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國學熱”現象:真熱還是虛火
2015-08-17 10:46:55 作者:佚名 來源:中華民族文化網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近年來,國學、國學閱讀和國學教育,幾乎成為人們談論思想文化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各種解讀國學的書籍爭相出版,各種品說古人的節目陸續播放,一些地方還有老師著漢服上課、學生進孔廟祭拜的事情,足見人們的熱情。但是,越
近年來,國學、國學閱讀和國學教育,幾乎成為人們談論思想文化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各種解讀國學的書籍爭相出版,各種品說古人的節目陸續播放,一些地方還有老師著漢服上課、學生進孔廟祭拜的事情,足見人們的熱情。但是,越是這種言必稱國學的時候,越需要認識國學的內涵與外延,辨析其中精華與糟粕,了解其價值與意義。因為,惟有真正的了解,才有真正的熱愛。
所謂“國學”,是關于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學問。其所蘊涵的內容,實為中國所特有,或在中國的地理環境、語言環境、人文環境,乃至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歷史等特定條件下所形成,或在中國文化母體中孕育、產生、演變和發展的學問總和。就其外延說,它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文化整體,其中也必然含有精華和糟粕。
一種獨特的價值思考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在整個世界范圍內,似乎潛伏著全面危機。有些危機,業已爆發且愈演愈烈,如人們熟知的環境、氣候、能源、生態等,這些均屬于構成人類生存處境的自然方面。此外,還有社會、政治、經濟、道德、觀念、思想、精神等,這些皆屬于構成人類自身存在條件的社會方面。這兩個方面,雖然在現代語境中,已被反復研究,達至繁密,但其大方向卻逐漸迷失;而在所謂“國學”的語境中,上述兩個方面被十分簡要地概括為天、地、人三材(才)之道。而天、地又皆屬自然,于是所謂的“三材(才)”又被簡化為“天、人”兩端。國學中的天人關系說,雖然簡要,但其大方向卻始終明晰,它關涉或涵蓋著人類生存的基本信息和基本原理,故中國古人所創造的“天人合一”理論,始終從源頭上把握著人類生存的大方向、大道理或大智慧。
對于近年來出現的“國學閱讀熱”或“國學熱”,其意味雖多,而其最大的意味,莫過于試圖為當今人類面臨的全面危機尋找一個可能的解決之道或提供一種有別于西方文明的價值思考。
這里,我們無意夸大“國學”的作用,因為對“國學”概念本身,即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詮釋和理解;甚至在所謂的“國學”中,盡可以找出許多在今天看來屬于不合時宜的東西。但這并不影響國學中包含的合理因素和合理內核。最近,一位法國哲學家在其文章中說,文明政治的任務,是汲取西方文明之精華,去其糟粕,通過融合東方文明的重大貢獻而創造出新的文明體系。這位西方哲學家的上述言論,是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之前說的,他似乎已敏銳地預見到西方文化及其指導下的發展模式,對解決當今人類所面臨的危機,已顯得“貧乏”和無能為力。
我們無意全盤否定西方文化,正如不能因國學中含有某些糟粕而全盤否定國學一樣。問題的關鍵在于總結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為什么會出現危及人類生存發展的全面危機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危機。一些聰明的西方人已通過對西方現代性的反思,提出“融合東方文明的重大貢獻”,以糾正、補充和調整西方文明的不足,從而創造出一個既能超越西方現代性指導下的工業文明,又能解決當今人類所遇到的生存發展危機的新文明形態。可以預見,東西文化及其他優秀文化的互補共生,是今后人類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
要在常態中演進
西方文明的優點和中華文明的缺點,自上世紀初我們似乎已“了然于胸”。而今天則不然,雖然人們心中還多少殘留一些微薄的民族文化記憶,但是很多人卻不知自己民族文化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價值和特質以及它的發展趨向,更談不上對國學核心價值和核心理念的認識和了解。在此情勢下,拿什么去與西方文化融合?拿什么參與不同文明的對話?拿什么建立自己的話語系統?拿什么去建設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國學有精華,也有糟粕,揚精華棄糟粕,不能含糊。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曾經走過許多彎路,有過許多教訓。把洗澡水和嬰兒一起倒掉,仍是當前國學熱中的主要傾向,尤其值得注意。有些人并不知道國學為何物,卻盲目排斥,謂國學抗拒進步,抗拒科學民主,主張要像“五四”時期那樣,把國學統統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有這種現象的大量存在,可知國學非熱而實冷。
另一種值得注意的傾向是國學熱的虛火。有些人利用人們對國學的熱情和判斷力不足,甚至在報紙、圖書、講壇、傳媒上一哄而起,把國學變成撈取名利的工具,鼓吹向古人學習如何走捷徑;如何賺大錢;如何耍權術、保權位;如何求神佑、避災禍,甚至如何得長生、玩女人等,以國學的名義兜售假、冒、偽、劣的文化產品和文化糟粕。這些國學熱之虛火,恰為一些人提供了攻訐和否定國學的口實和彈藥。虛火不熄,則國學亦不能真熱。
檢驗國學是真熱還是虛火,應有兩個起碼的標志:一是國學教育是否真正走進從小學到大學的課堂,并成為終身教育,從而使國學非熱于一時一地,由熱轉為常態;二是國學是否具有核心價值和文化精神的社會實踐,其中包括和諧社會和國家軟實力建設;發展模式的創新和國際話語權的確立;全民素質的提高和政治文明的進步;個人道德品質的提升和社會規范的有序等。
國學的內容紛繁復雜,人們閱讀國學也應該理性對待。第一需要有選擇性。國學著作汗牛充棟,雖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成分,正是這種良莠并存的狀況,使得國學閱讀尤其要注重甄別,擇善而讀。第二,閱讀國學著作,需要培養慢讀與重讀的習慣。國學經典不同于網絡上速生速朽的文化產品,它是一種智慧的發酵與歲月的沉淀,蘊涵著豐富的知識與深刻的哲理,惟有細細咀嚼,才能領悟。一遍不行,便再來一遍,久而久之,才能逐漸進入“溫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讀,都有新得,如此讀書,才會收益無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閱讀國學需要“轉識成智”,“下學上達”。國學究其根本,是滋潤人生、凈化心靈的學問,使人之所行不悖規律,合乎大道,所以我們閱讀國學,應該越過工具理性,到達價值理性,使所學的知識轉化為智慧,并成為對人生境界的一種潤澤與提升。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