈扇”,因用潔白細絹制成,故又稱之“絹扇”。制作除了用絹外,材料也可用綾、羅、紗等絲織品,又因其“團團如明月”,也稱為“團扇”。
此形式的扇子深受中國古代婦女青睞,作為一種主流而大為發展,它在結構和裝飾上力求精致、華麗、情趣和小巧,外形上有橢圓、海棠、長方、曲線等形狀。此扇有的以檀香木制成,一扇在手,芬芳四溢,神思清爽,極具情調。
蒲編斧式扇
象牙絲編織菊蝶圖畫琺瑯柄宮扇
紫檀鑲銀絲宮庭扇
象牙扇
紈扇又名團扇,宜于書畫,多以骨、玉、象牙等為柄,墜以流蘇,顯得珍貴爾雅,這種扇在我國流行千余年,特別為閨閣仕女所鐘愛。
唐人張彥元《歷代名畫記》載,名士楊修為曹操畫扇,不小心掉了一個墨點,就順勢畫成一只蒼蠅,可見,至少在魏晉就流行扇上作畫了。
蘇繡金魚圖團扇
現在,扇子主要生產于我國的浙江、江蘇、四川、廣東等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扇子作為實用品的功能正在逐漸消退,更多的人看重的是它的藝術性,并用之于收藏、把玩。
這一傳統的工藝品正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煥發著新的活力。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